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泉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旺盛九年一贯制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9)
新课改让我们的课堂焕发了新的生机,给我们沉闷的课堂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再也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调泛味的课堂了。随着教学设备的配置,我们农村基点校也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置。可见当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之大,实施新课改的举措之坚决。我们教师队伍素质也应与时俱进,从教书匠的角色转换到教育者的角色,尤显得必要。自从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一言堂”现象确实少了,课堂也变得热闹了很多。纵观其表象,教研组在评课时,大家把课堂热不热闹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我私自认为:难道图热闹的一堂课就是好课吗?
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关键要看它是否把握住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论什么形式的课堂教学,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参与,进而实现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学有所获,这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核心标准。
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指出,“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教育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实现与否是衡量好课的重要标准。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三维目标,因此,教师既不能只强调课堂“热闹”的形式,忽视预定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只重知识传授,忽视方法技能与情感目标。好的课堂,必须全面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二是课堂是否具有合理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参与;教学环节应该清晰明了、环环相扣,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所需灵活调整课前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当课堂上出现一些与“预定”环节不符的偶然现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临阵不乱,运用教育智慧,巧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真正的好课,既要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又要具有恰当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当我们听了示范课眼花缭乱之后,我发现许多老师盲目地模仿,去寻求之所谓的“热闹”。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中心地位,也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一堂好课,要体现出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是多么的重要。教师精心设计了这堂课的教学语言、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乃至引导的训练题。目的是更好地去实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果全放开手让学生去探究,那就不称其为课堂探讨了,那是游戏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是课堂上的主宰者,掌舵的人,指挥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以致于不偏离我们預设的方向。追求高效的课堂,才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