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的素质提升

2018-02-21 22:51王东照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电视记者舆论传统媒体

王东照

(作者单位:镇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全媒体的到来,不仅在悄悄改变社会舆论的生成﹑存在与传播方式,而且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生态现状。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主阵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电视记者更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

1 提高政治素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记者,担负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要把体现党的意识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引领导向﹑凝心聚力。

全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的出现,大量的垃圾信息﹑造谣传言﹑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时有发生,网络冲突与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这更要求电视记者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正面为主的宣传方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电视记者如何当好“把关人”,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社会舆论环境变得多元复杂,但新闻真实性的本质不会改变。无论媒体如何向前发展,新闻记者报道事实﹑追求真相﹑传递美好﹑揭露丑恶的职责不能变。电视记者应以专业的眼光,根据不同的新闻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从而对杂乱无序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分类﹑核实消息来源,去伪存真,引导舆论关注方向。通过对社会丑恶的揭露﹑对不良行为的曝光,遏制谣言传播,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体系。

新媒体提供多元化的表达渠道﹑表达形态,也为这种需求﹑呐喊提供了一切可能和优越的条件。然而,这种表达所表现出的分散性﹑个体性和个人利益为考量的价值取向,使舆论表达出现无序的特征。“情绪型舆论”的蔓延,容易造成群众的猜疑﹑议论,甚至恐慌,这也正是主流媒体行使舆论引导的关键时刻。笔者在新闻采访的生涯中,就遇到了类似情况:2017年春天,镇平县一家自媒体曾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开报道“县城南关一市民的小孩坐在自家电动车后面,去街上买菜时,被陌生人将小孩抱跑”的新闻。消息通过手机微信传播后,一时间全城上下诚惶诚恐,人心不安,不少市民将电话打到电视台编辑部,询问事件真相。为澄清新闻事实,还社会一个稳定可靠的生活环境,笔者与当地公安局网警一起,找到了这家自媒体的办公地,查证结果是,这家自媒体在没有任何新闻依据的情况下,随意转发了外地网友的一条虚假信息,并将地名修改为“县城南关”这一模糊概念。其目的是为想造成社会轰动效应,提高自媒体的粉丝量和知名度,可是他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之后,笔者以《南关偷小孩信息不实》为题,在电视上发出了一条消息,并配发了评论,这才消除了广大市民的恐慌心里。当然,这家自媒体因为报道虚假新闻,也受到了相应处罚。所以说,电视记者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一定要以真实性为原则,新闻记者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重点是为观众分析新闻产生原因与结果,用权威真实的报道,重塑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与此同时,当下的中国舆论形态也千姿百态﹑丰富多样。主流媒体与网络舆论共存,海外舆论和西方的新闻话语霸权也在影响中国网民,给我国的传统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主流媒体记者需要积极应对,才能在事关国家安全,人民福祉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中取得进展和胜利。

2 提高业务素质,打造全能型电视记者

当前,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信息已经进入了多元化﹑全球化和主体化的传播形态,传统媒体的新闻引导功能被逐渐削弱,以往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以及固有的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冲击,电视记者“把关人”的优势受到影响。

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的情况下,身处传播最前沿的电视记者,必须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素质,提升自我融合能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全能型记者”“万金油记者”,从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作用功能等方面加以改变,重新定位,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

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用多种媒介和网络终端,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元素组成,全天候﹑全方位﹑主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因此,电视记者需要掌握多种采编工具,熟知多种传播流程,采用多种传播手段,强化自己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工作需求。首先,要改变为单一媒体服务的习惯,努力掌握最新的互联网知识和数字化信息,运用多媒体形式开展工作。其次,在“集中采集,融合处理,一键分发,多屏适配”模式下,熟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运行要求,掌握多种媒体的操作技能。最后,要建立微博﹑微信客户端以及手机网络等多种传播形态,解决信息传递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以便提高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媒体强则记者强,媒体弱则记者弱。虽然电视在时效性上受到新媒体冲击,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电视的专业媒体权威性﹑专业性仍然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在事件纵深报道方面,电视媒体仍然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引导力和爆发力。针对新媒体报道真实性下降﹑虚假信息泛滥成灾的现实,电视记者要勇于揭示真相,及时开展事实报道,引导群众站在更高的层次解读事件,认识事件,遵循公开﹑透明﹑科学的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如央视《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一大批电视栏目深受观众欢迎。

地域化特色也是电视媒体最大的特点之一。电视记者要时刻关注有价值的本地新闻。“我在现场”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采取最新﹑最快﹑质量最高的新闻画面﹑现场报道等电视优势,弥补“短板”,凸显所长。

3 提高道德素质,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电视记者如何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如何守住职业道德底线至关重要。

电视记者是公众的代言人,是真理和道义的守护者,是纵览全局的瞭望者,应准确把握新闻的社会价值取向,使新闻作品体现出对“真”和“善”的肯定,对美好人性的褒扬。然而,全媒体时代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体的舆论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各种失范﹑失序﹑失德现象,也考验着电视记者的良知和操守。

受新闻商品化观念影响,有些媒体记者为利益驱使,唯利是图,搞“有偿新闻”和“有偿不报道”。恶意钞作成为见怪不怪的现象,“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敲诈勒索也时有所闻。不顾社会道德和他人利益的乱播乱报,严重偏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原则。“纸箱馅包子”“华南虎事件”“水变油”等虚假新闻,纯粹使用荒诞不经的手法忽悠观众,无良媒体记者已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4 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确实让传统媒体记者感到压力很大。但事实证明,只要传统媒体(电视)记者具体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采访技巧,在与新媒体的“较量”和“融合”中,绝对不落下风。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无论如何,电视记者作为采访现场的一线人员,需要在“新型”与“传统”相融合的这条传媒之路上,携手并进,手拉手,肩并肩,成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社会的“传话筒”和“吹鼓手。”

猜你喜欢
电视记者舆论传统媒体
融媒体下电视记者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具体策略
电视记者编辑的职业素养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记者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县级台采编播一体化电视记者需具备的能力素质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