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情绪引导

2018-02-21 22:51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4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公众

罗 娇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1 “后真相”与网络舆论危机

2016年 ,“Post-truth”(后真相 )成为《牛津词典》的年度词汇。所谓“后真相”,《牛津词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后真相”并不是没有真相,只是情绪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事实。当舆情事件发生时,公众被情绪支配,事实的真相让位于情绪的表达和聚合之后,倘若情绪中非理性因素占主导地位,则极易引发舆情危机。

网络舆论危机常常引发出众多的带有明显倾向的一边倒的负面舆论,将舆论对象置于强大的压力之中,使政府相关部门处于极大的被动地位,面临巨大的挑战。以微博为例,当输入关键词“谣言”时,则会出现近段时间内发生的通过传统媒体澄清及警方官微澄清的内容。可见在“后真相”时代造谣成本降低,公众辨别真相的难度加大,公众情绪易受不良居心者煽动,最终引发情绪型舆情事件。网络舆论演变成舆论危机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如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等。所以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变得至关重要,在网络舆论中,公众的情绪型舆情事件又是舆论引导需要重点监控和引导的。

2 情绪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

心理学意义上的情绪是一系列主观认知体验的通称,而此处的情绪是以作为社会现象来进行分析和阐释,以个体网络情绪﹑群体网络情绪为观察对象,基于此来考察情绪对于舆情事件的影响。情绪除影响个体行为外,也会通过情绪感染影响他人的行为或态度,最终情绪感染往往使接受者和激发者的情绪保持一致。群体网络情绪作为个体情绪的聚合呈现出强大的社会力量,所以在舆情事件中,监控公众在网络虚拟空间的情绪,能更好地进行舆情事件的引导,避免出现舆情危机甚至衍生出次生舆情事件。

3 “后真相”时代情绪化表达对网络舆论引导造成的影响

3.1 公众媒介素养缺失

在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传播十分迅速,人们更多地借助网络热点问题宣泄情绪,而非关注真相。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有些人的内心充斥着恐慌﹑怀疑和不满情绪,加之有些网民往往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习惯于根据自身经验感性判断,当看到与自己既有经验相符的新闻和观点时,往往忽略事件背后的真相,急于宣泄和表达自身观点和情绪,使得网络谣言的传播更加有机可乘。公众的情绪易受到如某些营销号的影响而表达非理性言论,而真相的滞后又导致这些非理性言论的聚合及病毒式传播,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培养已成为政府和媒体急需解决的责任和义务。

3.2 监管部门管理不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技术赋权的形势下,人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公众也逐渐将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传统的如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网络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的普及,不仅使信息可以快速传达,而且可以使人们快速表达个人的意见及态度。然而“后审查”机制的滞后性,网络平台把关人缺失,一定程度上为造谣者提供便利,造谣者通过抓住群众的情绪和态度散布谣言,导致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弥漫,公众辨别真相的成本增大。以微博为例,相对于传统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网络社交媒体更多表现为情绪化信息的传播,事实真相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而相关部门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相关公共事件发生后,其相关处理的不及时﹑不妥当,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舆情危机,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3.3 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互联网在我国尚属于新兴领域,此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政府一方面应在分析国内舆情事件的基础上积累有益经验,一方面也应从互联网发展蓬勃的其他国家借鉴经验教训,以适应我国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互联网法律法规出台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情绪性舆论的发展趋势无法得到及时缓解,但随着相关互联网规定的出台,如微博实名制规定实行以来,网络匿名带来的谣言泛滥情形好转,同时也为事后惩戒谣言散布者提供了有利线索。

4 面对“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进行情绪引导的对策

4.1 实施情绪监控,合理引导网络舆情

后真相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引导需要依靠情绪监控,政府和网络平台管理者需对公众在网络上的情绪表达进行实时监控。以微博为例,可通过监控微博热搜及网民的转发量﹑评论﹑点赞等,对网络中的某一舆情事件进行情绪评估,做好舆情事件的预防和引导工作;同时当公众负面情绪出现极大波动上升时,相关舆情事件主体要做到及时发声安抚公众情绪,并做好相关事件的后续处理,而非模棱两可地做出一些回应,更不能采用暴力删帖的方式应对公众的质疑。

在后真相时代,人们虽然最先被情绪主导,但是对真相的渴求并未消失。相关舆情事件发生后,网络监管部门应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核实信息真实性,满足公众知情权,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遏制谣言散布,使网民情绪朝正向发展,营造良好与和谐的网络信息环境。

4.2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自媒体时代,很多热点事件和舆情事件的第一来源是普通网民,而非媒体工作者,但是真相的探寻和检验,还是需要一线记者进行调查与核实,传统媒体以其强大的专业团队和硬件依旧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传统媒体在调查出真相后,应该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并与新媒体联动,及时发布相关真相的新闻信息,消解不实言论,缓和线上负面情绪。线上线下的跟踪报道,不仅可以缓解公众的负面情绪,后期的总结性报道也可以引导公众理性追寻事实真相,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后真相时代,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喉舌,需要正确引导公众进行社会公共事件的言论表达,将网络舆情向积极正向的方向引导,同时避免负面情绪型言论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媒体与政府及网络平台联动,共同肩负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的责任,引导公众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互联网平台上理性表达个人观点和诉求。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