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与转型期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
——基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验的思考*

2018-02-21 06:32徐占春
新疆社科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苏州大学理论课协同

徐占春

为破解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转型期背景下的发展困局,本文就转型期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参考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践经验,引进协同创新解决上述问题。协同创新是提高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水平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从观念更新、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机制和完善平台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一、转型期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瓶颈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①当前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制约了自身乃至地方高校整体的转型发展。

(一)课程教学方面

确保好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立院之本。②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涉及到教师、学生、教材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但“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不仅要像其他专业教师那样掌握和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传递价值观。但是,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状况不容乐观。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负担过重,教学班级过大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客观上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近年来,其中一部分地方高校通过引进新教师和遴选辅导员兼职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的压力。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仍然存在。少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不高、不能正确认识并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在重大政治原则上与党中央不能保持一致;还有一部分教师学历高、学问深,育人能力却泛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人才培养方面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其发展面临着来自大学生成长环境的挑战。当课堂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环境中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现象发生冲突时,大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往往与其追随、崇拜的人或熟悉的人的价值取向一致而是非难辨。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个别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因素质不高或个人对马克思主义认知欠缺,即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也会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是讲不深、讲不透,缺乏信服力。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和学生的成长环境脱节,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三)科学研究方面

科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强院之路。④然而,一方面,相当部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因为历史原因不重视科学研究,导致教学缺乏科研支撑,局限于教材知识体系的传授,无法说服、感染学生,并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低水平徘徊。这不仅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还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弱化,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主要集中于教育宣传、时政宣讲等方面,教学任务普遍比较繁重,难以保证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仅有的科学研究往往因为缺乏问题意识,脱离地方实际,容易与传统学术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同质化,导致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无法形成竞争力;或者是学术研究的手段和成果创新不足,无法有效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四)学科建设方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自身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我国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⑤。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很多教师的教育背景往往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所属二级学科,学科建设方向不明确,难以形成发展合力。这就可能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难以深入和持续。个别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甚至出现学科布局“大而欠强”,学科整合“分而欠清”的现象。

(五)社会服务方面

地方高校的学院大都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特别是市场需求接轨。而马克思主义学院产生发展的初始动力则是党政机关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政治性要求,而非来自学术自身发展需要,它主要围绕党和政府对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目标来发展,不与社会市场的需求接轨。因此,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科研立足点往往与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脱节,授课停留在课程理论宣讲的抽象概念层面;科学研究过分重视纯理论研究,问题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更是同校外教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知名企业和社区的沟通交流不足,无法通过与社会共享自身学术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与民众需求。

二、转型期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与协同创新的关系

(一)转型期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几乎是同步的。高等教育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本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资源。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错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并存⑥,这种新增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折射出高等教育功能失调,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转型发展方面存在巨大困难和障碍。这样的问题在占到我国高校总数95%以上的地方高校⑦中表现尤为严重,由此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前高等教育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地方高校必须加强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与共建,探索在市场原则下更好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发展路径。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⑧作为地方高校直属领导和管理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肩负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任,承载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⑨党和国家极为重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坚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⑩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地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对于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此大背景下,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适应地方高校转型需要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二)协同创新同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逻辑联系

协同创新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的协同理论。200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Peter Gloor最早将协同创新界定为,具有共同目标的创新工作者组成虚拟化网络小组,并借助此网络媒介进行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以实现共同目标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高校应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从此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陈劲和阳银娟认为,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李忠云和邓秀新指出,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是高校内部、高校之间、高校与研究院所、企业之间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行业共性技术等问题而共同投入资源、能力,并在政府、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整合资源、协同攻关,实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邵云飞认为,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协同科研院所、国外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创新主体,在地方政府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通过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的人力、知识、技术、资本等的互动,为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研究发展而形成的前沿性、开放性、专业性、稳定性的组织系统,协同攻关,实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基于以上观点,考虑到所有中央部委直属和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协同创新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内部、地方高校之间,以及地方高校与政府、研究院所、企业、社区之间为解决国家或地区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行业共性技术等问题在人力、知识、技术、资本等方面的创新性互动活动,属于以知识增值为核心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包括面向学科前沿的学术协同、面向区域发展的区域协同、面向文化传承的文化协同和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协同。作为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一,地方高校是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纽带和推动协同创新的强大生力军,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是提升地方高校科研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离不开协同创新。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创新主体具有共同目标,在开放的系统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效用是非线性的。这些基本特征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存在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另外,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也需要协同创新发展。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主体之一。在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需要协同创新。

