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振华
(作者单位:清远广播电视台)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历史。节目从平民化的层面对新闻进行报道,使老百姓从观众转变为新闻报道关注的对象,广大社会受众的真实生活状态生动地呈现在电视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在大众的关注之下,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于是,在短时间内,我国一大批优质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相继出现在百姓的视野当中,并且很快掌握了百姓手中的遥控器。
这十几年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我国突飞猛进,在“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从最初的单一类型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不断进步。但是,在如今微博、微信、短视频盛行的新媒体大环境当中,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否能够坚守住自身的品牌与阵地,也成为人们较为担心的问题。
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对广播电视媒体、对电视民生新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可这也是民生新闻发展的良好机遇。在目前的大趋势下,广电人不能逃避,只能迎接挑战,直接转型成为新媒体,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只要占住了平台,才有发展的空间。而要找到解决的办法,必须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电视民生新闻实则为传统电视媒体的一种新闻类别,面临新媒体不断涌现的现状,电视民生新闻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新闻的时效性是十分关键的一大要素。由于电视民生新闻基本都有固定的播出时间,而且还是传统意义上的黄金时段,再加上采访、拍摄、编审、播音、制作等繁复的流程,就更加局限了新闻传播的时间,导致最新的资讯根本不能在第一时间传递给社会受众。
现在的观众逐渐由以往的在电视被动接受信息转变成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信息资源呈现出爆发性特征,大家都通过抢占新闻发布时机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如果广电台还是一天制作播出一档或者几档的民生新闻节目,而且还基本集中在晚上播出,那么根本无法留住受众的心,随之而来的就是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下滑。因此,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大环境下要正确地认知自己,勇于创新,在新闻时效性上下大工夫,只有比人家走得更快,才能不落后于人,而打断式直播就是破解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
以前,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独有亲民、生动、低视角等优势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特别是当电视记者把镜头和话筒对准老百姓的时候,他们自动地成为广电节目传播的一员,奔走相告某节目采访了他们,从而也拉动了部分收视。但是,现在更亲民,更贴地气,更生动,兼具互动性的传播形势出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横空出世,移动网络视频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电视民生新闻独有的亲民生动的视频形式已经显现审美疲劳,地位岌岌可危。为此,在新媒体这一大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也应在短视频上发力才行。
纵观我国大部分的民生新闻节目,都还只是停留在每天制作、播出、下班这样的工作状态,有些节目还是录播,所以在面对能够抢红包、可以评论、可以投票、可以抽奖、可以弹幕、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工的新媒体互动平台来说,就显落后了。换句话说,广大的受众已经习惯了各种互动,而没有以上互动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在互动上想办法才能实现进一步发展。
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如洪水猛兽扑面而来的时候,一部分的广播电视台还沉浸在过去的浮华当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几乎是眼巴巴看着平台和资源一点点被蚕食。各电视台也并未根据新媒体的出现而制定应对方案和发展方向。要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相应的规划来引导。这就要求电视民生新闻所在的广电台要尽快出台向新媒体转型的规划,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引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
我国电视媒体行业在运营模式上一般是通过广告创收的方式来获取一定运作资金的。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着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同时又有行业内部竞争。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客户资源分化了,在收视下滑的情况下,很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依然靠特约广告、贴片广告、栏目广告、栏目专题等传统营销模式进行创收,这样单一的运营模式就导致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举步维艰。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话语权掌握在了电视新闻节目中,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一传统局面,开始出现“百家争鸣”的状况。新媒体资讯为何传播非常快,制作非常好,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新媒体平台有产品意识,而产品意识却是传统广电人极度缺乏的,一些广电人没有产品意识,只是为做节目而做节目,只是为拉广告而拉广告,这就不能切中客户的需求,不能找到客户的痛点和兴奋点,自然而然节目就不被受众关注,难吸引商家资金。
与新媒体技术相比,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在技术上显得非常落后,绝大部分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制作流程受到技术的掣肘,采编设备贵重,发稿速度慢,制作流程复杂,传播形式单一,分享麻烦等,已经远远比不上图文并茂、声画俱优的新媒体资讯产品。新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逼迫”传统电视民生节目进行改革与创新。电视民生新闻要与新媒体实现融合的其中一步要做到技术上的融合。但问题说并不是技术平台不支撑吗,而是技术力量跟不上,观念跟不上。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选题更多样化了,平台也更多了,广大受众还会利用手机收集新闻素材发送给广电媒体,或者利用互联网将其传输至视频网站当中。对此,新闻媒体除了接收传统的电话报料之外,还可以接收微信、微博、手机新闻客户端、抖音等平台的民生新闻报料,题材大大增加了。
