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采编中的人文精神

2018-02-21 22:51刘爱华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人文精神工作者

刘爱华

(作者单位:自贡市广播电视台)

1 新闻采编中的弊病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视新闻的视角开始下移,新闻工作者开始用平民的视角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关注万家灯火﹑播报百姓生活,平民意识在新闻工作中表现出来。

1.1 选材方面的弊病

首先,就目前的发展来看,一些新闻工作者在筛选取舍新闻时,为迎合大众口味,扭曲了自我的价值判断,舍弃了精英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表达新闻人文意义的能力,这种变化未必带来可喜的效果。比如,在一些地市级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中,报道低级趣味的事件,惊悚怪异的奇闻和茶余饭后的琐事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选择这些新闻的背后,多少反映出观众对这一类新闻题材的偏好,但也反映了媒体人对观众审美能力的低估,同时,反映了新闻工作者忽略了新闻事件的“人情味”。

其次,某些地市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把关有一个很大的弊病,一些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新闻事件,只是无足轻重的社会小事,很少涉及重大社会问题,且不注重表面新闻的解读,缺乏深度,大多是跟随相关部门到现场或跟风其他媒体炒作一些敏感话题,而对小摊小贩﹑摩托车夫等这一类社会小新闻却穷追猛打,这些都是地方电视新闻更热衷于报道的题材。很少有电视媒体人能够从浅层新闻看到民生,如,从钓鱼执法等新闻事件中看到公共管理系统等问题,电视新闻工作者未能深入采访﹑调查研究,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崇尚奢靡之风﹑追星之风等与普通市民毫无相关的新闻题材关注度过大,对最需要阳光照耀的劳动者﹑大众百姓这些“弱势群体”关注很少。

1.2 采访过程中的弊病

在平民化浪潮的推动下,今天的新闻记者已经没有神秘感可言,在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这种转变是与社会整体以及新闻媒体地不断进步分不开的。让记者走基层,反映民意,无疑是电视新闻人文意义最好的体现形式。而事实证明,从神坛上走下来的仅仅是指记者本人,并非其“思想”,在电视新闻的采编过程中,记者与被采访者仍然没有居于平等地位。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记者先入为主的态度。首先,普通市民有不接受采访的权利,但新闻工作者以“审问”的姿态,试图从缄默不语的市民中“撬”出关键信息,甚至部分不配合采访的市民会遭到其冷眼相待或粗暴对待。在采访一些突发性灾害类新闻信息时,部分记者不顾市民悲恸心情,要求其重述灾难现场或者要求救援官兵讲述救援故事,以此第一时间获得独家资料,这种采编方式显然缺乏人情味。

其次,在采访过程中,缺乏保护证人意识,为了博观众眼球,刻意渲染受伤者情绪,放大被采访者的痛苦,,让弱势群体的人格,毫无遮掩地暴露在观众视野下。例如,部分在电视上报道的企业慈善家,记者为了衬托该企业的“爱心”,往往不顾贫困学生的意愿而对其家庭进行详细的报道,导致这些学生在上学前便安上了沉重的心理枷锁。一些领导看望贫困家庭和贫困户的报道也如出一辙,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的新闻热点,有记者为了拔高领导形象,要求受助者对着镜头机械式地表达对领导的尊敬与感谢,这实际上也是对贫困生人格欠缺尊重。

再次,在涉及违法犯罪嫌疑人时,记者跟踪报道,跟随警方进入娱乐场所,不雅画面成为电视新闻的“高潮”,虽然这些直观冲击的镜头满足了观众的知情权,迎合了其好奇心,但违背了新闻报道原则。

最后,隐秘拍摄或非正常拍摄采访方式广泛运用在新闻报道中。部分电视新闻工作者为获得独家资料,往往会采用隐蔽拍摄的方式,在市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拍下新闻镜头,这严重侵犯了市民的隐私权。

1.3 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的弊病

记者采访结束后,新闻编辑对原始素材重新整合梳理剪辑,采取音画同步﹑视频处理﹑同期声等多种方式,让新闻内容更加饱满﹑新闻镜头更具张力,新闻表达更能勾起受众的共鸣。

在如今现代社会,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显然不满足当代电视工作者的编辑需要,其往往利用高新技术,加快新闻素材的收集与处理步伐,以此来保障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借助各种趣味性特效或者有趣字幕,以此来扩大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让电视新闻更具有吸引力。