三、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发展的实践

作为地方高校中的翘楚,苏州大学在其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发展方面作出了示范性的探索,为我国广大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2017年5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二十九次学科论坛”在苏州举行,与会者认为,要积极探索、大力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同创新,切实增强协同育人合力和立德树人协同效应。作为论坛的承办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贯彻落实《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大学关于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意见》,探索地方高校与地方机关党组织合作共建的新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研究基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创新实践的新型智库。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坚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小讲堂”,甘坐研读经典的“冷板凳”,活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实践的“大舞台”。近年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确认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诉求,在实践中逐渐树立起协同创新的工作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抓手,通过深入开展校内、校外的协同,不断深化改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创新模式,大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典范。

(一)校外协同创新

1.校际协同,打造协同创新联盟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除了自身发力以外还善于借力发展。早在2015年12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同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基地交流、科研协作、课题调研互助、人才培养及引进信息共享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2016年5月,苏州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6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首届长三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上倡导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10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召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议暨“信息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江南大学承办召开了“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研讨会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第三次会议。

除了长三角地方高校以外,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积极开展与其他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合作。2016年11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签订帮扶合作协议,利用自身教学和科研优势,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在师资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实现双方在人才、地域和各项平台建设中的优势互补。2017年4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了对加强双方教学实践、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方面有积极意义的《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协议》,有利于双方在今后的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共同发展。当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教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2017年7月,为推进校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互设教学研究实践基地、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师研修、协同创新活动等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当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发展,就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通过相互取长补短,既可以扩大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影响力,也有助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合作单位的健康发展。

2.校企协同,构建合作共赢机制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与苏州工业园区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深度协调合作,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专家团队为商业银行党建创新研究、党员教育培训、党建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帮助,实现了高校研究资源与商业银行实践资源的互动整合,提升了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站位和高度。

2016年6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合作共建党建创新工作站,从“党员学习联学、党建工作联建、党建创新联创、党建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入开展共建工作,建立互学互助互补、全面长期稳定的银校党建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积极与中国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合作共建“党性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多次开展党建创新专题讲座,并合作开发了“微党课”系列课程,受到党员同志的广泛好评。双方合作共建“金融业党建研究生工作站”和“金融党建研究实践基地”,由进站研究生与支部结对担任政治辅导员,在各项工作中扮演支部书记的“参谋”和“智囊”角色。

此外,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发展“号脉”。针对苏州中小企业较多的实际情况,专家学者建议这些企业在推进文化和环保产业上争取新突破。

3.校地协同,融入地方创新发展

在校地协同创新方面,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世南、田芝健等教授长期研究昆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中一批研究成果在昆山转化应用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16年以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主动融入“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与苏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合作共建机关党建研究生工作站和党性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双方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动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具体工作落实;统筹沟通,努力形成共建合力;理论联系实践,力求共建实效。2017年5月,在一场以“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主题的开放式组织生活会上,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关支部与吴江区科学技术协会党支部决定共同组建调研团队,围绕“两聚一高”目标和“创新四问”,推进党建与科协工作的“融合”。

此外,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面向传统地方文化传承的文化协同。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与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签约共建基层党建与镇域治理研究基地、党建研究生工作站等载体和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共同探索将当地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优势资源融入基层党建工作中。2017年9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中共东吴村委员会召开“忠孝文化与立德树人”交流研讨会。

