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勤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研究所,大连 116011)
随着大连全域城市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小汽车分担率逐年上升,道路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等各类城市问题日益突显。同时,受城市用地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道路资源的无限扩容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交通发展必须走集约化道路,必须努力发展既与城市土地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及环境容量相适应,又能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起全局性、先导性作用的公共交通方式[1]。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战略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发展理念,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结合大连城市特征和公共交通自身发展规律,谋划大连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向更加舒适、更加高效、更加智慧、更加绿色的方向健康快速发展,全方位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近年来,大连市公共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常规公交线路网络不断完善,核心区现有常规公交线路186条,总长约2700公里,几乎覆盖了市区所有居民区、商业网点、旅游景点、码头、机场、火车站等,为居民及游客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的乘车条件,基本满足了市民当前公交出行需求。公交优先政策不断落实,公交专用道总长达260公里,基本形成网络化运营。公交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出行总量日益增加,日均客运量达到230万人次,占全方式出行比例达了43.2%,公共交通出行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
在公共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新要求、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不断出现,如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及充电设施建设的新要求;老城区公交首末站、回车场、停车场紧缺造成公交车辆进场率低下,占道停车现象严重;城市外围新建组团公交线路网络少、站点覆盖率低、居民乘车不便等。为有效改善城市常规公交发展的不足,促进常规公交健康发展,需要结合城市发展实际,统筹城市资源,科学谋划常规公交发展。
(1)总体定位。常规公交是基本的机动化出行方式;是轨道交通重要的接驳换乘方式;与轨道交通共同组成大连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部分[2]。
(2)系统架构。按照常规公交在大连市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中的作用,可分为快线、干线、支线三个层级。
公交快线:依托骨干道路和公交优先系统,承担轨道交通走廊外其他客流走廊的公共客运服务,与轨道交通共同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
公交干线:连接次级客流集散点、大型住宅区与大型公交枢纽(或轨道交通站点)的常规公共交通系统,局部运营于公交优先路段。
公交支线:在城市一定区域内运行,联系公交枢纽、站点和居住点之间,提高公交覆盖率和居民出行便捷性,承担高等级公交线路的集散功能。
至2020年:增强公共交通主体地位,强调公共交通的优先权,更好地促进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交通的密切协作,初步建成多模式、一体化的公交都市;
至2035年:继续贯彻“公交优先”战略,全面促进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努力建成绿色生态、智慧运行、品质引领的现代化公交都市;
至2049年:提供更便捷、更丰富、更优质的出行服务,全面提升公共交通的易达性、可信赖性、可持续性,打造包容、宜居、活力的国际水准公交都市。
为实现大连市常规公交发展目标,未来公共交通体系需要完成以下转变:由相对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由自身独立发展转变为各种方式衔接与整合,由服务配套发展转变为引领空间优化发展,由注重交通功能本身转变为兼顾公平、环境友好、可持续与协调发展。具体发展目标指标体系见附表。
附表 大连城市常规公交发展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大连常规公交发展应当更加注重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差异化的服务供给,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更加注重环境品质与社会公平。
战略一:多模式融合发展。按照公交快线、公交主干线、公交次干线、公交支线等分层分级组织常规公交网络,突出不同层级公交线路的功能和优势,疏密有序,各司其职[3]。公交快线沿城市发展主轴、公交主要客流走廊布设,强化大客流的快速化运营;公交主干线沿城市发展次轴、次级客流走廊布设,属城市常规公交的主骨架,强调线路网络的运营可靠性;公交次干线沿片区中心、组团中心间布设,加强常规公交线网密度,扩大常规公交线网服务范围;公交支线便捷灵活,起超短途接驳作用。常规公交线网模式布局如附图所示。
附图 常规公交线网模式布局示意
战略二:走廊集聚化发展。注重公共交通走廊的重塑与构建,强化走廊内公交线路网络的快速化、高效化。以再开发的适度集聚实现有控制的增长,积极引导新增人口与就业岗位在公共交通走廊带内的高度集聚,并保持职住的相对平衡性,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战略三:差别化协同发展。建立与土地开发模式、强度相协调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着力构建差别化的常规公交线路网络与设施供给及运营管理政策措施。在一些土地开发强度大、用地资源紧张的中心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积极作好配合,承担轨道交通的延伸、喂给和有效补充,全面统筹两者之间的利弊优缺,避免资源浪费。在一些外围区,道路资源相对充余,积极对常规公交升级、提速、加密、扫盲,依托公交走廊发展具有专用路权的高等级、高服务水平的常规公交,全面提升常规公交系统的服务范围和覆盖率。
战略四:高效化枢纽引领。注重常规公交枢纽建设,完善枢纽周边慢行交通系统,强化常规公交枢纽与周边商业、办公、居住等大型建筑的便捷联系,完善枢纽内部站厅、站棚、绿化等硬件设施,提升枢纽乘车环境。注重枢纽内部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改善枢纽软环境,提升枢纽服务水平,增强枢纽换乘效率,强化常规公交枢纽吸引能力。
战略五:生态化环境倒逼。以交通出行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为纲,通过生态环境、机动车出行污染排放的控制等来约束倒逼城市交通转型,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努力推动常规公交车辆转型升级,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常规公交污染零排放。合理有序控制小汽车出行,通过票价优惠、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等有效措施吸引广大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小汽车出行比例,降低城市环境污染。
战略六:智慧化系统支持。以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提高常规公交系统的人性化、多样化、便捷化、高效化服务,以精明、精细、精准化管理支持公共交通出行需求的长效管控和调节,作为支持大连城市公共交通及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常规公交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常规公交是化解城市交通问题,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选择[4]。大连常规公交发展战略研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利于城市交通系统构建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全方位、多视角制订战略目标及战略措施,强化常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常规公交的服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增强常规公交吸引能力,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向更高层级发展,全方位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