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2018-02-22 04:26:37方基志张小琼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工匠

方基志,张小琼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0)

一、工匠精神内涵辨析

自从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是总理语境中的高频词,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正如“工”、“匠”、“工匠”这几个字词本身的意思有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一样,工匠精神的概念也应结合时代背景赋予新的内涵。

工匠精神原本是对制造行业能工巧匠们在技术和工艺上永不止步、追求极致的态度和职业精神的一种认可和赞扬。因此,工匠精神原本来源于制造业。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论述,也主要是从制造业的角度对工匠精神的呼唤。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总理仅仅把工匠精神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群体中。李克强总理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工匠精神的表述:“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表述更加明确地指出了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一种职业操守、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从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层面对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的宣导,是与从业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的,是属于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范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职业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制造业领域,同时也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诚实守信、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正如庄子在《苞丁解牛》和欧阳修在《卖油翁》中所诠释的那种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对所从事职业的高度热爱,对所生产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耐心和专注、严谨和负责、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具体到经济管理类职业,工匠精神则可概括为一种“诚实守信、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1]

(一)诚实守信,是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层面要求,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处世之道

之所以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特别强调从道德层面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因为他们未来从事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诚实守信、自我约束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要求更高。在会计、销售、电子商务等岗位上,如果从业人员不能洁身自好,不能抵御诱惑,不能坚持原则,很容易产生见利忘义的行为。职业院校应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以诚实守信为内核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意识,将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资治通鉴》里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在造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的同时,更应培养笃诚忠良的人,更应该注重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更需要传承诚实守信的工匠精神。诚实守信,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处世之道。对经济价值的推崇绝不意味着对道德价值的忽略与蔑视,不能为了某些商业价值而撕毁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道德价值体系。重振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

(二)专业专注,是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层面要求,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立身之本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大都属于显性的,可通过多次训练达到熟能生巧,工匠精神的培育重在技术技能等操作层面。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其职业技能大多属于隐性的,需要通过长期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才能融会贯通出各具特色的方法和套路,工匠精神的培育重在职业素养层面。专业专注的职业素养是工匠精神在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身上的最好体现。

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对其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尽管有所不同。如会计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协作的职业素养;市场营销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守时、抗压的职业素养;电子商务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效率、创新的职业素养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和贴近实战的情境营造,帮助他们获得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同发展和有效提升,但专业专注是每一个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进入职场必备的职业素养,是其未来在专业、职业领域发展的立身之本。

(三)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职业技能层面的要求,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成事之基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层面的工匠精神培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其载体是培育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如会计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主要包括小键盘录入、计算机应用及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点钞、假钞识别、凭证填写与装订、会计核算等。市场营销专业的基本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主要包括合同谈判、文案撰写、调查问卷设计、推销沟通等。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主要包括网店运营管理、网店美工、网店客服、文案写作、网页编辑等。

尽管高职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基本职业技能有所不同。但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核,即在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上对精益求精精神的追求,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成事之基,不能培养技能的教育就不是职业教育。

三、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工匠精神首先是教育的结果,作为承担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重任的高职院校,应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的示范引领,课程体系构建等方式,把工匠精神培养融入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教育。

(一)以院校为主导,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工匠精神培养方式融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职业院校可以作为工匠专业知识获取、专业技能养成的起点,乃至职业素质提升的场所,但工匠精神的养成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能够完成的。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感知、升华及内化的过程,它最终落实在劳动者的行为方式上,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展现出来。[2]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企业的协同。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以院校为主导,校企双方合作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订单培养等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引企业文化入校,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发挥工匠精神的文化熏陶作用;二是聘任企业的技能名师承担校内实习实训课程的教学,发挥企业工匠的示范作用;三是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工学交替,用真实的工作情境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以优秀教师为示范,通过德才兼备为核心内涵的教师工匠精神的打造,用教师的职业精神感染学生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的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3]高职阶段是学生职业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学生职业人格的塑造。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示范引领。“短暂的成功靠能力,持久的成功靠人格!一个人所持有的哲学、思想、信念或者说人格,将决定他的一生。”[4]

教师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他必须自己要有工匠精神。德才兼备就是教师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如果一个教师言而无信,做事不严谨,缺乏责任担当,那么难以想象他会教导出诚实守信、恪尽职守和有担当精神的学生。如果一个教师自己才疏学浅,没有较深的专业造诣,不能在专业上引导学生,那么难以想象他会教导出热爱专业、勇于钻研、精益求精的学生。课内是有言之教,课外是无言之教。一个没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是培育不出有工匠精神的学生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打造了一支由湖北名师、技能大师、德育名师组成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他们无论课内课外,都能把自己的言行、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作为教育素材,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进而在学生的观念中播上工匠精神的种子。

(三)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把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课程体系,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

工匠精神的培育只有扎根于专业课程的沃土之中才更有行动力,专业课程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最主要载体。近年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不断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工匠精神培育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中增设企业文化特色课,要求所有专业课程都必须设计培育职业精神的教学环节,在讲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都应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仓储管理实务》《快递实务》《运输管理实务》《配送作业与管理》等课程内容中融入了“5S现场管理法”的精髓,细化操作规程并引导学生严格执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和作风,通过实践5S提升人的品质,培养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职业精神。

(四)以技能竞赛为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对高超、卓越的专业技能的崇尚来弘扬工匠精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开幕式上说,广泛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们一直把专业技能竞赛作为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试平台,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列技能竞赛活动,如会计专业的点钞大赛、会计手工竞赛、会计基本技能竞赛、会计信息化竞赛;电子商务专业的文字录入比赛、PS比赛、在线客服比赛、网络营销比赛、网店美工比赛;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礼仪比赛、理货技术比赛、促销活动策划方案比赛、ERP沙盘比赛;物流管理专业的叉车操作比赛、物流储运方案设计与操作比赛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和行业企业组织的技能竞赛,引导学生对高超、精湛、卓越的专业技能的追求和崇尚。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银行的点钞能手与学生同台竞技,将技能的成果向社会展示,形成竞争提高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现场感受职业技能的价值并以此来弘扬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唐衍军.会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的三重维度与培育路径[J].交通财会,2017(9):67-68.

[2]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3]刘晓玲,庄西真.软硬兼施:匠心助推高技能人才培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6.

[4]付守永.工匠精神[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7.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工匠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工匠风采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6
工匠赞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