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恒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高中)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作品《芳华》通过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青春故事和跌宕命运,展现了如梦如诗的青春记忆、起伏跌宕的人物命运和冷暖复杂的现实生活。在梦想与追求、欢乐与失落、渴望与痛苦、得意与失意的交织中,塑造了一批正值人生芳华、青春美好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在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中起落浮沉的人生悲欢及复杂的人性挣扎。
善良是人类本性中的向阳面,它使人显得高尚,使生活充满温情。刘峰是《芳华》中善良形象的典型化代表,他是大家公认的“活雷锋”,有着高尚的精神和善良的本性,任劳任怨地为他人、为集体热情付出、默默奉献。他微笑着专挑吃大家不愿吃的破饺子;照着书学习维修林丁丁的名表;将得到的唯一的上大学名额让给他人;为给战友省钱,自掏腰包帮战友手工做沙发;抓跑出栏圈的猪……,他脸上总是带着阳光般的、纯净而真诚的微笑。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当何小萍受到大家排挤和嫌弃时,他不顾腰伤给何小萍伴舞,给予何小萍应有的尊重及无私的帮助和关怀。在刘峰身边同样有一群具有善良本性的普通人。何小萍的冷漠和抵抗的背后是一颗弱小而善良的内心,虽然受到集体排斥,她没有以恶抗恶,而是选择隐忍和宽容;她珍视刘峰的善良并给予自己最真诚的关爱;战场上,她不辞辛劳抢救伤员,陪着临终的小战士真诚交谈。嫌弃何小萍汗多有“馊”味儿,怎么也不肯配合跳舞的朱克,在何小萍发生高原反应时,毫不犹豫地跑出去叫军医。欺负何小萍的郝淑雯在刘锋受到城管欺负时,她眼含热泪愤愤不平为其出头。这些人物可能没有刘峰人格那么完美高尚,但在他们各种各样的缺点之下仍然可见其善良本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观众虽然同情刘峰、何小萍的遭遇,却也无法憎恶其他人的原因。
人性到底是利他还是利己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早在春秋时期,思想家们就有了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如孟子依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认为人性是“善”的,主张施仁政;荀子则提出“性恶论”观点,“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2]他认为,人首先体现的是生物本性,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欲望和本能情绪,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是好荣恶辱、趋利避害的,至于仁义,是通过后天教导和修习得来的。从先贤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辨中可以看出,人性是复杂的,不是扁平的、单一的。这一点在电影《芳华》的人物塑造中深刻地予以了呈现。“活雷锋”刘峰坦言自己让出上大学的名额,是为了留在心爱的姑娘身边,一个精神高尚、近乎完美的人格也有自我情感的选择与追求,这正是人之本性表现,也使刘峰这个完美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可感。当刘峰因向林丁丁表白而被污为“流氓”被政治审查时,林丁丁选择沉默,小心庇护自己的声誉以确保个人政治安全,这是她在特殊历史时期自我保护本能的利己抉择。当刘峰离开文工团时,昔日的战友们都急于与他划清界线,除何小萍外无一人相送,影片通过一个人物的命运转折深刻勾勒出人性中的利己因素和现实的世态炎凉。而陈灿略迟疑之后还是用萧穗子的金项链做了牙座,郝淑雯在关键时刻对萧穗子横刀夺爱,这些选择和行为无一不露着利己的长尾巴。
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是社会性的,个体在与他人或周围的事物发生各种各样联系过程中获得情感和价值意义,而友谊和爱情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情感和价值获得。影片《芳华》中一群正值豆蔻年华的年轻人聚集在文工团这个集体,每天与歌唱、舞蹈等艺术形式相伴,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过往,但在共事共处的青春岁月,友谊和爱情自然而然也是这群同龄人中最容易滋生和萌发的情愫。刘峰在文工团是个具有奉献精神并乐于为他人排忧解难的人,战友们乐于享受他的帮助和关心,将之称为“活雷锋”并尊为楷模和榜样,但当他背负着不堪的罪名被下放连队,往日的友谊和温情都瞬间散去,残酷的现实让友谊的小船不经风雨。何小萍是女生中的“另类”,有着坎坷生活经历的她本以为可以在文工团这个集体获得友谊和温暖,却因为偷拿林丁丁衣服遭到舍友的排斥,又因为出汗多体味重受到男性战友的嫌弃,甚至成为这个群体的笑话。在亲密无间的集体氛围中,她成为一个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孤独个体。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青春岁月无疑是美好且阳光灿烂的,但影片中年轻人处在特殊历史年代,他们的青春又是压抑而沉郁的,在这令人窒息的凝重之中又滋生蔓延出不该有的狭隘。美丽芳华、姣好容颜、曼妙歌舞难掩人与人之间的恃强凌弱和欺压排斥,给亮丽的青春岁月陡增感叹和遗憾。电影《芳华》中刻画的爱情故事也纠缠了许多感伤色彩:情感生活孤独的何小萍暗恋屡屡给他帮助和温暖的刘峰,而刘峰却爱上了林丁丁,哪怕林丁丁害他背负污名下放连队,他也仍然执着于这份情感。何小萍后半生与刘峰相濡以沫,但却一直得不到刘峰的爱;萧穗子喜欢陈灿,却败给了“门当户对”的郝淑雯,一个人流着泪在漆黑的夜里撕碎了表白的情书。郝淑雯虽然如愿以偿地嫁给了陈灿,但陈灿终日忙于经商,疏于对家庭的关照,陈灿与郝淑雯的婚姻或许也只是因为“门当户对”。不能圆满的爱情故事终于成为青春岁月的无奈与叹惜。
人性与社会、时代是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影响的。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人性必然会投射到人类社会之中;同时一定的历史环境、时代特色、社会制度也会对人性产生深刻影响,使人性变得多元而复杂。《芳华》叙述的故事经历了我国“文革”时期、对越自卫反击战和改革开放时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发展,以及人物生活经历影响下,人物的人性呈现出发展变化和复杂的特征。如根正苗红让郝淑雯傲气而强势,她和林丁丁对何小萍的欺侮和刁难显现出人性中的“恶”。但当刘峰“拥抱事件”发生时,她又尽力劝导林丁丁希望大事化了;在南方城市偶遇刘峰受欺侮,作为战友她又仗义相助,体现出她“善”的本性。歌好人美的林丁丁为求自保指责刘峰“耍流氓”,表现出在特殊年代人对善良本性的压抑,自私本性被流露释放出来的无情现实。何小萍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她成为一个极度缺乏关爱而又渴望爱的人,她对于善意与关爱、排斥与欺负都特别敏感,热情友善的刘峰成为她的情感支撑,而那些对她取笑、欺负的人也自然排除在她的情感世界之外;这样的境况下她收获不到集体的归属感和社会的认同感,所以当“英雄”的名号赋予她时,她无法承受这份重量。何小萍是善良而弱小的,但也是倔强和极具反抗精神的,在所有人都背叛刘峰时,她故意高声说“我去送你”;撒谎发烧拒绝整个集体,表现出执拗和偏激。好人刘峰善良的本性一直没有因生活的沧桑和经历的风雨有所改变,但多舛的爱情婚姻、生存的艰辛、现实的困境让观众看到了这个善良的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