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新媒体出现,为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吸引受众目光,面对当前的竞争环境,基层广播电视媒体也必须从自身的优势出发,积极实现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从新闻的选题立意、采编形式及报道深度等方面多加努力,切实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节目,在满足受众新闻诉求的同时,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采编是新闻生成的基础,采编人员只有深入实地收集宝贵的新闻素材,捕捉新闻核心亮点,才能为新闻节目的编辑提供支持,使受众及时接收到新闻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媒体迅速崛起,并且在新闻采编方面展现出特有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络与移动终端,新媒体可以实时发布新闻信息,并且新闻形式灵活多样,受众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可开展关联搜索,积极参与新闻话题互动讨论。所以新媒体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时效性、广泛性、互动性等方面,还体现在使受众角色发生改变,受众从原来的新闻接收者转变为新闻的参与者,新媒体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新闻诉求[1]。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强大,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播电视早已成为受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闻报道的公信力突出,长期以来发挥着舆论领航作用。尤其是基层新闻工作,能够紧密联系受众,更加了解受众的新闻诉求,采编的针对性强。但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播出时间相对固定,所以在受众越来越倾向碎片化阅读的今天,新闻采编创新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基层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必须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充分保障受众的新闻诉求,才能赢得竞争优势,更好地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受众是新闻工作者服务的对象,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新闻诉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不仅希望获取更加新颖的资讯,还期待参与到新闻活动当中,例如提供新闻素材,参与新闻讨论等。所以基层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也必须全面把握受众的新闻诉求,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新闻传播目标,而要更加重视受众的新闻体验过程。
新媒体在提高新闻传递效率、丰富新闻素材、打造互动平台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当前新闻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也很突出。同一新闻主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递的内容近乎一致,所以面对竞争挑战,基层广播电视媒体必须从新闻采编质量入手,以更加深入的新闻解说、更加精彩的视听效果,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
媒体的新闻采编既是一项工作内容,也是重要的社会责任。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将凝聚一种舆论氛围,尤其是在社会转型之际,各种思想观念混杂,受众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迫切需要积极的舆论导向作为指引。因此,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在采编环节捕捉亮点,更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采编创新,挖掘新闻深度,给予受众更深刻的启迪和帮助。
长期以来基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首先需要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充分认识到新闻采编的服务主旨,进而明确今后的创新方向。越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采编越要实现选题立意上的突破,不能单纯追求标新立异或新闻时效而偏离舆论引导的初衷。因此,新闻工作者要以自身的社会责任使命为指导,善于从新闻选题和立意出发,展现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用积极的舆论导向肩负起舆论领航的社会责任。
当前新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争取新闻头条、抢占受众市场,媒体间传递的新闻信息千篇一律。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受众的文化诉求更加突出。所以基层广播电视媒体要努力冲破新闻同质化的桎梏,就必须用有深度内涵的新闻采编作为支撑,即使是同一类新闻主题,也应当另辟蹊径,通过深入实地探寻,捕捉珍贵的新闻画面,追根溯源,提出舆论指引的方向,使新闻素材得到丰富,从而给受众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引导。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优势在于视听体验,与一般浏览网页获取新闻信息相比,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能够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其震撼人心的画面、感人至深的解说、优美动听的音乐,共同成就了新闻节目的高品质。为此,基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美学意识,在进行新闻采编时,努力突出文字、画面、声音素材的艺术效果,结合基层受众群体的新闻爱好与审美需求,合理编排各个新闻要素,例如选取不同的拍摄视角,解说时融入与之相匹配的背景音乐,引入侧面解说词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新闻主题给予诠释。
广播电视新闻具有深度报道的潜力和优势。新闻报道的深度体现既是采编创新的方向,也是受众的期待。深度报道可以融合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和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剖析新闻主题。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深度报道更利于还原事实真相,展现媒体公信力,为受众提供科学的舆论导向。这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够广泛收集专家意见,及时追溯新闻背景,搜集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屏幕展示、现场解说、联线互动等多种形式勾勒新闻全貌[3]。
新媒体虽然给广播电视媒体的采编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但是传统媒体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新媒体而独立存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大媒体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所以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应当积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提升新闻采编质量。例如,在新闻选题时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深入挖掘新闻热点,选取有代表性的网络热议话题作为新闻分析的切入点。再如,为满足受众作为新闻参与者的诉求,新闻采编过程可以融入更多受众观点,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
信息时代使新闻采编的技术和方法实现了飞跃,各大新媒体的涌现给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带来巨大挑战。但与此同时,受众也更加期待看到高质量的新闻节目,无论是新闻立意,还是编辑形式,亦或是解说剖析,都需要新闻采编进行创新发展。因此,基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善于融入时代潮流,不断提升新闻采编质量,展现新时期的媒体风貌。
[1]薛立娜,李玉斌.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J].电视指南,2017(14).
[2]杨玲玲.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7(8).
[3]于琪.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及编辑创新[J].新闻传播,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