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理论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产业关联度研究*

2018-09-27 05:50:24王喜莎
新疆社科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服装业乌鲁木齐市关联度

王喜莎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是经济转型的基础,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部门,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因此,一国(或一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将乌鲁木齐市制造业分为七个产业,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内部产业链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拓链、延链和补链,推动其完整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概述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一种比较系统的分析方法,即用各个要素的联系程度和相关程度来研究彼此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经常被用于研究不同产业及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以研究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

灰色关联度模型的相关研究程序如下:

1.挑选反映系统要素特征的相关数据序列,即参考序列,记为:

{X0(t)}={X01,X02,…,X0n}

与参考数列作关联比较的比较数列为:

式中的“n”表示比较数列的数据个数,“m”表示参考数列的数据个数。

2.将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进行初值化或者均值化变换处理,消除量纲,增强各因素之间的可比性。

3.求关联系数,从中找出极大值与极小值。求参考数列X0(t)与各比较数列Xi(t)之间的差列,即:

从差列Δi(t)中找出最小值和最大值:

从不同比较数列最小值、最大值中再分别取最小值、最大值:

4.取分辨系数 ρ,0 <ρ<1,本文取 ρ=0.5

5.求关联系数

式中:△(t)=|X0(t) - Xi(t)|,其中,i=1,2,……,n

6.求关联度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将乌鲁木齐市工业行业按照门类分为基础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其中,基础工业主要包括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生产和供应业等3个行业,主要保障其他行业的顺利发展。采矿业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包括石油与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轻工业、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现代信息业、医药制造业等七个行业。本文主要对制造业进行分析。

根据《乌鲁木齐市统计年鉴》(2011~2016)中的相关统计数据,在保证数据提供稳定性的前提下,本文从乌鲁木齐市制造业行业系统中挑选出22个产业,按照上游、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将其归为七类制造业行业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产业链完整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见表1)。

其中,七大制造业行业为参考数列,这七大制造业行业内部所含行业作为比较数列。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通过公式(1)、公式(2)、公式(3)计算,取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对这七大制造业行业的产业关联度进行测度。

表1 乌鲁木齐市七大制造业行业分类目录

三、乌鲁木齐市七大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测算及分析

(一)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关联度水平测度

1.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主要包括石油和炼焦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3个产业。其中,石油和炼焦加工业主要是精炼石油产品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包括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肥料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等7个产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主要包括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2个产业。

在“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体发展平稳,2012年和2013年发展较快,但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和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影响,石油与化学工业发展增速呈前高后低趋势,从2014年开始增速明显下降,整个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乌鲁木齐市该行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608.29亿元增至2015年的615.1亿元,年均增长2.22%,占乌鲁木齐市工业总产值的24.6%;其增加值由2010年的291.87亿元增至2015年的292.28亿元,年均增长1.05%,其增加值占乌鲁木齐市工业增加值的41.75%。

经过不断完善产业链与延伸调优升级产业结构,乌鲁木齐市的石油化工产业已形成从炼油、芳烃生产到下游合成材料、橡胶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石油与化学工业企业及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金高度集聚,实现了石油与化学工业技术、信息的共享及核心竞争力的整合。石油与化学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8家,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技术中心18个,市场知名商标及名牌产品9个。围绕循环利用理念,推进园区和企业循环化改造、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化利用等重点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新型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对资源的综合、重复与循环利用。

2.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测算

经测算,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内部的这10个产业对石油与化学工业的关联度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水平

从图1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总体水平较高,除了肥料制造和专用化学产品制造2个产业外,其他8个产业关联度均在0.9以上,说明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内部各产业和石油与化学工业保持着较高的关联度。

3.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1)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深加工程度低,基础性、低附加值产品占比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专用产品占比小。产业层次低、产业链短、抗风险能力弱。乌鲁木齐市石油化工初级产品、基础大宗原料、低附加值产品偏多,用于深加工的化工原料所占比重偏低,尤其是用于涂料、粘合剂、塑料加工、工程塑料和合成纤维配套的基础原料匮乏;生物化工、电子化学品等高端石化产品发展滞后。乌鲁木齐市煤化工项目重复建设、盲目跟风问题较严重,导致煤化工产品结构趋同,主要以化肥、甲醇等初级产品为主,甲醇、电石、焦炭等通用型产品产能过剩,而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化工产品较缺乏,产业链延伸不够。盐化工产品品种少,同质化较严重,系列化和精细化程度较低,围绕氯碱平台的有机氯产品、高档氯碱产品、精细产品等需求持续上升,供给相对不足。

(2)乌鲁木齐市科技创新能力尚需提升。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人才缺乏,基础研发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较弱,难以为乌鲁木齐市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如目前乌鲁木齐市聚烯烃产业技术大多依赖引进(有些技术甚至是国外滞后或实验阶段的不成熟技术),阻碍高附加值产品研发能力提升,导致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严重制约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优化升级及产业链向高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二)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关联度水平测度

1.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发展概况

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要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2个产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要包括炼铁、黑色金属铸造、钢压延加工等3个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要包括贵金属冶炼、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4个产业。

2.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测算

经测算,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内部的这7个产业对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关联度水平如图2所示。

图2 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水平

从图2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总体水平较高,除了贵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压延加工2个产业以外,其他的5个产业关联度均在0.9以上,说明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内部各产业与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保持着较高的关联度。

