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2018-02-22 02:07华松梅
大医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阻塞性抗菌抗生素

华松梅

(沭阳县同济医院内科,江苏宿迁 223600)

在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常见,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1]。研究显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与此同时与多种有害气体侵袭、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尚无明确机制,但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目的主要以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和止咳平喘为主,以抗生素药物为主[2]。本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2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2例,女性8 例;年龄50 ~75 岁,平均年龄(62.57±1.22)岁;病程2 ~15 年,平均病程(8.55±1.20)年。

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均符合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伴有抗生素药物过敏史和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2)临床各项基本资料不完善,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分析2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者药物使用情况,并研究药物剂量的使用合理性。当DUI 值在1 以内时,说明该药物的使用剂量在DDD 以内,表示该药物的使用剂量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当DUI 值等于1 时,说明该药物的使用剂量基本等于或等于DDD,表明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当DUI 值在1 以上时,表明该药物的使用剂量较大,说明用药不合理、不科学,属于药物误用或滥用情况[3]。

1.3 观察指标

分析2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者抗菌药物用药情况及抗生素用药效果。

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即胸部轮廓、呼吸频率以及肺部功能等,被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被认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为改善或加重,被认定为无效[4-5]。

分析2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2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情况

在抗生素用药种类中,左氧氟沙星使用概率最高(10 例)占50.00%,其次为氨基糖甙类氟奎酮类(4 例)占20.00%、阿奇霉素和β 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各3 例)占比均为15.00%。

2.2 分析2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抗生素用药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显效13 例、有效6 例、无效1 例,见表1。

表2 抗生素用药效果

3 讨论与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为临床多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临床上对于抗生素的使用类型和使用剂量未统一,导致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不断增加[6]。

虽然临床上抗生素药物基本符合要求,但仍有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主要表现为:(1)多数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使用较多,如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等。而针对该现象,临床医生需对临床用药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并根据临床规范进行,而对于免疫功能较差和感染严重患者,应给予其限制使用级别的抗菌类药物治疗[7-8]。(2)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剂量过高:对于细菌感染程度较低患者,无需给予其静脉给药治疗,给予其口服用药即可;而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可给予其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治疗,若静脉给药3 d 后病情逐渐呈稳定状态,即可给予其口服用药。对于该类情况,临床医生需严格掌握慢性阻塞肺疾病的用药情况,防止发生抗生素静脉给药的滥用情况[9]。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在抗生素用药种类中,左氧氟沙星使用概率最高,占50.00%,其次为氨基糖甙类氟奎酮类占20.00%、阿奇霉素和β 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占比均为15.00%。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显效13 例、有效6 例、无效1 例。不合理用药例数为3 例,占15.00%。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因此,需合理采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发生滥用和过度用药情况。

猜你喜欢
阻塞性抗菌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抗生素的故事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