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于长春
摘要:翻转课堂成为当今教育界流行的话题,逐渐成为众多教师热衷的一种教学模式,国外对这种教学实践较多,而国内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笔者对翻转课堂的构建以及实行翻转课堂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对翻转课堂的实践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翻转课堂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186-02
一、翻转课堂和合作学习的概述
(1)翻转课堂的概述。翻转课堂最早源于美国“林地公园”的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他们把与课上相关的新知识录制成视频,发布到网上供缺课的学生自主学习。[1]其实质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传统课堂指在课堂上教师讲授新知识,学生接受新知识。而翻转课堂是学生课下在家参照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根据教师录制的微视频,自主学习新知识,课上和同伴探讨交流,教师答疑解惑。
(2)合作学习的概述。合作学习是依据教学任务,按照不同任務不同分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的一种互助性的学习模式。[2]把探究式学习、辩论式学习运用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师要结合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动机理论进行教学,同时将头脑风暴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整合到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二、合作学习下翻转课堂的探索与构建
(1)课前成立教师、学生合作小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教师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知识点,制作微视频,指导学生,同学科的教师根据性格特点、认知水平、课时安排,成立2至3人的课程小组协作教学。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性格以及性别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供课上进行讨论交流。
(2)课下教师小组合作制作导学案、微视频。课下教师小组利用空余时间,根据先行组织策略一起探讨交流制定导学案,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构建知识制成微视频。教师要明确生物是一门贴近生活、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产婆术创设生活情境,教师不断地提问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步步引导,例如,平时喝的酸奶是怎么做成的?为什么说酸奶有助于消化?为什么蔬菜水果冷藏下可以长时间放置?腐烂的葡萄为什么散发出酒味?米酒和葡萄酒的酿造原理是什么?[3]
(3)课上学生小组探讨交流、教师小组监督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疑惑较多的地方,设计问题,供小组讨论,讨论时各课程组成员要分工监督指导学生,保证课堂的秩序井然有序。教师课上采用头脑风暴法教学,每个小组讨论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学生通过讨论,几乎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见解,教师引导学生为了团队荣誉而争先回答,或者按顺序轮流回答,教师不准评判学生的对与错、好与坏,不能对学生的思路加以干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组织语言,表达观点,积累的量越多越好。教师需要在学生表达想法过程中做好记录,待学生没有见解时,组织小组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找出最佳答案。[4]
(4)教师总结评价。 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形成性评价是主要形式,对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予以鼓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扰乱秩序的学生及时制止,教师切忌以学习成果的多少来评价学生。
三、合作学习下翻转课堂在生物教学中的思考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仍有一定局限性,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高科技网络设备的缺乏,限制了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发展。[5]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对生物课程还不够重视,师资力量匮乏,难以保证翻转课堂的质量,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切实执行翻转课堂。
传统教育思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心有疑虑也不敢指出,不敢挑战教师的权威。由于高考带来的弊端,多数家长的观念是希望学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这种学习模式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实施起来有一定风险,不能保证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考上大学,所以很多家长为了成绩,而不支持这种上课模式。因此教育有关部门、学校领导应多宣传这种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微视频的制作要求教师不仅将知识有条不紊地讲解下来,而且要求制作的微视频画面质量、声音质量尽可能完美,知识点的讲解生动有趣,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增加学习动机,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但是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还是有限,教育有关部门应该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提升微视频的质量。
尽管翻转课堂实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合作学习下的翻转课堂会带来许多好处。传统课堂由于教师要传授的知识多,学生的任务重,从而形成了一种满堂灌的模式,课上留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很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对于一些实验课程,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领会实验步骤,记住注意事项,直接给出实验结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完全被限制了。[6]但是基于合作学习下的翻转课堂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实现思想独立,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通过小组分工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集体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这些能力在应试教育下得到锻炼的机会极少。而教师通过合作,会加强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会拓展视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21世纪,我们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因此进行课堂模式的转型刻不容缓。
四、结语
通过与国内传统生物课堂的比较分析,翻转课堂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还不能完全普及,但是与传统课堂相比,其折射出很多优点,所培养的是知识与能力并存的新学生,我们坚信翻转课堂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们需要理性地对待翻转课堂,结合本国的国情具体实施,使翻转课堂真正融入到中国的教育教学中。[7]
自2012年《翻转你的课堂:每天每节课与每个学生交》的发行之后,翻转课堂便成了教育界热衷的话题,同年,一些教育科研人员将翻转课堂引入我国,从2012年至今,翻转课堂的关注度日益增高,并且最近几年,我国就有上千所学校先后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教育教学中进行了试验[8],但是查阅了较多的资料文献,没有具体一篇文献可以说出翻转课堂已经取得的实质性的巨大成果,完全可以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这也间接地说明了翻转课堂目前还是处于一个起步摸索阶段,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改进。
历史证明,任何改革都是曲折的,所以翻转课堂这种颠覆性的教育改革必然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我国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也就意味着教育工作者们今后还有很长一段探索之路要走。要使生物学翻转课堂保质保量,被众人接受,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们潜心钻研,苦心研究,矢志不渝地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教育教学中。[9]
参考文献:
[1]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21-126.
[2]朱建燕,于智勇.探讨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纸,2012(27):203.
[3]郭永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建设[J].生物学教学,2006(8):19-20.
[4]葛晓飞.头脑风暴法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注意事项[J].商场现代化,2010(607):172-173.
[5]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
[6]焦建利,贾义敏.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7):25.
[7]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14.
[8]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教育电化研究,2015(7):109.
[9]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教育电化研究,2013(8):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