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手段在文学经典传播中的应用探究
——以《经典咏流传》为例

2018-02-21 21:20郗远征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经典咏流传诗词诗歌

周 颖 郗远征

(作者单位:1.太原旅游职业学院;2.淄博市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都市频道)

中央电视台2018年推出的《经典咏流传》,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华经典诗词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了诗词的悠远意境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借助于切实可感的视觉化影像传播手段,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有机融合,为经典文学的当代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路径。

1 古典诗词意境的形象性是运用影像手段传播的基础

1.1 诗词本身具备形象性的特质

中国古典文学以简略干净的语言白描为特征,寥寥数语便将一副情境描摹于字里行间。以诗和词为主流的两脉是中国文学中的两朵奇葩。诗和词作为不同的文体形式,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内容。

1.1.1 诗

中国诗歌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朴素的叙事形式,写实的叙事风格,奠定了中国诗歌叙事艺术的民族传统,其中展示出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重要根基。

由《诗经》发端,中国诗歌延续了两大传统:“诗言志”与“诗缘情”。朱自清先生在他的《诗意志辩》中分析了“情”与“志”的区别,并解释说:“‘情’包含更多的感性因素,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而‘志’则是一个与政治伦理相联系的范畴,具有明显的社会指向性。”总体来看,志与情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概念,“志”偏重在礼俗政教,它受人的思想观念支配,带有很强的社会功利性,是一种志向、一种意志、一种理性的情感。而“缘情说”打破了情感要遵循于“理”“道”的传统,确立了情感在诗中独立的本体地位,使诗从政教功利的教化工具转为个体生命歌唱。陆机所谓“颐情志于典坟”,“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都更强调了怡情悦志,他把诗的情感建立在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观照上,使之变为一种意味无穷的审美情趣。

从汉乐府、魏晋的文人五言诗起,诗歌开始越来越多地记录生活点滴,抒发个人情感。

1.1.2 词

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词从诞生之日起,便倾向于写一己之心境。直到苏轼、辛弃疾才将词由个人的内心独语转换为豪迈的慷慨悲歌。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之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写“境”。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1]。

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融合、切换中,中国的众多文人在文学世界中实现了自我与自然浑然天成的融合。

1.2 影像传播手段的综合运用为古典诗词意境的形象性描述提供了可能

影像传播通过对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长于形象地再现、重塑,在文字的转化和再现功能上,有着优于其他传播方式的特质。

1.2.1 传播画面直观易懂,形象生动

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影像传播的符号构成鲜明直观,以强烈的图像表达形成独到的传播特征,将众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形象,再将形象展示到电视屏幕之上,缩短了以前观众与高冷的知识、信息之间的距离。

1.2.2 传播覆盖面广,受众不受文化层次限制

影像传播因其特有的多媒体传播性质,大众性传播覆盖面广,在传播广度和速度上优于文字传播,受众不受文化层次限制更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1.2.3 互动性强,观众可参与到节目中来

通过电视的互动模式,观众可以参与到节目中,增强了节目乐趣,提高了观众的收视兴趣。

2 《经典咏流传》中文学基础要素的架构与展示

2.1 架构

节目与古典文学之间的架构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时代性;二是时尚性。

时代性。再现、演绎古典文学的过程中,透过字面含义挖掘到诗词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对诗词重新展示的出发点,如亲情、友情、相思、离别、家国情怀等。这些要素与普通人当下的生活密切相关,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节目透过诗词的文字表层,将诗词背后的这些情感予以重点解读。

时尚性。主要从场景、经典传唱人的选择、鉴赏团成员的选择、配乐这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典雅绚丽的场景影像。展示诗歌的大屏幕形似竹简,行行诗词印刻在上面犹如打开竹简完成阅读;全场LED大屏幕随时可以随着诗歌演绎的需要,变换出各式场景,形成景、人、诗词和音乐四者合一的呈现效果。

