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云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普及使得其越来越受欢迎。非GIS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存在较多问题。本文结合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当前“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非GIS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177-02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GIS)是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科学、测量学、地图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理信息和数字化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容易,GIS的应用范围也随着越来越广泛,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GIS已经成为资源环境管理和规划、城市管理、工程建设、商业策划、灾害防治、军事战略分析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并且逐渐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GIS技术的普及使得社会对GIS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大。各行各业不同专业差别巨大,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在掌握了一定的GIS技术条件下能够带来更大的效益。这就要求非GIS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然而,非GIS专业学生的地理、遥感等专业课方面的基础相对较弱,使得学习相对困难。所以高校对非GIS专业学生开设该课程时,在基本的教学方法手段方面应与GIS专业学生有所差别。本文主要基于本人所任教的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学习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情况,来分析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非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设计及学时分配。对于非GIS专业的学生,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了解它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展和研究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开设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了52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2学时。
(2)教材使用及教学要求。理论课教材采用的是汤国安、刘学军、闾国年、盛业华、王春、张婷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教学大纲由学院负责编制,授课中结合了黄杏元、马劲松、汤勤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中的相关应用方面的内容。教学大纲由学院负责编制,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实时进行课堂演示,由浅入深逐步将GIS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等内容传授给学生。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方法、实验成果要求等材料由新疆农业大学自行组织编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3)课程开设情况概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主要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开设,开设时间为本科第六学期,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考虑了遥感概论等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程度,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便于大四学年毕业设计的制作。
三、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现代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都有一定的向往,但也存在一定的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具体能做什么,有什么优势和长处,更不清楚所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与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关系。
(2)混淆GIS与RS和GPS的区别和联系。很多非GIS专业在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同时也会开设遥感课程。那么很多学生就很难分清GIS和RS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觉得这两门课程差不多,都会用到ArcGIS软件。我所教授的班级,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就向学生解释了GIS与RS和GPS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且用了较多的时间去解释,同时也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帮学生明确3S技术。但是在课程中间和课程快结束的时候依然有同学把GIS和RS搞混淆。
(3)班内学生文理对半,基础差距较大。GIS是一门技术性课程,对理学知识有一定的要求。然而,不同专业学生来源不同,有些是文科生,有些是理科生,基础差距较大,导致上课过程中出现只有一半学生能听懂,另外一半学生在听天书的状况。听懂的学生基本可以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而听不懂的学生只要其中某一章节听不懂了,后面就跟不上了。教学效果较差。
(4)实验课学时较短,练习内容有限。GIS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所学主流软件ArcGIS for Desktop产品中包含了一套带有用户界面的Windows应用程序,包括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和ModelBuilder、ArcScene和ArcGlobe。在短短的12学时内,无法将ArcGIS for Desktop产品所包含的产品全部讲完。即使能够勉强讲完,学生练习的时间也大打折扣,且加上学生基础较差,最终所能够接收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四、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教学问题的对策
(1)加强GIS重要性的讲述。针对GIS的重要性方面,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内容与自己未来的关系如何,能从哪些方面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要花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展示GIS的光明前景以及GIS的不同领域,尤其是与他们相关专业的应用及前景。让他们明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未来的帮助有多大。
(2)实时帮助学生理清3S技术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对于学生容易混淆GIS与RS和GPS的区别和联系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时不时地通过反问、提问、重复等方式向学生解释GIS与RS、GPS的差别,尤其是与他们已经学习过的遥感导论课程的差别,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弯路。
(3)针对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讲授方法需要不断揣摩
对于同一班级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讲授知识深浅度的把握非常重要,既要保证理科生能够吃得饱,又要保证文科生能够听得懂,能够跟上教师的步伐。但是这也并不是一早一夕就可以练就的,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揣摩,不断尝试。并且对于不同的班级,尤其是民族班和汉族班来讲,差距较大,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琢磨。
(4)选取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留更多时间给学生练习。针对非GIS专业的学生,他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是运用。所以这里就没有必要将ArcGIS for Desktop的所有产品均向学生讲解。应该选取其中应用相对较多的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进行讲解。并不断向学生展示操作过程。之后还要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去练习。只有自己亲自练习亲自操作,记住的内容才更多,对于学生未来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才更有帮助,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傅晓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4):89-93.
[2]汤国安,周卫.“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7(2):65-69.
[3]聂运菊,程朋根,李鹤等.浅谈普通高校 GIS 人才培養之教学改进[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4(2):6-9+13.
[4]尚颖娟.“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5):171-174.
[5]孙建平,李恕宏,韩雪.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252-2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