朱熹著述中征引陈师道考据文献辨证

2018-02-22 03:45韩留永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朱熹

【摘 要】 陈师道为北宋诗文名家,其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南宋学者朱熹在其著述征引陈师道所撰写的文献,用来推定关子明《易传》为宋代阮逸所编造的伪书,虽然有出处来源,但是因为他没有细考该书的历代流传而致误。朱熹在撰写《韩集考异》中校勘《送陈秀才彤序》时,亦引用陈师道所传欧阳修校订的韩愈文集,最终定夺该篇衍文。

【关键词】 朱熹;朱子全书;陈师道;考据文献

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是中国历史上的儒学集大成者。朱熹著述中征引陈师道相关的文献多达十余条,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泛,笔者仅仅对涉及文献考据方面的内容,略作辨证,以求教于方家。

一、朱熹援引陈师道著述以作考证关子明《易传》是伪书的来源

中国伪书的产生历史悠久,纵观其来源,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一种为无意误成,另一种则是有意为之。朱熹学问广博,在典籍的辨伪方面,也是成绩斐然。据笔者粗略检索今人所编撰《朱子全书》,朱熹所辨的伪书达五十余种。他眼光敏锐,论证严谨,非同时代一般学者所能企及。他对于经部典籍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偶尔亦有失误的时候,下文以朱氏引用陈师道关于关子明《易传》为伪书的材料加以辨析。

学者研究《周易》,对历来各家的注解鉴别真伪,自然也是学识的体现。据《朱子语类》卷六七十载:“关子明《易》、《麻衣易》皆是伪书。《麻衣易》是南康士人作。今不必问其理,但看其言语,自非希夷作。”从朱熹的引文可以知

他对于郑子明《易》和《麻衣易》是伪书,尤其是对《麻衣易》,朱熹更是言之凿凿,并且从“但看其言语”方面作為推论的依据,认为是“南康士人作”。同卷亦载:“浩问:‘李寿翁最好《麻衣易》,与关子明《易》如何?先生笑曰:‘偶然两书皆是伪书。关子明《易》是阮逸作,陈无己中说得分明。《麻衣易》乃是南康戴主簿作。”朱熹进一步把《麻衣易》的作伪者判定为“南康戴主簿”,比上文的“南康士人”更加明确。他所谓“关子明《易》是阮逸作,陈无己中说得分明”,此语见于今天所流传下来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关子明氏传》、《李卫公对问》皆阮逸所著,逸以草示苏明允,而子瞻言之。”陈师道的所录来自友人苏轼(子瞻),而苏轼受教于其父苏洵(明允)。

关子明所撰《易传》为宋代学者阮逸所造伪书,陈了朱熹,宋代学人多有认同者。生年稍晚于陈师道的北宋学者何薳接受了陈师道的结论,在他所撰《春渚纪闻》卷五亦载:“(先君)后为徐州教授,与陈无己为交代。陈云,尝见东坡先生言,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关子明《易传》、《李卫公对问》,皆阮逸著撰。逸尝以草未奉常公也。”上文所引“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句读有误,据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元经》,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隋王通撰。唐薛收续,并作传。宋阮逸注。”点校者误认为两书而断开,应该标点为“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其后北宋末年的学者邵博也引用了陈师道的观点,在他所著《邵氏闻见后录》卷五载:“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关子明《易》、《李卫公问对》,皆阮逸拟作。逸尝以私稿示苏明允也。晁以道云:“逸才辩莫敌,其拟《元经》等书,以欺一世之人不难也。”予谓逸后为仇家告“立太山石,枯上林柳”之句,编窜抵死,岂亦有阴谴耶!”上文所引“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因为点校者不明二者实为一书,误分为二书而断句,上文已经点出,此不赘述。

但有些学者却持相反的观点,南宋初年目录学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第一载:“《关子明易传》,右魏关朗撰。子明,朗字也。元魏太和末,王虬言于孝文,孝文召见之,著成《筮论》数十篇。唐赵蕤云:‘恨书亡半,随文诠解,才十一篇而已。李邯郸始著之目,云:‘王通赞《易》,盖宗此也。”晁公武把《关子明易传》的著作权归属于关朗,并没有什么异议。至清代乾隆年间编撰四库全书,在“易类存目” 中所作《关氏易传》该书的提要云:“旧本题‘北魏关朗撰,唐赵蕤注 。朗字子明,河东人。蕤字大宾,梓州盐亭人(详见《子部·杂家类》《长短经》条)。是书《隋志》、《唐志》皆不著录。晁公武《读书志》谓李淑《邯郸图书志》始有之。《中兴书目》亦载其名,云‘阮逸诠次刊正 。陈师道《后山谈丛》、何薳《春渚纪闻》及邵博《闻见后录》皆云,阮逸尝以伪撰之稿示苏洵,则出自逸手,更无疑义。逸与李淑同为神宗时人,故李氏书目始有也。《吴莱集》有此书《后序》,乃据《文中子》之说力辨其真。文士好奇,未之深考耳。”四库馆臣坚持认为此书不伪,批驳了陈师道及其后继者认为阮逸伪造的原因“文士好奇,未之深考耳”,除了认同晁公武的观点之外,又补充了元代吴莱《吴莱集》所录此书《后序》中征引唐代王通《文中子》的论述 ,进一步重申了此书当为关朗所撰无疑。