配乐与编曲。节目重新演绎的作品在配乐和编曲上绝大多数都结合了中国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双重因素,将中国古典乐器中的古琴、古筝、琵琶等与现代音乐的吉他、架子鼓等进行结合。流行音乐的时尚元素被广泛植入到古典诗词的传唱演绎中。

经典传唱人的选择。在经典传唱人的选择上,不仅有王力宏、陈绮珊、王俊凯、孙杨、张雪迎这样兼顾各个时代观众喜爱的各路明星,也有独具风格和特色的素人。这些经典传唱人从不同角度带给观众时尚又接地气的气息。

鉴赏团的选择。不同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专业性,《经典咏流传》的嘉宾兼顾了专业性和流行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鉴赏团中分别从文学、音乐的角度给予点评,曾宝仪、庾澄庆则从感性角度对每首作品发表自己的感悟。学理派与感性派的结合,拉近了节目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2.2 文学要素的展示

以经典诗歌的文字内容为开场。每首诗歌的推介均以文字版的经典内容为核心开场,配以主持人声情并茂地诵读。可以称之为“文学的热场”,将观众带入到文学世界的入口之处。

将诗歌与乐谱同时以烫金字体的形式呈现于屏幕之上,配合以经典传唱人的独白。这是诗歌与音乐之间的衔接与过度,搭建起诗词与音乐的桥梁,文字与音乐的联系正式被建立。

经典传唱人对于诗词原作的重新演绎。不同于《朗读者》对于原文经典的朗读重现,《经典咏流传》对很多作品进行了二度创作。不少诗词在保留原作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的歌词和音乐要素,实现“古为今用”。有的是完整呈现(李白《清平调》),有的是演绎呈现(《桃花缘》)。这个环节是整个节目的核心环节,影像手段的“造境”长处也在这个环节被充分利用。

对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艺术特色、精神内核等的解读。每首作品演绎完毕后,鉴赏团的嘉宾都会从不同角度对作品本身、传承人的演绎进行解读。这种解读是对作品展示的一种升华。

3 《经典咏流传》中诗词影像化演绎的电视表达模式

此类作品的主要表现特质是完整保留原作韵味,弱化器乐效果,突出经典传唱人本人对原作的理解和诠释。王安石的诗歌原作《梅花》仅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四句,却为读者展示出了一幅高洁清雅的寒梅傲雪图。改编后的作品《梅花》整体基调温婉、静谧、典雅,粉色梅花布景将原作中的清冷之境调和为暖色,两位演绎者——许茹芸和汪伊美身着白衣,在梅花布景的衬托下形象尤为鲜明,她们的深情演绎真正实现了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情景交融。失聪舞者汪伊美的加入,让原本纯艺术层面的再现与展示,融入进了更多坚韧的生命力量,更好地呼应了诗歌《梅花》的精神主题。

4 结语

在布迪厄的理论中,“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2]这种“社会小世界”和“社会世界”在布迪厄的理论中被看作是各种“场域”。电视媒介场就是这样的一种场域。在场域中,各种因素的角逐最终决定了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和形式。中国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将诗词进行艺术化再现也就成为传统文化话语在电视传媒中的重要发声。

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像表达方式,在考虑大众观看需求的基础上,对节目策划定位进行架构,通过数字化、可视化的影像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它通过传播信息、讲述故事、展示力与美等,更好地吸引观众参与到节目当中,给观众以更直观的表达,潜移默化地将节目内容灌输到观众心中。《经典咏流传》将电视与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结合,既是经典文学与现代传播模式的碰撞,也是意境与影像的融合,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尝试,在现代传媒技术日趋发达、传播手段日益多样的今天,必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元化的途径。

猜你喜欢
经典咏流传诗词诗歌
诗歌不除外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关注诗词
《经典咏流传》: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经典咏流传》:歌以咏志,乐以抒怀
《经典咏流传》
传承诗词之美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