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的启示

2018-02-22 23:42:51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德国大学

刘 畅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

(一)人才培养

应用科技大学与德国传统大学培养的没有目的的研究学问的人才不同,它培养的是能独立从事职业活动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会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充分的职业训练,让学生掌握技术。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需要有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能独立的解决来自一线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能自主开发新的项目的能力;三是引进、优化和监控新方法、新工艺的使用的能力。

(二)专业设置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是按照工程或技术或工艺领域来分类的,如工科类下设的专业会有建筑学,矿山工程、材料工程等,通常没有文科类专业。在专业设置上,应用科技大学还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应用科技大学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它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的特点,当地企业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这样的大学里就会设置相应的专业为他们服务,因此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也很强。

(三)课程体系

应用科技大学相比于传统大学来说,培养的时间短,又因为教学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需要学习的科目门类多,所以课程设置的很紧凑。应用科技大学里的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较浅显,课程围绕应用和实践展开,招收的学生多为已经完成12或13年基础教育且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同专业设置相对应,课程在设计上也是为当地经济需要相适应的。

(四)实践教学

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练习课在教学活动中占主要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践学期、项目教学、毕业设计和学术旅行等。拿毕业设计来说,学生的毕业设计需要在企业中完成,题目是与实习的企业相关的,在自己实践过程中真正遇到的问题。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业的联系紧密,实践教学由企业占主导,企业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场所,是实践教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是评价、考核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 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五)师资队伍

德国的《高等教育总法》规定,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除具备较高学历外,还应当有多年大学以外的专业实践经验。在校任教期间,鼓励教授定期与企业接触,根据科技的新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教授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新项目,甚至可以短期离职参与企业的项目。教授与企业的合作完成了知识向科技的转化,使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此外,应用科技大学还会在企业中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做兼职讲师,加强了学生与企业的直接联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可以跟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缩短学生的入职适应期。

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启示

我国有多种层次的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能力有限,缺乏支持,生源质量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该寻求转型发展,转型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学习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

(一)目标定位要明确

首先,必须出台相关文件确定教学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平等地位,这样才能减少改革中的阻力,让地方本科院校减少后顾之忧。其次,从学校的定位来看,地方性本科院校要想转型就要把自己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最后,从学生和家长的层面来说,应该摒除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思想,看清社会发展的形势和需要的人才类型,接受应用技术型大学。

(二)专业设置要优化,课程设计以能力为导向

地方本科院校应改变传统的以学科划分专业,改之以专业领域划分或者是跨学科的划分。专业设置与当地企业特色相结合,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在课程设计方面,注重以能力为导向,适应专业设置,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多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企业联系

师资是能否能培养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以应当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在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看重教师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高校应当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建立和区域内企业的合作制度,让教师去企业进行服务,一方面为企业解决理论上的难题,帮助企业开展科研工作;另一方面让教师掌握企业生产实践一线的流程和技术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还可以放宽政策,让企业中的员工来学校中学习,实现企业和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自产生之时起就有着明确的定位和服务对象,这使得它能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不断为社会发展输送科技人才。我国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向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前对职业教育的理解,认识到技术型人才是整个人才组成结构中社会需求量最大的部分。学校可以把一些容易转型的专业当作试点,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功的经验,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应用本科大学进行转型和不断发展。

[1] 申丽君,马晓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点及对地方高校转型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6(04)

[2] 贺艳芳,徐国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兴起、特征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6(02)

[3] 李杰,孙娜娜.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体系及其借鉴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4] 张翠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研究(FH)研究[D],西南大学,2008

[5] 董大奎,刘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07)

[6] 姜朝晖.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叹息——以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职业与终身教育,2014(20)

猜你喜欢
应用型德国大学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军事文摘(2023年3期)2023-02-21 13:09:26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30
德国弃煤的烦恼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