新媒体完全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音频、视频、图文兼具的大众平台。鉴于此,电视传播的外在形式上也开始由最初单一的电视受众单线传播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不断转变。打开网络搜索引擎,输入“电视台”这一关键词,便会进入电视台网站当中,因此网站这一工作平台首先要设计好;同时,新闻栏目有必要开设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账号,让受众时刻通过各种平台看到广电台的节目。
电视民生新闻只是新闻的一种,而新媒体是一个平台,向新媒体平台靠拢,逐渐融合,然后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在新媒体上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宽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渠道,电视民生新闻可借助互联网的独特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方式进行广泛的传播,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新闻信息。这样一来,民生新闻的伴随性就和手机一样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节目要保持固有的“以人为本”的基本报道原则,坚持“内容为王”,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
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既然输在了“快”字上,那么就要在“快”字上下功夫。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要借助新媒体网络资源的优势及互动平台,从而实现新媒体首发。要达到新媒体首发,必须建立一套机制,浙江长兴台、江苏苏州台、广东清远台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收到报料和报题之后,全媒体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在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内把采访到的内容回传新媒体平台,包括文字、图片、短视频。新媒体平台的编辑收到记者回传的内容后进行保存和编辑,在新闻APP、网络广播电视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发布。首发产品为快报、滚动播报、短视频、抖音微视频、H5产品、节目预告或其他新媒体产品。这样一来,记者在采访现场就能把最新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出去。当然,除了在网络上发布这些新闻之外,还可以采用广播连线、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的方式把新闻快速传播出去,然后在晚上的电视节目中深度呈现。
新媒体氛围当中,广电媒体需具备良好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力,要创建多方位的传播渠道,在新闻节目当中加入更多新颖的传播方式。比如,好好利用已经成型的新媒体网络平台,如利用微博、微信、抖音、H5等去发布每一条新闻,还可以在每条分发出去的新媒体新闻中加入图片、短视频、音频等内容,实现融合传播,满足广大受众的求知欲。
既然新媒体的其中一个优势是互动,那广电媒体也可以运用互动实现节目的升级换代。国内做得比较好的《DV现场》《新闻夜航》《今日一线》等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就是融合了电视网、互联网等媒体平台的优势,实现了多媒体的有效融合,通过微信和支付宝等载体,在节目中设置了看新闻抢红包、投票发表意见、发表评论拿奖品等互动环节,加强了受众的参与性与体验性,让广大受众获得了看新闻之外的乐趣和服务。其他民生新闻完全可以采用这些方式来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实现新闻人与广大受众间的零距离交流,从而赢得收视率。
制播分离是这些年我国一些电视综艺节目生产机制,从电视民生新闻的需求层面进行分析,制播分离可以帮助广播电视台减轻人力上的负担。譬如,佛山电视台的《小强热线》与广东公共频道的《DV现场》就大量地培养新闻拍客,定时定量地让他们提供新闻素材。节目播出后,他们不仅仅能够拿到稿费,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分享给自己的粉丝,这样的互动方式发挥了散布在城乡各地的拍客通讯员的作用,毕竟现在手机视频拍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了。需要配套的工作是,在通过拍客搜集新闻素材之前,培训拍客的新闻素养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树立产品意识就是将自己采制的节目当作产品来经营,从新闻节目的采制、分发、反馈的全过程都要有产品意识。首先,要做好节目的预告,这相当于产品销售前的预热宣传,所以每一档节目制作完成之后,要制作一些预告短片在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进行预热,先把受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视频、主持人介绍、微信互动等环节都要植入节目品牌的元素,适时推出,让受众不知不觉记住这个节目。在节目播出之后,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等工具收集播出后的反馈,根据反馈去跟进每一条新闻的最新情况,并把反馈通过节目和新媒体平台告知受众,这相当于做好售后服务。
在播出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电视民生新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媒介策划营销来推动本行业快速发展。对此,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在把握好特约广告、贴片广告、栏目广告、栏目专题等自身广告宣传的基础上,利用节目全媒体传播的优势,多和大项目投资商进行全媒体合作,拿下本区域内的重大客户的广告资源,并积极开展线下活动,与广大受众进行良好的互动,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人员可为赞助商的产品设计配套的营销方案,不仅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还可为电视台带来可观的收益。
一个节目得到受众的关注之后,就要考虑品牌战略的实施问题,可以通过进社区、搞活动、做公益等行动提升节目的品牌影响力。做活动的时候,所有配套宣传工具都得跟上,才能起到集中式传播的效果。譬如,广东公共频道的《DV现场》“幸福大巴过年免费送你回家”的活动不仅帮助了春节回乡心切的老乡,还提升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这是电视民生新闻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
新媒体大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定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探索更多的传播方式、挖掘更多新鲜的资讯,坚守“以人为本”的用户思维,用最快的速度发布最好的新闻产品,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新闻传播品牌形象,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