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源公司 侯守伟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能源储备和调峰设施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抽水蓄能电站以其灵活可靠的调峰、填谷特性,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步入快速发展期。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线长、地偏,施工单位分包、用人方法不完善,技术工人断层、缺员严重,施工管理、现场作业、现场监理人员不稳定等原因,导致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如何“确保每个作业点安全可控、实现基建安全零死亡”,成为抽水蓄能电站管理者孜孜以求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安全风险管控入手,深入分析风险管控过程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增强风险管控的实效性,以此提升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近年来,随着新源公司大力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安全风险管控因契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工作方针,成为新源系统各个项目公司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抓手。虽然通过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达到了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安全管理概念模糊。部分管理者对安全风险概念模糊,内涵混淆,理解有偏差。将风险等同于隐患,对危险、风险、隐患、危险点/源等基本概念理解不透,界限不清,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
(2)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部分管理者往往过度关注事故风险,而忽视法律风险和责任风险,舍本逐末,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不完整,导致安全管理基础不牢固。
(3)部分人员重管理形式,轻有效执行。部分管理人员思想上不重视,重形式,针对水电施工作业票、风险管控到岗到位等具体管控措施,为了执行而执行。执行作业票被理解为开票、签字、上传系统。到岗就是签字,思想上没有“到位”。导致安全风险管控只是说在嘴上,停留于纸上,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潜在的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根除。
(4)对风险辨识方法一知半解。对风险辨识方法认识不足、掌握不够,导致风险定级随意,“拍脑袋”“想当然”。制定的管控措施缺乏具体标准,操作性不强,导致作业人员不执行或选择性执行。
笔者通过调研多家项目公司,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认为要切实提高风险管控实际效果,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就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人是安全风险中最不可控的因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地下洞群密布,爆破作业、洞室开挖、高边坡施工、立体交叉作业等具有较高危险因素的作业多,大量的作业人员随施工队伍进场,人员素质、安全意识和技能相对较差,现场作业风险无处不在。解决的办法,除了加强对承包商分包与用工管理外,最根本的办法是培训。采用分层次、多形式培训手段,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内容上,有基础性的、专业性的,也有管理性的;形式上,有专题讲座、宣传普及、操作训练、集中研讨等。
一是抓基础培训。邀请专家对NOSA五星管理系统、LEC法、风险管理识别及应对等知识进行培训,使施工管理人员对风险管控有全面认识。二是抓管理者培训。对各参建单位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集中授课,重点对风险管控体系文件构成、使用方法,法律风险、责任风险和事故风险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分析,熟练掌握辨识方法,使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三是组织学习交流。利用安全月例会、监理周例会,针对具体施工项目,作业内容中识别认定的三级及以上安全风险、防控要求与措施进行学习讨论,使各级人员充分知晓自己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四是手册指导。针对农民工安全素质较低、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等现状,组织编制印发安全基本常识、个人防护、施工临时用电、脚手架、1~5级风险防范手册等安全教育普及读本及爆破作业、混凝土、钢筋制安等20个施工项目的安全防护手册。手册要图文并茂,保证作业人员读得懂、易掌握,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五是坚持班前会交底。每天施工前,作业队长对当天涉及的作业内容、存在的风险要素等进行识别,交代预控措施,作业人员进行风险防控预想。
通过不同层级、不同侧重点的培训,使管理人员建立安全风险知识体系,清晰日常管控的重点;使一般作业人员就具体作业内容明白风险点在哪里,如何防范。有效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同时完善的培训机制也能够造就各级人员自主辨识和控制风险的良好工作习惯,降低由于人员认识不足、疏于防范、技能欠缺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风险管理就是基于预想、预判、预控为核心的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抽水蓄能电站作业人员多而分散,各类风险要素繁杂,防控难度大。只有强化过程监督管控,才能持续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1)制定年度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每年年初,结合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各参建单位对全年工作进行梳理,依据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对全年重点工作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价,利用LEC法将全年工作存在的固有风险进行分级,对其中的重大风险及责任风险、法律风险分别制定措施进行管控,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作为全年安全风险管控文件,下达各参建单位执行。
(2)实行安全风险动态分级管理。推行月度安全风险动态辨识及预控工作机制,根据每月工程进度特点,组织各单位安监负责人确定次月安全风险,根据风险级别,确定防控优先顺序,防控层级,完善与风险级别相适应的防范措施。对确定的三级以上动态风险,固化突发风险管理程序,修订完善与项目施工内容相关的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建立风险应急预警制度,开展专项应急演练,提高突发风险时的快速处置能力。对三级以上固有风险,公示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作业队具体管控责任人,风险级别,管控层级,主要措施等,每月更新,按风险级别分层管理和监督。
(3)应用科技手段,强化施工现场风险管控。运用移动安监、视频监控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24小时对炸药库、平洞开挖、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斜竖井施工等高危、关键部位实时监控,随时调取视频画面。通过监控系统,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了解施工面貌和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工程战线长、现场管理困难等问题。
(4)坚持设计安全技术交底。由设代处设总结合下月、下季度施工计划安排,对存在的固有安全风险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全面分析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施工单位根据设计交底要求,落实具体预控措施和责任人,在施工主要地点挂牌公示,提高现场施工、监理人员的警觉性和主动预防的自觉性,提高风险要素辨识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5)水电施工作业票有效执行。针对三级以上安全风险的施工工序存在的安全风险要素,制定格式统一的施工作业风险控制卡。每道施工工序作业前在填写现场复测单的基础上,执行水电施工作业票,编制风险控制卡,按照《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到岗履职,现场逐项打钩确认后方可开工。以竖井扩挖为例,由施工项目部依据《抽水蓄能电站防范手册》,经现场复测无误后,填写现场复测单和水电施工作业票,针对爆破、清渣、支护等关键工序,分别制定风险控制卡,经业主、监理专职安全人员现场确认后,开始施工作业。
在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安全形势下,安全检查仍不失为一项保证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和规范作业行为的重要管理手段。
依据施工进度,针对分析辨识出的各类风险,摸清“家底”,制定专项检查表。充分依托设计、监理及业主专业技术人才优势,组建专业技术检查组,每周开展专业安全检查,进行精准“体检”,突出安全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邀请各参建单位后方技术专家,组建电站安全质量巡视检查专家库,每季度对固有安全风险进行检查评估。针对查出的问题,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深层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强化问题整改的过程跟踪,做到及时反馈,将问题消除在过程中。通过检查表格化、专业化、常态化,实时掌控现场动态,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风险管控措施是人制定的,而作业人员在执行管控措施的过程中,使员工不知不觉地适应管理流程,达到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在制定管控措施的过程中,让广大员工参与进来,充分体现“生命至上”的人本思想,使措施易理解、好掌握、方便执行,使员工能从心里真正接受。在执行过程中,建立反馈机制,对不适应的条款进行修订。通过对管控措施开展自上而下的宣贯学习,辅助奖惩手段,使员工乐于遵循,使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重视激励作用。马克思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作为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目前,安全风险管控过程中多采取负激励手段,即违章处罚,虽有激励效用,难免简单粗暴,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事倍功半。因此,应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实现各层级安全目标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有代表,总体数量上要向一线倾斜,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当前抽水蓄能建设的现状和安全风险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分层次、多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提升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采取过程管控措施,增强现场风险管控能力;突出过程检查,实时掌控现场安全风险动态;运用正激励措施,抓好管控措施落实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为参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的各位同仁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