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军
(作者单位:宜阳县广播电视台)
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仅需要抛出已经准备好的问题,更多的是融入与采访者的话题中,不断引导采访者叙述线索,同时感受他们的感情,他们对事情的观点,这样的采访才具有温度,在采访过程中,设身处地地考虑被采访者的想法,换位思考对方的情感,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事情的本质,发现线索写出好的新闻报道,从而达到采访宣传的效果。
例如,资深记者穆青,曾经在谈到记者与采访者感情交流的问题时说,作为一名记者,要努力获得与被采访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没有这样的感情,就无法熟悉他们,感受他们,更无法表达他们。所以,记者的采访需要情感投入。记者要学会揣摩对方的心理想法,从语言、神态、动作揣摩当事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在采访过程中发掘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在语言文字上,记者的语言文字是新闻报道的载体,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关注,用简洁的文字叙述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所表达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借你的眼睛闯过黑暗”其内容是五位来自外地的盲人,在两位健全的人带领下过马路。他们手搭着肩膀,互相配合。首先标题传达了对盲人的尊重,也突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所以,用这句温馨浪漫、充满深情的句子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今天,整个社会生活都趋于快节奏。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关注,是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例如,“我很丑但不妨碍我做总统”使2004年乌兰克大选,遭遇中毒毁容的尤先科占到上风,因为用了赵传的“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的比拟,多少给了读者调侃的意思。通常政治标题给人一种严肃、谨慎的印象,如果是纯粹的政治报纸,这也是必须的,所以不可能发这样的拟文,但《美报》是西安一家生活类报纸,如此这般调侃也是一种个性,这首先肯定了尤先科的政治才能,再者贴近这个喜欢诗歌善于煽情的总统候选人形象。
细节情感的表述。细微见真章,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细节往往都是受众对新闻的关注点,细腻的文字表达细腻的感情,粗旷的文字也能表述记者的内心,鲁迅曾经说“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电视、广播、新媒体主人公的独白总能让人印象深刻,每到情感波动大的地方,读者的情感就会随之流露。
“哭”和“笑”这几年总是在电视新闻镜头里出现,例如,在汶川大地震时,播报的过程中女记者人一度哽咽,不但没有被指出”不专业”,更被追捧为是真实感情的流露,使新闻变得更有温度。除了“哭”“笑”,主持人在紧张等因素影响下经常发生的失语情况也被受众所理解,记者也是普通人,在承受突发状况,或者情绪被极度感染的情况下,出现的反射性表达是可以被理解的,是真正的情感流露。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运用不同的情感词汇,汉语是词汇非常丰富的语言,常常在相同意思下有几十种表述方式。其中,运用不同的词汇表达效果也是不相同的,如果挑选准确,运用合适就会在话语汇总上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绪表达,同时会带给受者浓烈的感染力和震撼感。二是直抒胸臆的表达。作者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直接流露出来,会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会将气氛推向高潮。例如,足球解说员,当进球时,亲临现场的记者会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带动其他人的情绪。三是借景抒情,用其他实物表现出诗意的情景,将感情利用实物表现出来,使描写的事情看得见、摸得着,能让观众更好的去体会。
业内人士认为“一篇没有情感的报道,不是优秀的新闻”,记者的情感因素与事实的新闻并不会背道而驰,相反,新闻事件本身的情感,以及记者对新闻的感觉,将这两种相融合才是一篇好的新闻精髓。
人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都有一个感受,当心情高涨时,我们的工作效率、学习效率、生活态度都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当我们精神萎靡、心情抑郁的时候,常常思维变得迟钝,身心疲惫,思路鼻塞,因此,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热情。新闻工作本来就充满了困难,作为记者一定要有探索精神,善于发掘新闻线索,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具备饱满的热情,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自信,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与此同时,采编到更加出色的新闻。
知情感对于人的生理驱动具有较强的信号作用,社会的许多行动都是由情感唤醒的。例如,2013年初《郑州日报》报道了当地刀削面面馆老板因癌症无钱医治,当日报发行后,出现了“全城吃面的爱心动员”,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善良的种子,只需要在特定环境下,适当引导就会生根发芽,而媒体就是催化剂,传递真情、温暖,对能帮助的人毫不吝啬地去帮助。
情感到来往往难以控制,这就给新闻工作者把握客观事实造成了困难,理性和感性的选择,有时会发生冲突,因此要规避这样的问题发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其次要理智达到新闻的目的,充分了解客观事实,保持平和的心态,完成采访任务。
记者不当的情感介入一方面是对自己工作的不负责,另一方面会对受众带来歪曲的引导,容易造成民族偏见、新闻失真等。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就饮食而言,媒体如果用不恰当的词语形容他民族食物,不恰当的词语极容易造成民族偏见,不利于民族间友善关系的发展。其次,“有钱能使鬼推磨”部分记者因受利益驱动,丧失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因收取金钱,使文章失真,损害人民利益,也会降低新闻的公信力、影响力。
近年来,党中央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三贴近”“走转改”等要求,要求新闻记者贴近人民生活,深入人民群众,感受人民的心声。只有走进社会,离开电脑方桌,体验人民的酸甜苦辣,才能写出感动至深的文章,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文字才会饱满,才会有温度、有内涵。
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的,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在不损坏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使文章更加鲜活、充满感染力。很多人认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殊不知“情感”与客观是不可分割的。新闻作品的情感是衡量作品是否优质的关键,而不是情感在新闻中只会带来偏差。情感可以调动记者的最大热情去采访、去观察、去了解实情的本质,然后以文字表述其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内容。一篇优秀的文章可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记者的自身工作素养,感动他人的同时也会使自己更感性地去看待周边的事情。如今的新闻强调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中记者合理地把握情感,才能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