编辑是信息传播的中介,是精神文化积淀与传播的把关人。

1.4 电视新闻播报中的弊病

过去新闻节目中官腔式的套话逐渐被口语化﹑人情味的语言所取代,主持人从原来的播报新闻改成说新闻模式,为了迎合当地受众的口味,部分地方电视台另辟蹊径,采取方言播音的方式。但是,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一些电视新闻报道中,“方言”在给予受众亲近感的同时,也涉及“歧视”,如电视新闻报道者戏谑保安人员为“二排”等。

还有一些“标题党”应运而生,如《闹市中惊现悬挂于车外的裸尸》《整容失败,谁能还她一个完整的下巴!》《富家子身世成谜,揭露豪门情海孽缘》,这成为了我国电视新闻吸引受众最常用的手段,用离奇文字取代事实,或放大灾祸来博得受众眼球。在播报一些灾难性事件时,播音员应该使用明显的感情基调,而不是使用调侃的语气,除给人“油嘴滑舌”之嫌外,根本无视受害者的痛苦,甚至展现了新闻工作者幸灾乐祸的心态,不严谨的工作态度,没有体现人文关怀。例如,称车祸司机为“这哥们”,这虽然拉近了受众的内心,却攻击了当事人的“人性”。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闻整改,电视新闻人逐渐意识到“人”的重要性,人文精神理念也逐渐在新闻中呈现,比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人则称灾民为“受灾群众”等,这些都是对人格的重新认识,对人性的尊重。

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在众多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新闻观念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这种变化也直接引发了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的改变。以会议新闻为例,把关人要求会议新闻不应出现会议画面,而是要凸显会议内容的“人情”,需要根据会议内容补拍与之相关的民生画面。然而,电视新闻工作者一面追求“人文精神观念”,一面却为了迎合受众口味而失去新闻价值判断,导致电视新闻泛娱乐化现象日趋严峻。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加特技﹑配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或动画特效,这些虽然能够激发受众的观感,但也放大了新闻的效果,对于当事人而言,可能是一种伤害。例如,在悲情节目中刻意用特效或音乐放大“悲伤”,刺激当事人的神经,使其回想当时的情境,再度陷入悲伤;而在其中穿插的广告,却是轻松愉悦的,这与所播报的新闻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无论是前一种刻意煽情“悲伤”,还是后一种广告的无选择性,都反映了对电视新闻节目中部分人群的心理漠视。根据研究,传播学有30 s定律,即电视观众在30 s时间内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换频道了。观众与电视新闻共成长,也随着新闻信息“爆炸式”增长而逐渐对信息麻木[1]。

2 新闻采编中的人文精神

2.1 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作为“精神领袖”的电视新闻中的人文精神,长期困扰着新闻工作者。这不仅表现在选择新闻时“取舍两难”﹑采访时“上下两难”﹑编辑时“高低两难”,还表现在声画编辑时“左右两难”。不难看出,电视新闻从业者在工作中主观上是追求人文精神的,但在工作过程中无意间又造成“人文伤害”。不是他们没有人文精神意识,而是新闻的求真意识与人文精神需相互兼顾。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还需要通过平衡各方关系寻求突破[2]。

2.2 人文精神的涵义

注重人的文化修养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起源于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表现,其重要的历史功绩是树立重新的人格尊严和理性权威。“一切为了人”是人文主义的思想代表提出的口号。这里的“人”指的是个体的人,而非集体的人。“人文”阐释在中国古代也有出现,《文心雕龙》最先提及人文:“人文之源,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像维先”[3]。人文被理解为作为整体的人类,一切都始于宇宙。北宋程颐认为,“人文,人之道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4]。这里的人指集体的人﹑天下的人﹑抽象的人,而非个体的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集体的宏大身影遮蔽了个体意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的‘人’是群体本位的抽象物,是五伦关系网络中的虚点,只有社会角色意识而无个体性硬核,因而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以牺牲个人﹑个性﹑创造性来促进社会和谐”[5]。成为整体文化导向在电视新闻中,普遍利益掩盖了单个人或单个群体的利益诉求,以牺牲个别人的利益或人格尊严,博得广大观众一时欢喜,这正是中西两种文化下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偏差所导致的。

