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文昌华侨中学 严 芬
本文以人教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来探究培养和落实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选自人教版历史课本必修一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第二课,本课分为“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维系统治,影响后世”三个子目。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罗马法的内容、结构和体系,理解罗马法对维系帝国统治的重要作用,并能认识法律对人类社会维系公共秩序、协调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作用。
1.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人物构成历史的三大要素,时间与空间构成历史的两只眼睛,受到古今中外历史学者的重视,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是非常注重对时空观念的培养,时空观念是指学生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是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学习的基础。例如,在讲诉“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子目的时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绘制一张由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罗马法由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发展的会意图,包括起源、发展、完成三个阶段,辅之以时间的变迁,列出这一期间罗马法具体变化。在具体讲诉“从公民法发到万民法”这一知识点时再加以展示《罗马扩张示意图》,罗马共和国自3世纪以来,便开始了疯狂的扩张活动,罗马军团击败了众多劲敌,征服强大民族,最终成为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教师随之可抛出“罗马帝国在版图扩大的过程中面临着哪些棘手的问题?”学生在时空构架中,对课文进行梳理和探索。不仅使学生明白了罗马法的与时俱进是罗马法常保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又使学生重视时序性,也形成了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实学,历史的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是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时,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十二铜表法》的原文条例,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首先让学生分组并围绕探究主题,分析法律原文条例,再进行分析与交流讨论形成观点,组织学生进行记录,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在深入剖析法律条文的时候,学生加强了合作意识和史料论证意识。这种合作探究模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他们通过史料进行实证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也提高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合作交流,也培养了注重史料实证的意识。
3.历史理解。所谓历史理解是指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教师可设置情景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在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模式:在《十二铜表法》的发布后,罗马社会各阶层纷纷关注此事,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有什么看法(你的身份可能是贵族、平民或奴隶)学生选定角色后,根据自己的角色特征以寻找史料为依托,站在扮演者的角度去思考和体验当时的感受,在一次真正的教学中,有位同学扮演的是奴隶的角色,他从《十二铜表法》的第8表出发,他愤怒地指出:“这个法律与我毫无关系,一点用处都没有,打伤我的人,只要支付自由人的一半价,另外还可以再打一次。对我造成了二次侮辱,我毫无法律的保证。”这位同学一讲完,同学们都乐的哈哈大笑,仿佛置身于古罗马城邦,看见了奴隶们的困窘处境。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能融入当时的情境之中,培养了学生能设身处地思考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4.历史解释。我们了解到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教师加以创设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思维,历史意义在此不等于文字意义,而是要在历史的上下文中解读实践、文化意义。如在讲授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时,教师概括古罗马的核心内容为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和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但在古罗马奴隶制下,能够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吗?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对此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问题寻找史料,为自己的观点寻找史料支撑。例如学生可以在课本中找到插图 《用鲜血和生命供奴隶主享乐的古罗马奴隶角斗》,来理解古罗马当时是奴隶社会,罗马法保护的是罗马奴隶主的利益,尚未真正做到人人平等。这亦是罗马法的局限性。历史解释要求学生既能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做出分析,更能结合实践,赋予历史问题以现实意义。
5.历史价值观。学生所要形成的历史价值观不仅包含着不仅具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具有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兼具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和胸怀,让学生成为一个内心富足的人,有品位的人。如在引导学生概括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时,可借助多媒体展示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的法律条文,并讲诉十八大以来我国更是将”法治“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地去宣传与践行,结合当世对法律多加重视的例子,进而创设声文并茂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明白到法律是维系社会安定最有力的保证,更明白古罗马法的辉煌是一种追求法律意识的人文精神,并对现代的法律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形成历史价值观,使知识内化为情感,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这是有一个以知识内化为涵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托于具体的课堂实践。要求教师要认真把握教材,研读教材,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巩固,不断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升华自己,也不断追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做到如李惠军老师所说的,历史课堂上应该是一个”众“字,要有三种“人”:再现历史的人(老师),曾经历史的人(历史人物),现在的人(学生),在三人的结合当中,不断地提升课堂的深度,从而优化学生的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