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明
(作者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演播室在录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录制声音,还要录制图像,但由于受到摄像技术的限制,绝大多数自然的色彩都很难通过摄像机被还原出来,甚至有很多色彩会偏色。摄像机对冷色﹑纯度较低或明度较高的色彩还原较好,对纯度较高﹑明度较低的色彩还原较差。所以在电视中常看到的色彩都是蓝色﹑黄绿﹑桃红和橙黄等明快的色彩,很少看到深绿﹑深红﹑紫色和深蓝等幽暗的色彩。一般来说,电视景物最好的色彩是灰色,被称为电视灰,它给灯光留有再创作的空间。因此,为达到摄像机参数的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演播厅照度满足1500~2000 LX即可。因此,在其实际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大处理力度,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摄像灯光来调整图像的清晰度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应用到电视行业当中,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新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进一步提升其质量水平。
演播室根据空间的大小有不同的分类,在不同的演播室中,又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灯光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同的演播室对灯光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新闻演播室因节目的需要三台摄像机不停地变换机位,有推有拉﹑有升高有降低地轮拍播音员和画面的镜头,这样不但播音员镜头显得活,而且新闻画面也很紧凑。所以,在布光方面既要注意整体效果,也要注意局部画面的细节部分。对播音员的布光,在基本光布好后,还要根据播音员不同的形象,加以描绘,尽量调整灯光范围大小,细致修饰。例如眼袋的出现﹑眼神光的偏差﹑逆光明暗的差异都必须处理好。这样调整好的灯光会使播音员更加自然﹑亲切﹑美观,使画面色彩更加丰满,图像更加清晰。主持人所坐的位置等都会对灯光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摄像灯光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灵活应对,避免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影响观众的观看。
演播室灯光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灯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仅仅起到照明的作用,在其他场合,还能够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在话剧表演的过程中,很多情绪就是通过灯光明暗﹑色调来加以完成的。例如,灯光暗表明此时人的心情较为阴暗等,这些灯光的设置不仅能够将人们带进那个情绪中,对于提升整体的表演质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演播室的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也需要对灯光的照度﹑光比﹑色温和均匀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让灯光“说话”。灯光的明灭暗是有它独特的作用的,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灯光的运用,在具体的实际运用中,让灯光去进行表现,让更多的情绪能够从灯光中“释放”出来。这也对摄像灯光人员提了更高的要求,摄像灯光人员只有在工作之余,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播报的质量水平。
摄像灯光对工作的影响还表现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上。演播室整体的空间较为封闭,这主要是考虑到节目收音效果,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对演播室空间的整体布置。有的主持人在具体的播报过程中,会持续很长时间进行一定的播报,这就给其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这个时候柔光会减少主持人的视觉疲劳。
电视是通过摄像机﹑录像机﹑发射机传输设备在电视荧屏上再现图像的,因此,作为电视照明必须注意从电视摄像机到家庭接收机的整个电子媒介系统的物理特性。一些用肉眼看起来光彩宜人的高饱和度着色照明,也不一定就能成为理想的画面。人们在剧场里观看是由高度适应的肉眼,从比较远的固定视点直接观看的,其视角和视域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舞台照明一般只需考虑观众的有限视区,而电视一般是由多台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把不同景别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所以电视照明要顾及每个角度的视觉效果。摄像灯光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色温﹑光比的使用要求,色温是光源的光谱成分概念,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而不是指光线的温度,用“k”为单位来表示,其绝对零度为-273℃。对于摄像机而言,一般分为3200k和5600k两个色温档,一般拍摄色温,室内需平衡在3200k,室外在5600k。摄像机对光源的色温比较敏感,光源的色温比摄像机要求的色温高时,拍摄出来的画面就会偏蓝,反之就会偏红。只有在光源的色温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一致时,被摄物的颜色才能正确地被还原。在剧院现场观看晚会时,灯光师刻意营造的意境﹑氛围和光效都能达到辉煌﹑宏大﹑美如仙境的效果,但与通过摄像机观看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距,许多色彩失真性严重,比如在摄像机上只能看到蓝色﹑红桃色﹑黄色,其他颜色如绿色﹑橙色﹑紫色和红色却看不见,这些都是灯光现场色温与摄像机色温不匹配的原因。光比就是物体亮部与暗部的比值。电视照明的光比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3范围内。光比过大,画面的影调层次差,物体表面的细部就难以呈现,清晰度降低﹑光比过小,画面效果必然平淡﹑缺乏表现力,物体就没有立体感﹑质感。在自然光照射下,人眼能够同时分辨亮部﹑暗部的层次,因为人眼明暗适应范围可比达到1∶1000,而摄像机的最大容纳亮度比仅为1∶32,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电视节目制作中,要把人眼看到的1∶1000的景物亮度比,压缩到适合于电视摄像机上反映景物的亮度范围的1∶32之内,电视摄像机超过这个宽容度的最亮和最暗的部分都不能被正常显示,无法再现自然界景物的真实感觉,衡量图像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参数就是摄像机的宽容度,即动态范围。一般摄像机技术指标,指出灵敏度在照度为2000 LX时,光圈为f/4.5~8,规定的灵敏度条件下拍摄,影像质量最佳﹑清晰度最高﹑层次丰富﹑没有杂波且影像信号最强,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像质不会衰减,因此2000 LX是电视照明的最佳照度。所以正确理解和把握色温﹑光比的使用要求,能够提升图像的清晰度。主持人在播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摄像师在其周围进行一定的拍摄,另外,还有悬臂的摄像头在其上方,在具体播报的过程中,主持人需要找到灯光的正确角度,这样才不会出现图像不清晰的状况。在具体的操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对灯光进行调整,以提升播报的画面质量水平。
摄像灯光还能够起到塑造形象的作用,灯光的明暗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播报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也需要注意灯光的角度问题,只有找寻好具体的灯光角度,才能够给观众以良好的形象。观众通过电视机来看这些播报人员,本身就受到一定的信号导致的图像画面不清晰问题的影响,因此,这就对播报室改为演播室的摄像灯光提出更高的要求。摄像灯光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注意采光的问题,在播报之前,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一定的现场模拟,找好灯光的角度,设置好具体的数据,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提升其工作效率,对于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进步也是极为有利的。
摄像灯光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应当进行实时的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播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现场状况,有些状况是预料不到的,因此,这就要求摄像灯光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影响电视画面的清晰度。管理人员也需要进行商讨,制定出一定的预备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图像的清晰度,实现我国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摄像灯光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其的重视力度,采取措施提升画面的清晰度。灯光能够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灯光语言的运用力度,让一些情绪能够通过灯光来进行表达。灯光还有利于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提升其播报质量水平,给观众提供更多优质的节目。工作人员在具体播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灯光的利用,调整好角度,避免影响电视画面的清晰度,从而促进电视事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