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陈巷中心小学 福建漳州 363901)
以儿童写作为核心的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尝试构建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的习作教学,写作情境的营造,写作内容的共创,写作方式的寻找,三者的有效结合让每一位儿童从言语表现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然而当下的习作教学却让这一尝试时时面临着危机,儿童的言语世界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尴尬和困惑。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儿童写作的主要参照就是“范文”,范文的来源途径多种多样:种类繁多的作文书,教材提供的名家名作,儿童自己本身所写的作文等。范文存在的意义原本是要将过于抽象的所谓“写作技巧”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儿童便于操作。然而,儿童关注的点却并非在范文的“神”上,而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其“形”上,力求有个形似即可,而对其神却不甚在意。教师为其提供了一套套的“模版”,他们便根据这一套套模版,复制出一篇篇文章,于是乎,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儿童习作中的言语总有那么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用成人化的口吻诉说着一些童真童趣的事情,就连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都是那样惊人的相似,原本应该充满童言童语的作文,里面却过多充斥着不属于他们的言语,多的是复制过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言语尴尬。
当下的小学习作教学,除了依赖一篇篇的例文外,好词好句的功能也不可泯灭。好词好句的积累就好像儿童胸中怀揣着的墨水,如果“胸无点墨”又何以“作文”呢?这种理念原本没有错,并且在实践中也被印证了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然而在这过程中还存在着儿童言语心理机制,在习作教学中过多的推崇这些好词好句,促使儿童为了使自己的言语更加出色,出现了一些生搬硬套的现象,哪怕这些好词好句不适合这篇作文的语境,儿童也非得将其纳入其中,慢慢地儿童的言语习惯受到这种机制的影响,这些所谓的好词好句便失去了其原本存在的意义。好词好句原本真正的意义在于让儿童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不是在实际习作中成为生搬硬套的工具,不恰当的浓妆艳抹会让儿童失去了最干净清晰的脸庞,从而只剩下一脸的僵硬。
纵观现在儿童的习作,我们会发现,原本熟悉的生活在儿童的笔下变得异常的陌生,原本应该有着细致描绘的事情却只有一些粗线条的勾勒,孩子的言语在这过程中无法得到充分的显现,多的是苍白无力的表达。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往往只要求语句的完整、通顺,却很少顾及到儿童言语表达的自由度,儿童言语表达的自由源自于想象力的彰显,没有想象力的言语是没有张力,没有灵性的。想象力的退化导致了言语的枯萎,没有想象的语言,就好像没有翅膀的苍鹰,无论如何向往天空都无法翱翔其间。
儿童言语世界中如何才能够减少些伤痕与痛楚,从而在儿童的习作中多些属于自己的言语?首先要确立一个正确的导向,即“我笔写我心,笔下诉真情”,儿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模式,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而儿童的言语同样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它同样有自己成长的过程。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让儿童学会用“笔”的方式倾诉和交际,真正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诉诸笔端,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流泻其间,而不仅仅成为大人言语世界的复制。儿童言语的发展就是言语生命发展的一部分,它所需要经历的将是漫长的成长过程,一味的拔苗助长反而会使儿童的言语由于过早的暴露在烈日下,从而枯萎殆尽。无论是稚嫩的,荒诞的,只要是属于儿童真正的言语,都应该值得被肯定。无论是浅显的,直白的,只要是属于儿童真实的情感,都应该值得被尊重。
对于儿童来说,其语言积累、语感能力等微观的言语状况一直被教师所忽略,仅仅将好词好句背下是不够的,儿童很容易在迁移这些好词好句的过程中,失去言语该有的鲜活与连贯,变得异常生硬。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词语教学中,经常让儿童做好两件事即可,一是明白词语的意思,二是识记这个词语,很少让学生在词语所在的具体语境中细细体会词语真正的意思,去感受词语在语境中生成的独特意义及作用,从而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就这样,这一个个词语,以杂乱无章的状态存在于儿童的言语系统里,在写作时,即便遇到适合的地方,学生亦无法将其提取出来使用。
好句则是通过积累一定的词语来实现,它的存在同样需要具体语境的配合。它还有一个巨大的功能,即将好词聚集起来成句,再寻找丰富的语境来实现。因此,需要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创设积极向上的、富有生命情趣的言语交往情境,使儿童的语言得到一定的积累,从而使言语得到应有的鲜活和连贯,而不再生硬和杂乱,让儿童成长为一个自由的“言语人”。
儿童的生活世界多姿多彩,每天都可能有精彩有趣的故事发生,儿童通过言语将这些精彩有趣的故事一一诉诸笔端时,会由于其言语的弹性使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不甚完整、连贯的情况,教师此时应给予儿童习作的尊重,此时他们的言语特性需要认同,过多的用“言语秩序”来规范儿童的言语,会使儿童言语自信受到摧残,“精批细改”某种程度扼杀了儿童言语的自由度,使“童言”在成人的言语体制下荡然无存。
想象力是童年生活中最闪亮、最可贵的精神品质,需要教师小心翼翼的保护,而想象力的语言以此为依托,同样需要教师的保护与尊重。作为习作教学,应当以言语交往的方式,给儿童的想象力最大的自由度,从而让儿童“诗意地创造着,自由地、有意识地‘存在着’”。
适合儿童的习作教学,很大程度上要落在儿童的言语和精神成长上,儿童的作文是为了其言语生命的成长,而言语生命的成长进一步丰富了儿童的作文。让儿童学会用自己的言语方式表达,为儿童言语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使习作教学真正有机地融入到儿童的言语生命和言语精神中,是每一位教师任重而道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