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博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
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具有人际传播的特征,是讲求美感营造的一种语言。经济条件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要求主持人语言更加生动鲜活、规范具体。从语言表达学方面分析,新闻节目主持属于一种将纸质上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传播的活动。将新闻节目主持人常见的语言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对于优化主持人语言环境具有指导性意义。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活动是向社会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活动,其播报质量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收程度。笔者首先通过对新闻节目主持人常见的语音和词汇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语音停顿、读音标准、多音字以及方言方面存在些许问题,其次考量了出现这些困境的原因,最后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提出些许对策。
第一,在语音停顿方面。部分新闻节目主持人对句子的结构掌控不到位,没有利用节奏进行语音停顿,进而致使出现语言歧义。新闻节目主持人一旦出现语音停顿不当的情形,新闻中所包含的信息就不能得以正确传达,会影响到观众对新闻信息的正确接收[1]。第二,在读音方面。新闻节目主持人专业素养判定的标准之一就是读音是否规范、准确。部分新闻节目主持人由于没有掌握好发音器官和发音方法,导致发音过程中发音不准、前后鼻音不分和平翘舌音不分,很容易对观众进行误导,加大观众对句子的理解难度。第三,多音字误读。我国语言史悠久,存在许多多义词及多音词,且每个词语不同的发音存在不同的含义。新闻节目主持人如果不结合新闻语境,或词汇积累功底不够深厚,就很容易念错词语。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有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而且会造成信息报道不当。第四,方言音问题。部分新闻节目主持人由于受到先天语言环境的影响,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很难去除自身语言的方言特色,不仅破坏了新闻报道的语言环境,且容易引发观众对新闻的反感。
词汇具有演变性和稳定性的双重特性,部分词汇会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部分词汇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得以产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报道新闻时基于多种原因会出现口误现象,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语言基本功欠缺。第一,存在方言词语进入新闻播报的情形,例如,在《新闻1+1》2014年档的节目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用“怂”形容校服的丑陋,很容易让观众理解成“校服设计的很惊悚”[2]。第二,网络词语的使用,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自媒体行业的兴起,网络环境中不断产生新的网络词汇,这些网络词汇也逐渐在新闻类节目中出现。例如,一些新闻节目主持人不正当使用“接地气”“给力”以及“吐槽”等网络词语。一方面,新闻节目主持人为了迎合观众口味,不恰当、过度的使用网络词语,让部分平时不接触网络的观众听得云里雾里,不利于正确引导正在学习汉语的学生。另一方面,新闻节目主持人由于深受网络环境影响,在播报新闻时不自觉使用网络口头禅,严重影响了节目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心理压力大引起的语速过快。各个地域的新闻节目大多采取日播模式,节目主持人每天都需要播报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信息。新闻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的特殊性要求其在播报新闻时尽量减少纰漏,这种职业要求无形中会增加其心理压力。新闻节目主持人长期在这种高压工作环境下,容易提升语音出现错误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节目周期短可能会导致备稿不充分。新闻节目日播制模式下,新闻节目主持人备稿的时间相较于其他节目主持人较少。
第二,多音字的存在隐性增加了主持人发音难度[3]。一方面,新闻节目主持人多处于现场直播场中,部分稿件随机性较大,准备时间不充裕。另一方面,站在历史角度看。多音字的来源广、总量多。新闻节目主持人如果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很容易在播报过程中出现问题。
一方面,新闻节目主持人没有形成强烈的规范意识,也没有对自我词汇接受度进行规制。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对网络词汇进行选择性使用,很多网络词汇以及方言词汇直接脱口而出。另一方面,新闻节目主持人年轻化趋势增强,而年轻人由于所处学习工作时代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其富有个性和创新力,思维也更活跃。这就导致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更容易受到词汇环境变化的影响。
新闻信息量扩大以及新闻学科的复杂性增强,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新要求。为解决在语音方面、词汇方面以及语法方面产生的弊病,使新闻节目主持人素质与当前新闻主持行业接轨,必须提升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专业能力。这就需要对新闻节目主持人进行专业化培训,从规范其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方面入手,使其语音的标准性、词汇的规范性以及语法的纯正性更强。同时,新闻节目主持人也要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拟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在平时的训练中,对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的训练,从而减少播报错误频率。
一方面,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否具备语言规范意识会影响到其对词汇的选择和使用。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增强自身辨别能力,了解网络词汇的内在含义以及词性。对其中不符合新闻内容的网络词汇要加以留意,视具体的新闻语境有选择性对网络词汇进行使用。另一方面,电视台可以有针对性地编纂新闻词典,将规范及不规范的词汇都纳入到词典中,作为主持人的上岗手册。总而言之,新闻节目主持人自我规范意识的培养是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项,只有从自我意识抓起,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相应的词汇所误导。
多音字数量庞大决定了新闻节目主持人很难系统、全面地掌握所有多音字。因此,笔者建议新闻节目主持人以语义为基础区分多音字的发音。这是因为当多音字进入到某个语句中时,它的读音是具体明确的,而且与句子大意相通,很容易通过对句子的理解推敲出多音字的发音。同时,新闻节目主持人将多音字置于句意及语境中进行理解,不仅可以形成强烈的语感,而且能够系统化学习多音字,发现多音字的发音规律。
当前,新闻传媒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娱乐电视节目的播音和主持上,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问题的研究较少,很少涉及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音读字等领域。新闻节目主持人往往受到文化背景、心理因素以及词汇更新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播报新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但由于笔者学术水平以及收集资料能力有限,难免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纰漏,希望今后继续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时能有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