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燕
从《中国诗词大会2》到《见字如面》再到《朗读者》的热播,文化类电视节目迅速抓住了话题,随后出现了大量类似的文化综艺节目,如《汉字风云会》《阅读·阅美》,等等。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历经了2017年的火爆后,2018年初的表现依旧抢眼。从《国家宝藏》到《一路书香》再到《信·中国》陆续播出,文博类、探寻类、非遗类成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关键词。
2017年,是文化类电视节目井喷的一年。在央视相继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2》《朗读者》《国家宝藏》,均获得高收视、高口碑,引发全民热议。湖南卫视的《儿行千里》,浙江卫视的《向上吧!诗词》《汉字风云会》,江苏卫视的《阅读·阅美》。不仅如此,2017年的跨年晚会也是大打文化牌,掀起了一股全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令人耳目一新。在深圳电视台播出的《一路书香》中,结合“读万卷书”和“走千里路”,其以“户外真人秀”的形式探索当地习俗,并引发了观众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每当谈论文化综艺节目时,人们总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这种节目只是受过高等教育、阅历丰富的中年人最关心的节目类型。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年轻化”是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主流观众。
据某大型网站对《见字如面》《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2》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观众进行调研时,发现“85后”和“90后”占了绝大部分,尤其是“90后”的观众,比例最高,受众最多。
之所以如此,与人文类综艺的网络传播形式紧密相关。众所周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年轻人最重要的收视平台。例如,2017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开始就是在网站上(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走红的,该网站的受众群体本来就是“90后”,成功运用互联网这一舆论阵地,产生联动效应,使得该节目收视率和口碑齐飞。之后播出的《国家宝藏》①也同样如此。由此不难发现,文化类节目的受众不仅不再“娱乐至死”,其受众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并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颇有兴趣。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各大电视台、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已经超过50档之多。这些节目为文化类综艺市场带来了一缕清风,成为综艺清流。不仅如此,这些文化类节目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化、大众化传播的重要的传播载体。
但是,节目同质化严重、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即使文化综艺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和社会影响力增加,其观看效果与娱乐节目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收视压力限制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长期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创新并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已成为实践者的难题。
为摆脱文化综艺节目同质化和低收视率的困境,首先要在内容和形式创新上取得突破,让人们感受到在“高冷”文化在观赏中的真正愉悦,并引起观众感受到共鸣和参与感。例如,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就从公众喜闻乐见的角度出发,使用趣闻来解读国宝。它既有根有据又生动形象、趣味横生。现有的文化类节目在内容上受限于文字、成语和诗歌等文化类型,内容相对单一,因此,需要探索挖掘更广泛的文化类型。
节目模式的创新也应该成为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不可或缺的因素。成功的综艺节目毫无例外地都是具有结构化和简洁的节目模式,文化类综艺节目亦是如此。节目中必须有构成观众记忆点的标志性视觉元素,例如,在《诗书中华》里的“曲水流觞”舞台,使观众眼前一亮,还有在《世界听我说》里的金字塔排位和360°环形舞台等,都是吸引观众观看以及让观众为之赞赏的。
在文化类综艺节目播出的同时,不仅仅要关注其收视率的高低,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察其不足之处,注意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的不断创新,保持节目的文化优势,坚持生产高品质的文化综艺节目。一个成功的文化类节目,不仅要重视内容建设,还是注重节目模式的创新和建设,这样才能吸引人们关注,重建更合理和多样化的节目谱系。
注释:
①人民网.《国家宝藏》为啥这么燃?2018年1月11日.
[1]吴孟芸.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类综艺“走红”现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78.
[2]李子瑾.文化综艺节目的热播原因及发展[J].青年记者,2017(2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