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宛菊
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国防技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培养后备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视等,成为大学生群体最喜欢的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工具,也给高校国防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整合新媒体资源,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进行创新,探索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对策和有效途径,成为当今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是指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参与制作、发布和传播,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这将给高校国防教育带来极大发展机遇。
高校的军事理论教学学时数一般为36学时,理论教学大部分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但国防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仅仅依靠以上两门课程是不够的。拥有网络媒体以后,国防教育平台将被大大扩宽,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海量的信息来源将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资料,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自主学习。只要合理利用新媒体,将实现人人接受国防教育,人人参与国防教育,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传统的国防教育以教师授课为主,是单向性传播、线性传播,双方缺乏互动与交流。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将大大改变这一模式,促进国防教育从以往的以教师“教”为主,转向以学生“学”为主,教学模式将转变为:首先是由教师制定教学方案;其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自由地搜索、学习国防知识,参与各种话题谈论,进行互动与交流,深入并理解国防知识;再次,教师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最后,进入下一轮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如此循环反复。
在传统的国防教育教学中,教学信息一般都来源于教师备课,信息来源比较单一,有些教师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话题滞后,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最新的资讯,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渠道(如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热搜等)获取国防知识,能够及时掌握国家的最新军事资讯和国家防务的立体动态,而不是局限于军训、军事理论课程,这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传播者,又是受众。除法律明文禁止传播的内容外,很多信息的上传与传播没有门槛和专门审查,传播的去中心化,使一些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值得商榷。很多大学生可以24小时随时随地上网,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给不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制造了机会。过度娱乐、色情暴力、导致一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产生疑惑,是非判断力下降,政治表达偏激,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审美情趣下降。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下保持头脑清醒,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一大难题。
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将从单向的、线性流动教学,转向互动式的、交流式教学,教师传播者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学生自主性增强。他们可以通过浏览网页、参加论坛、慕课、微博等方式进行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教师的权威地位面临挑战。目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师资力量大多以兼职为主,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手段单一,很多教师不熟悉新媒体应用,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动态热点知识储备不足等尴尬,影响了教学效果。
新媒体具有虚拟性、个性化、社群化等特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24小时挂网,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和微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很多人沦为手机的“奴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网络与新媒体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扩大了交流视野,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他们要么在电脑前一坐十几个小时,或抱着手机不撒手,不出门、不运动、不说话、不社交,把自己与真实世界隔绝开来。沉迷于虚拟世界和手机依赖症,很多学生责任感缺失、群体意识缺失,团队合作意识缺失,已经严重威胁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国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是一项终身教育。以往的国防教育主要集中在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训练,其中,军事理论课主要内容包括军事思想、战略环境、高技术战争等,军事技能训练包括战争理论、军事科技、武器常识、战略战术等,这两种方式能够较系统地学习国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学生是被动接受,不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原来的教学模式陈旧,互动性不足。
所以,要做好国防教育工作,首先要强化新媒体思维,丰富和创新教育内容。例如,可以结合最新形势(如大学生入伍政策、抗战胜利日、建党纪念日等)组织各种专题讨论活动,课前可以在校园网、贴吧、公众号等开展各种讨论与反馈,吸引学生关注,教师在课堂上再进行引导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常识。
其次,要建立“泛”课堂的概念,不要仅仅满足于几十学时的理论教学和几周的军训,而要把国防教育与专业课、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国防教育的新路径。例如,可以把国防教育与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开设“战争电影鉴赏”等选修课,通过电影鉴赏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还可以加大第二课堂的建设,包括实践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网络教育等,尤其要加大慕课等课程开发,多角度、多方式地进行国防教育。
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力量大多以兼职为主,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储备不足。为此,要实行“请进来”与“走出去”两个战略。首先是加强人才引进,引进一批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较高学历的军事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进入师资队伍,或是发挥军地互补优势,聘请具备部队一线军官、军校教育一线的兼职教师来充实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其次是加强学习进修,派遣优秀教师以在职进修、脱产学习、继续教育等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变化,掌握相关知识与技术,提高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一支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纪律严明的国防教师队伍,带来的必将是最新最有活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必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近年来,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国防教育屡见不鲜。高校应整合原有的校园文化传播渠道和新媒体资源,加强管理与信息监督,努力建造一个立体化的国防教育校园平台。
除原有的校园电视、校园广播外,高校还可以开通数字电视点播、专题网站、BBS论坛、微博、公众号、微信交流群等校园平台开展国防教育工作。例如,数字电视点播可以收集一些军事热点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方便学生随时点播观看;可以在微博、公众号和微信交流群,开展军事热点讨论,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防教学活动,教师也可以在群里进行思想上的宣传与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国防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过于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将使得教学的效果打打折扣,要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必然根据90后大学生活泼、善变、新奇等个性进行开发新路径新方法。例如,可以用“内行看门道”的方法,组织学生观看湖南卫视的《真正男子汉》,根据电视节目中涉及的军事知识举行知识竞赛;也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网络游戏的特点,组织学生举办军事主题网络游戏设计大赛,并通过网络、微博等途径直播决赛中的精彩对决等;也可以微博票选年度十大国防新闻,等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国防教育教学探索一个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给传统国防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国防教育事业事关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广泛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观念,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1]马水锋.新媒体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2]张冬胜,陈雄军.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研究——基于某高校的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3]杨忠习,周红肖.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90后”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J].教育论坛,2013(10).
[4]郁树延.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教育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1(7).
[5]陈雄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