3 人文精神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3.1 适度把握新闻的“全面真实”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最重要的价值体现。作为以直观画面呈现信息的电视新闻,既要追求事实真实,也要追求画面真实与全面真实。在一篇电视新闻报道中,应深入浅出﹑具体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应为了突出新闻事件的紧张感而刻意剪切画面,放大矛盾。纵观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不可否认,在追求新闻人文精神理念与维护新闻真实的过程中,两者出现了分歧。2007年,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假新闻被披露后,引发业界哗然,更引起了新闻真实性教育风潮,一些电视新闻栏目不得不响应新政策,采取长镜头的方式,尽可能真实反映现场。但这种方式,却也带来了另一种弊端。比如,一家电视台以现场长镜头的拍摄形式(暗访),展示了某村庄吸毒者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这些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极为深刻地反映了这类人的生活细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这类人的隐私。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电视新闻节目虽然在追求新闻真实性,却忽略了人文意义的表达,成为伤害新闻当事人的道德利刃。也有一些社会电视新闻,为反映“客观真实”,记者会把没有经过处理的画面直接呈现于受众眼前,但显然制造了“恐惧”,违背了“人格”。不仅如此,也有部分电视新闻人固执己见地追求“全面真实”,以直观﹑全面的方式呈现事件细节,虽然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但部分细节引发了受众的反感与恐慌,违背了新闻人文价值观念。

曝光所有信息的全面真实并非口无遮拦。2007年,全国各大媒体包括央视在内关注中国首例变性人,部分记者觉得还没有深入挖掘此人的关键信息,不惜跑到湖南采访李国华(首例成功变性人)的父亲,希冀从中挖掘出成长信息,事无巨细地反映“变性人”的成长经历与心理历程。这虽然满足了新闻“全面真实”,但是这则电视新闻报道后,在国民对“变性”还未普遍接受的情况下,使李国华家庭陷入了难堪的境地。因此,电视新闻在追求真实性的过程中,必须要突出人文关怀,追求人文精神,对一些具有争议性与伤害性的镜头进行处理,对当事人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3.2 淡化经济利益,追求精神培育

电视新闻的专业精神是电视企业属性培育的,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在这场竞技中不得不放下新闻“正义”姿态。新闻工作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商业角逐下,逐渐成为企业的“执笔者”,失去了精英媒体的独立人格。每年“3·15”打假报道中,部分电视新闻报道为守住赞助,会刻意隐瞒一些信息,这既违背了打假的初衷,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逐渐失去了经济吸引力,不少电视台为增收﹑创收,维持正常的运营,往往会开办诸多新闻栏目,并吸引大量赞助商。在电视画面中,主持人的背景板﹑电脑贴板上,桌面的赞助品﹑屏幕下方和片尾的滚动字母,将完整的新闻和画面割裂开来,全都是广告商的影子,这样的新闻节目吊足观众胃口,又污染观众的眼球。

当代新闻成为社会力量角逐﹑博弈的手段。在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加之网络的传播,一些微不足道的社会小事也可以成为轰动全国的社会事件,并在众人的探讨与关注下,逐渐发酵,在信息不断整合下,形成新的新闻事件。如今,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各方力量角逐的最终成果,是一个媒介生态系统生产的结果。显而易见,在看似简单的新闻背后,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利益要求。

4 结语

人文精神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诉求已经司空见惯。为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情况下体现人文价值,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权衡利弊,平衡多方关系。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新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不刻意污蔑个体人格,尊重个体生命,在部分情况下,要保护当事人,或适当向弱势群体倾斜;其次,要平衡好新闻伦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明确两者的界限;再者,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精神,不能违背精英媒体的初心,要适当地取舍,保持电视新闻的高尚气节,保持新闻媒体人的客观独立;最后,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必须要保持清晰的头脑,把握好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把关好电视新闻的关键信息,确保当事人不因新闻报道而受到伤害,同时要确保社会其他力量不会扭曲新闻事件的走向。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人文精神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