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恒德学校(望花校区) 辽宁抚顺 113001)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现阶段的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及探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1]。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及枯燥性,多数学生特别是女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学习难度大、缺乏学习兴趣等现象,加上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及教学设备的限制,使得高中物理教学处于一个较为初级及落后的阶段,学生们对于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较低。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不仅丰富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及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进行物理学习。且“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能引导学生通过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点或问题进行积极参与、探究及讨论,学生在讨论及探究过程中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新问题及知识点,巩固物理旧知识,提高学生们的物理学习效率。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出及开展讨论,高中物理学科与日常生活中的各事物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学生对于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具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吸引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具有一定差异性实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存在差异性的实验一般在很大程度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实验出现的差异性会激起想要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的差异,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在观察及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如在进行“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演示以下情境,引出问题,开展讨论:首先选择一名学生上讲台,将讲台桌进行移动,讲台并未被学生推动;继而选一位学生给粉笔擦瞬间的初速度,粉笔擦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创设这两种问题情境后说明了静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的区别,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及探究。
在高中物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中讨论是学生在认知物理知识过程中直接性参与的环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们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进行分组,首先组织学生们在小组内针对物理问题进行内部讨论,在这一过程中要求组员针对物理问题将自己的看法提出进行讨论,最后总结一致的答案,要求小组成员在这一物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及拓展[2]。在小组内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所在小组与其它小组之间针对一个问题存在的不同结论及思路进行思考,要求学生们针对这种不同结论出现的差异及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最后得到同意的结论及答案。
在问题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们在进行讨论后的结果进行评价能让学生们在评价中不断反思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思路是否正确,是否出现偏差,自己对于问题中的物理知识点是否完全掌握,方便学生进行深刻把握自己的学习状态。教师应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在进行讨论结果的反思过程中,评价的语言应积极向上,多以鼓励及肯定的语言为主,增加学生的成就感;针对讨论后出现错误结果的学生应给予学生鼓励及支持,并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案。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讨论的问题及讨论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位置及作用,引导学生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下一次能做到更好。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要求学生客观的针对组员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的作用及观点提出的实质性作用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学习组内其它成员讨论过程中值得学习的地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物理素养[3]。
高中物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师通过实施创设问题情境、分组讨论及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提高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讨论过程中去,在问题讨论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物理基础及素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