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曲木
(四川省越西县保安藏族乡中心小学校 四川 越西 616650)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具体实施上,需要教师积极改革数学课程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锻炼学生自身能力、思维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新课教学为例,对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针对性不高,所以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而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实现数学课程有效教师,教师就应提高备课针对性,明确意识到小学数学教材本质是育人[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深入剖析数学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备课,巧妙构思及设计教案,设置层次化的预习任务及要求。
教学准备工作的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微课理念,通过微课视频来引导学生预习,微课内容主要包括介绍长方体与正方体基本概念、辨别方法等,在微视频的后面,设置一些可供学生思考的习题,如:将自己家中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物体记录下来;根据你的预习结果,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与异同点。在微视频设计后,教师在课前可发送到学生家长的手机或学生自己的学习机中,让学生进行预习。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帮助。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受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缺乏、良好学习能力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数学相关知识,即便在课前预习中可对知识获得一些基本的了解,但是依旧很难掌握及理解课程相关内容[2]。基于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构建知识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积极投入数学学习的过程掌握相关知识。如课前学生通过预习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内容后,课中教学组织学生学习“长方形周长”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一些片段,动画片段主要为喜羊羊为了防止灰太狼来偷羊,用篱笆将羊堡围了起来。通过这一动画情境创设,学生注意力完全被调动起来,随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如果羊堡的长为20米、宽为12米,那么需要使用多长的篱笆才可以将羊堡围起来?通过适时提问的方式趣事学生思考及讨论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与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并且4个角都是直角,你可以运用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验证它们的角都是直角吗?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答案。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设置竞赛的制度,如哪个小组相处的验证方法最多就给哪个小组学生奖励?通过竞赛机制的加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各小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最终通过讨论与探究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一节课的终结部分,同时也是强化学生认识,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评价环节,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在教师评价上,教师可以先总结课程的重难点知识,然后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中应肯定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针对表现好的个人及小组给予鼓励,针对一些对课堂活动不积极、不主动的学生,教师应让此类学生向其它优秀的学生靠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3]。学生自评上,让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经历本节课的体验与感受,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也可以表达自己在课堂中某一探究中的行为与感受,以此让学生进一步产生对知识学习的喜悦,进而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动力。学生互评上,可采取学生个人互评及小组互评的方式,学生个人互评可以全体学生为单位,对课堂中表现好的学生及一些尚需改进的学生进行评价,应在良好的评价氛围。小组互评主要是在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后,各小组可评价相互之间的合作探究情况,以此类达到互补互进的目的。
总之,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教师就应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准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过程,让数学课程同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1] 倪玉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速读旬刊, 2017,23(10).
[2] 李艳香. 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 神州旬刊, 2017,25(4):144-144.
[3] 李峰.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课例研究--以教学《圆的面积》为实例[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