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奇斌
村子里来了个一对修补匠夫妇。村民们纷纷拿来破损的物品请他们修补。
男修补匠拿起一口锅看了看,发现上有道裂缝洞。于是,他架起大火炉,烧了一些铁水小心翼翼地浇铸在破洞上。然后,他拿起小铁锤“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铁水渐渐凝固,锅也就补好了。
女修补匠拿起一幅画,只见画面有些破损、模糊不清了。于是,她取出刮刀、石膏、画笔和颜料等,在画上轻轻刮、细细地涂,认真地画。不久,这幅画就焕然一新。
男修补匠拿起一块竹匾,观察到竹匾上有些竹蔑被虫子蚀了。他就取出蔑刀破开竹子,片出薄薄的竹蔑替换下被蚀掉的部分……
修补匠在修补的过程中,有个衣着褴褛的男孩蹲在边上自始至终静静地看着他们,但他的手里并没有拿着需要修补的东西。
等大家都拿着修补好的东西离开后,男孩仍旧蹲着不动。男修补匠就逗他说:“孩子,你有什么东西要修补吗?如果没有,我们就要走了。”
男孩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显得有些失望。
女修补匠笑着向他招手说:“来,你的衣服有些破了,让阿姨帮你补补吧!”
男修补匠也说:“你的鞋子开口了,让叔叔帮你补补。”
男孩连忙站起来,摇着头怯怯地向后退去。
“我们不收你的钱。”女修补匠同情地帮男孩脱下破衣服,又取出针线,一针一线地补了起来。男修补匠则帮男孩脱下鞋子,在破口上小心地涂抹上胶水……
穿上补好的衣服和鞋子,男孩显得精神多了。修补匠夫妇背起行李向他道别,说:“孩子,快回家吧!我们也该走了。”
男孩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慢慢地跟着他们走。
男修补匠停下脚步,奇怪问他:“孩子,你是不是还有什么需要修补的?”
男孩害羞地笑了,摇摇头,又点点头。
修补匠夫妇互相看了看,又对他说:“这样吧,你领我们到你家看看。”
男孩顺从地把他们往家里领。等来到他家,修补匠夫妇才知道这个男孩是个孤儿,从小孤苦伶仃,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
村里人都来了。大家对修补夫妇说:“这孩子命苦,我们能力又不足。要是你们能够帮他修补一个爸爸,再修补一个妈妈,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就好了。”
“我们恰好没有子女,总觉得这个家不完整。如果你愿意,就当我们的孩子吧!你愿意吗?”修补匠夫妇爱怜地问男孩。
“我愿意!我愿意……”男孩很激动,用力地点头答应下来。
在大家的祝福声中,男孩一脸幸福地跟着修补匠夫妇走了。
后来,只要提起这件事,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修补匠夫妇是了不起的修补匠,是他们为男孩修补了一个完整的家,给了他幸福的生活。而修补匠夫妇却总是反过来感谢男孩,他们都说男孩才是了不起的修补匠,是他为自己修补出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幸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