(二)校内协同创新

1.构建协同机制,培养合格人才

教书育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学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光荣使命。做好这项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为了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发展,高校党政管理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工作应协同创新,以保护马克思主义学院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释放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的创造性。

2.加强师资建设,实施人才强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把中央要求、社会需求与自身追求相结合,把职业、专业与事业相统一,并通过教学科研奖励鼓励教师成长。通过协同创新机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将实践探索、经验总结、社会服务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在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提升了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建设水平。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1名教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名教师担任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名教师入选江苏省理论宣讲专家库,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反腐倡廉教育师资库,2名教师被聘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2名教师担任苏州市政府立法咨询员、苏州专家咨询团团长、专家。这些“明星”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懂、活用,成为引领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培养方向的主导力量。对于非明星教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师资建设与工会活动相结合。2017年3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工会通过组织开展“品蚕桑文化,树文化自信”主题活动,在愉悦教职工身心的同时,充分挖掘了苏州乡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

3.搭建研究平台,助力学科发展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搭建研究平台,引领科学研究创新,现拥有1个省级基地和1个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苏州基地落户苏州大学。2016年5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此外,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商会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间外交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等6个校级研究中心。这些平台有利于凝聚研究方向,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成为推动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

4.组织理论宣讲,服务基层党建

2016年11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坚持服务师生、服务基层、服务社会,在宣讲中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联系实际学深悟透,把握精髓要义,讲究宣讲艺术,回应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关切,把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清楚,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举措讲清楚,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讲清楚。

四、转型期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践证明,协同创新是提高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水平切实可行的方法。转型期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只有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机制、完善平台,才能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协同创新之路,更好地彰显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一)强化协同发展意识是转型期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发展的前提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冲破传统学科体系固有思维的束缚,不断更新观念,立足地方需求和市场需要,营造开放兼容、互利协作的氛围,推进学科之间、行业之间和校际、校地方面的实质性跨界合作,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各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发展除了组建发展联盟,相互取长补短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区域特色,争取做到一院一品、一地一品、一行一品,努力打造并凝练自己的发展亮点和特色。

(二)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必须坚持科学规划、与时俱进,由校级层面统筹保障政策和资源配置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地方高校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必须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办学、发展定位,并落实到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规划当中,努力营造由地方高校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团委、学工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良性互动的“大思政”氛围,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同创新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突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强调成果共享,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激励和分配机制

各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各二级学科之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地方各行业之间、兄弟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地方各级党政部门之间的互补性合作,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机制,开创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四)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平台必须具备专业性、前沿性和开放性特质,坚守开放、互利、创新、共享的原则,促成平台内外人力、知识、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与资源的良性互动

各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与兄弟马克思主义学院、地方各行各业、地方各级党政部门之间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各方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组建专业团队攻关,紧跟学术前沿,着力打破各种阻碍平台内外各种资源、要素良性互动的壁垒和束缚。

注 释:

①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edu.cn/jiao_yu_zi_xun_488/20081013/t20081013_332262.shtml/2017-10-15.

②④刘友田,林美卿:《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26期,第151~153页、第155页。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415.html/2017 -10 -15.

⑤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78/A22/s7065/201410/t20141021_178219.html/2017 -10-15.

⑥孙一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院校政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⑦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校总计有2552所(邱均平等,2015),除了100多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外,其余都归省级政府管理或者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地方高校(董洪亮,2014)。因此,可以计算出地方高校占到我国高校总数的95%以上。

⑧尽管在不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机构可能叫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社会科学教研部或者马列部,但是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将其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⑨郝立新:《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3期,第25~28页。

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5 - 01/19/c_1114051345.html,2017-9-20.

猜你喜欢
苏州大学理论课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亏格4 周期纤维的陈数结果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合宪性解释在民事法律中的应用及其规则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