当代学者李小成《关郎易学考论》一文中也认为:“《关氏易传》乃关朗所作。在所有见之于典籍中的《关氏易传》的著作权问题,皆署名关朗或关子明,有的用‘旧题北魏关朗。”文中的考证此不赘述,朱熹引用陈师道著述怀疑为阮逸伪造,原因在于他未进行深入的考索,沿袭成说作为证据。

二、朱熹校勘韩愈文集衍文,援引陈师道传本最终得以立论

朱熹作为一代学术宗师,除了撰有《诗集传》与《楚辞集注》等学术名著。对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朱熹亦有深入的探究,最终撰写《韩集考异》十卷。后来朱熹为方季申所校韩愈文集作跋时说:“余自少喜读韩文,常病世无善本,每欲精校一通以广流布而未暇。……因读其《送陈秀才序》一篇,‘则何不信之有句内,辄用丹笔圈去‘不字。初甚骇之,再加寻绎,乃知必去此字,然后一篇首尾,始复贯通。”此外,朱熹在后来成书的《韩集考异》中, 此篇之下有更加详细的校证文字来说明此事的来龙去脉:“旧读此序,尝怪‘何不信之有以下文意断绝,不相承应每窃疑之。后见谢氏手校真本,卷首用‘建炎奉使之印,末有题字云:用陈无己所传欧公定本雠正。乃删去此一不字。初亦未晓其意,徐而读之,方觉此字之为碍,去之而后一篇之血脉始复通贯,因得释去旧疑。尝谓此于韩集最为有功,但诸本既皆不及;方据谢本为多,而亦独遗此字,岂亦未尝见其真本邪?尝以告之,又不见信,故今特删不字,而复详著其说云。”

另据《朱子语类》卷139所载:“退之《送陈彤秀才序》多一‘不字,旧尝疑之,只看过了。后见谢子畅家本,乃后山传欧阳本圈了此‘不字。”朱熹的校勘韩愈文集,断定“何不信之有”中的“不”字为衍文,由“去之而后一篇之血脉始复通贯”,他使用的是理校法,虽然有怀疑但并不能确定;然后“用陈无己所传欧公定本雠正”,朱熹的怀疑最终因精良的版本而消解,對于陈师道所传欧公本高度评价为“尝谓此于韩集最为有功”。

朱熹能在谢家见到韩文的精校本,说明他与谢氏家族之间应该有密切的关系。上文提及的“用陈无己所传欧公定本雠正”中的“欧公”当为北宋一代文宗欧阳修,欧阳修对于韩文不仅推崇,并且有深入的校勘研习。据他所撰《记旧本韩文后》:“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彥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略颠倒无次第,因乞李氏以归。……(韩愈)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欧阳修对韩愈文的校勘“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的坚持不懈,同时又有“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的珍惜之情。

欧阳修亲手校勘的韩愈文集,如何流传到陈师道手中呢?陈师道生平与欧阳修并没有交集,那么在欧公离世之后,他的藏书应该被他的儿子所保管,而陈师道与欧公的两个儿子都有密切的来往。据陈师道《后山诗集》有《赠欧阳叔弼》:“早知汝颍多能事,晚以诗书托下僚。大府礼容宽懒慢,故家文物尚嫖姚。只将优患供谈笑,敢望功言答圣朝。岁历四三仍此地,家余五一见今朝。”宋代任渊注:叔弼名棐,六一居士第三子,家于颖州。另有《观兖国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集古一千卷,明明并群雄。谁为第一手,未有百世公。庙器刻科斗,宝樽播华虫。缅怀弁服士,酬献鸣瑽瑢。插架一万轴,遗子以固穷”可见陈师道在参观过欧阳修的旧居及图书等收藏,又与他的两个儿子有交往。又有《再次韵苏公示两欧阳》、《次韵苏公督两欧阳诗》和《次韵苏公题欧阳叔弼自斋》,可见陈师道与欧阳修二子关系的密切与融洽。另有《王直方诗话》载:“东坡云:在颍时,陈无己、赵德麟辈适亦守官于彼,而欧阳叔弼与季默亦居闲,日相唱和。而二欧颇不作诗,东坡以句挑之云:‘君家文律冠西京,旋筑诗坛按酒兵。袖手莫欺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从此醉公天下乐,还须一举百觞倾。 盖为文忠公昔有诗赠梅圣俞、苏子美云‘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快哉天下乐,一嚼宜百觞也。”

综上所述,陈师道有曾在欧阳修晚年致仕之地颍州为官的经因,又参观过他的故居并浏览他的众多收藏,据王直方诗话中所引陈师道与“欧阳叔弼与季默亦居闲,日相唱和”,可见陈师道与欧阳修二子的密切关系,笔者推测其二人有可能将家传的韩愈文集赠送于陈师道。具体欧公二子何时赠送韩愈文给陈师道,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的明确记载。陈师道一生贫苦,即便是欧阳修所校韩愈集流散,也不可能有财力购买。所以笔者以为,陈师道收藏欧阳修所校韩愈文集最大的可能性是:欧公二子与陈师道惺惺相惜而慷慨相赠。

【参考文献】

[1]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 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任渊.后山诗注补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 李士金.朱熹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5] 孙明材.远离苏黄:无党派视野下的陈师道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韩留永,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宋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猜你喜欢
朱熹
朱熹“撤广告”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春日
朱熹“撤广告”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是个吝啬鬼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朱熹待客吃小米粥
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
朱熹治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