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波
(作者单位:桓台县广播电视局)
“互联网+”视域下,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强烈冲击,特别是区县级电视媒体发展举步维艰。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党建新媒体建设,制作出有影响力、有感染力的党员教育电视片,是我们每名基层党建电视媒体人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副教授梁飞在讲授《微电影策划》时,接到中铁上海局的制片任务,以微电影的方式表现政治性突出的选题,创作的灵感来自一首歌曲,创作文案富有戏剧冲突,拍摄制作也富有激情和创意。而我们在创作党建电视片时,往往机械地听从于上级安排,流于传统式说教,就突出政治性而突出政治性,结果做出来的片子不好看、不耐看,实际宣传效果并不好。通过这次培训,笔者感觉在创作党建电视片时,应该充分激发创作灵感,多搞创作而不是搞制作,探索尝试微电影、微动漫等新颖的制作形式,积极把政治内涵融入故事设计中,融入戏剧冲突中,以此来表达深刻的主题,增强视觉冲击力,切实提高党建宣传效果。《齐鲁先锋》栏目制片人王文丽以最美消防战士孙茂珲《火海大爱铸英魂》为案例,讲解了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创作历程和心得,进一步开拓了先锋人物事迹片创作的思路和视野。以前,我们在做这种英雄先烈事迹片时,影像资料少,接到任务后总感觉无从下手,现在通过老师的讲解,感觉豁然开朗,知道制片时应该从悬念设计、现场声选择、搜集资料、细节挖掘等方面入手,讲好感人的故事,做一部感人的作品。
拍摄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须有一个好的制作团队。对于基层党建电视片制作来说,或者说基层党建电视栏目运行来说,也必须配备一个不忘初心、精诚团结、敢打硬仗的电视制作团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副教授梁飞在讲授《微电影策划》时,指出微电影的拍摄制作团队分工细致,各有多专,大约维持在13人左右的团队。当前,基层党建栏目组工作人员有限,拍摄微电影面临诸多困难,首先要拢络一批有志于影视制作的专业人士。在面对重大选题制作,微电影策划制作等工作任务时,可以及时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一个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微电影制作剧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拍摄制作微电影,打出品牌。万事开头难,尽管在这次培训班上,大家学到了很多微电影创作技巧,但各区县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市里策划微电影时,各区县都有人参与其中,掌握微电影的拍摄制作方法,遇到合适的选题,大家可以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创作团队,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解说词是用来报道事实、表达画面表达不出来的内容,阐释、补全画面,提高电视节目的思想内涵,用来评价事物、人物而撰写的文字稿。可以说,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把一个个杂乱的画面有序串联起来构成了一部优秀的电视艺术品。在这次培训中,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巨浪指出“采访决定写作”,即七分采、三分写。这与我们现在从事电视专题片文稿写作有很大的出入。我们在制作党建电视专题片时,往往框定了主题内容,一般采取“先写后采”、后者“边采边写”的方式进行采写工作,这样容易导致电视专题片文稿生硬、故事性不强、叙述方式单一、可看性不强等问题,很难让党员群众引起共鸣。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基层党建制片人员应该牢记“事实是源、写作是流”,“事实是写作的基础”的思想,前期准备工作必须深入采访,进行深入细致的体验式生活,真正贴近了解被采访对象,并对报道对象融入真挚的感情,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扎实的文字功底充分展现出来,在标题、主体、结构、背景、结尾等方面下足功夫,使电视片解说词达到“凤头、猪肚、豹尾”的效果。
电视是一种画面艺术,在影视创作中,摄影摄像至关重要。在这次培训班上,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副教授刘惜时围绕如何让镜头更吸引眼球,讲述了关于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的很多技巧,欣赏了世界顶级制作团队制作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巴塞罗那》,感觉很震撼。比如,延时摄影,可采用相机拍摄的方式,控制好快门速度进行自动或者手动拍摄,在城市风光拍摄中应用广泛;又如,航拍,航拍技术虽已普及,但在人物专题事迹
()()片中,却应用较少,在以后的党员教育片制作中应更广泛的应用,使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刘惜时副教授围绕如何让构图独具特色,从拍摄角度、拍摄景别的把握、构图特点、一定利用的元素以及特殊的拍摄方法进行了专业讲解。这些拍摄技巧对党员教育电视片的拍摄很实用。作为基层党建宣传工作者,应对摄像技术加以深入研究,探索尝试运用垂直俯拍、大特写、利用前景拍摄、运用好烟雾等自然光、逆光拍摄摄影技巧,使党建专题片画面更具美感,努力把拍摄画面打造成“光与影”的艺术视界。
电视语言是用镜头说话的艺术,画面通过剪辑将一个个画面有机串联起来,才能表达出声音之外的“弦外音”,从而形成一部鲜活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副教授石颖在课上指出:“拍摄工作,剪辑先行”。可见,剪辑的重要性。剪辑不仅对于摄像具有指引作用,同时对整个电视片的节奏也起了决定性作用。在课堂上,石颖副教授就蒙太奇做了详细地讲解,特别观看了《微观世界》《孤城》等影视片,片子里面交叉式的剪辑手法,构成了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对我们以后的剪辑工作很有启发。在以前的编辑中,党员教育片很少用到交叉式剪辑、跳剪式剪辑等编辑技法,在镜头表现主题时也有所欠缺。以后在党建制片中,也可以尝试运用这些剪辑手法,并突出镜头对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是在剪辑工作中,镜头应体现编导意识,熟练掌握编辑的基本原则,比如,隔级景别相接的剪辑手法(即同主体、角度变、景别变)、跳剪式的剪辑手法(即同主体、同角度、同景别),增强镜头的运动性,使严肃的画面生动活泼,增强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动态感。
随着新技术的蓬勃发展,电视媒体呈现出现代化、信息化、高清化、融合化的趋势和特点。做好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创作,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保障和财力支撑。通过参观江宁电视台,包括知行书屋、大型活动演播室、新闻演播室、采编审工作室等,深深地感触到了当地电视媒体发展的现代感和大气魄。从宏观上讲,江宁电视台开设三个频道,干部职工近400人,年创收2 000多万元,作为区县级电视媒体,走在了全国媒体前列;从微观上讲,梁飞副教授谈创作微电影《铁旗》时考虑的制作成本问题。笔者体会到,党建电视片也可以走市场化的道路。真正做好一部党员教育电视片,不仅要讲政治,还需要算好“经济账”,讲成本,更讲效益。我们在制作党员教育片时,根据选题的情况,可以及时调整制片思路,既要讲政治,又要讲成本。根据制片预算情况,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真正有影响力的大片。这样才能在党建作品观摩评比时,拿得出有情有义有力量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