3.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通过深入分析对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内部的这7个产业,发现它们均高度依赖于矿产资源的存量和开采,并以其为基础而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乌鲁木齐市同样面临着调结构、去产能的压力,如何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利用转化现有产能,进一步拓宽延伸产业链,强化冶金及金属制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发展,增强产业市场抗风险能力,发展精细产品成为当前乌鲁木齐市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总体而言,乌鲁木齐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内部的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低端市场饱和、产能过剩,少数关键品种仍依赖于进口。

钢铁产业集群是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耐火材料、冶金机具等相配套的钢铁产业体系。钢铁产业链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采矿—冶炼—压延—钢铁制品—下游产品。即矿山开掘企业把开采的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提供给冶炼企业,后者根据工艺流程进行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钢材深加工等,生产出粗钢或精钢或者生产汽车用钢、建筑用钢、铁道用钢、集装箱用钢等,从而为下游的汽车、建筑、家电、机械等钢铁用户提供中间产品。乌鲁木齐市钢铁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的采矿及炼焦煤行业,中游的钢铁冶炼行业,下游的风力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汽车制造、金属制品、金属结构制造、钢压延加工、零部件制造、家用工具制造和农用、建筑、石油钻采、矿山开采、起重机等机械制造行业。根据上游、中游、下游产值状况,乌鲁木齐市钢铁产业链是以中游产业为核心形成的产业聚集,并向上游、下游延伸。

(三)乌鲁木齐市轻工业关联度水平测度

1.乌鲁木齐市轻工业发展概况

乌鲁木齐市轻工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和饮料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4个产业。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要包括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等5个产业;食品制造业主要包括焙烤食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制品制造、罐头食品制造、其他食品制造等5个产业;酒和饮料制造业主要包括酒的制造、饮料的制造等2个产业;造纸和纸制品业主要包括造纸、纸制品制造等2个产业。

2.乌鲁木齐市轻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测算

经测算,乌鲁木齐市轻工业内部的这14个产业对轻工业的关联度水平如图3所示。

图3 乌鲁木齐市轻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水平

从图3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轻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总体水平较高,除了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其他食品制造、乳制品制造等3个产业以外,其他的11个产业关联度均在0.9以上,说明乌鲁木齐市轻工业内部各产业与轻工业保持着较高的关联度。

3.乌鲁木齐市轻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轻工业内部的这14个产业均是初级产品加工,深加工产品较少,这使得乌鲁木齐市的轻工业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不够。新疆作为资源型省区,农畜产品种类多样。农副食品加工的“专、精、特、新”不够,享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较少,从事果品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的企业不多。保健性、功能化的高附加值高端食品的开发引进力度不够,休闲、健康、绿色、有机食品的推广还需继续努力。作为首府的乌鲁木齐市,应当在全区率先延伸轻工业产业链,拓展附加值高的产品,使乌鲁木齐市轻工业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四)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关联度水平测度

1.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发展概况

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主要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地毯、挂毯制造等3个产业。其中,纺织业包括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等2个产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主要包括机织服装制造、针织或钩针编织服装制造等2个产业。

“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得到明显的成长性增长,纺织服装产业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3.8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03亿元,年均递增10.92%;其增加值由2010年的3.8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91亿元,年均递增12.29%;其出口交货值由2010年的1.7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51美元,年均增长14%,从业人员约2万人。

图4 2010年和2015年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产值结构变化图

“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传统棉纺业、毛纺业发展缓慢、生产规模缩小,纺织服装、服饰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产值、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纺织服装产品产量呈现出纱、布产量逐年递减,服装产量逐年递增态势,纱由2010年的3.64万吨减少到2015年的1.1万吨,减少了2.54万吨;服装由2010年的653.97万件增加到2015年的907.46万件,增加253.49万件。纺织服装、服饰业产值和增加值占纺织服装业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1.1%、2.1%增加到2015年的16.5%和21.1%(见图4)。

纺织服装业是乌鲁木齐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60多年发展,初步形成集棉纺织、毛纺织、针织、服装服饰及纺织教育、设计、质检、营销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产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稳步提高。

2.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测算

经测算,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内部的这5个产业对纺织服装业的关联度水平如图5所示。

图5 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水平

从图5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总体水平一般,其中,地毯、挂毯制造的关联度最高(0.8025)。2015年,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的增加值为54831万元,占乌鲁木齐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不足1个百分点。另外,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总体水平较低,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未来乌鲁木齐市该行业发展潜力较大。尤其是在自治区提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业,建设纺织服装城的机遇背影下,乌鲁木齐市在围绕发展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多支点配套项目、推进“两翼配套”延伸项目等建设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后乌鲁木齐市发挥纺织服装业优势,做好培育发展该行业产业链延伸,既包括棉纱生产、棉布生产、印染加工等传统低附加值行业,也包括服装设计、成衣生产、品牌打造等高附加值行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3.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内部产业关联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1)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产业规模较小。乌鲁木纺织服装业起步较早,但因多种原因,规模连年缩减,目前纺织业仅有溢达纺织、金纺、双久、华盛等4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天山毛纺的羊绒衫年产仅40多万件,远远低于同行业强势企业年产500万件的规模。纺织服装业在乌鲁木齐市工业构成中占比小、影响弱,2015年,乌鲁木齐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0.92%,比2010年增加0.12个百分点;乌鲁木齐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1.1%,比2010年增加0.35个百分点。2015年,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比上年下降30.2%,而同期全区纺织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317.9亿元,是过去10年固定资产投资之和。

(2)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之间互补性差,依存度不高,产品主要为纱、布和服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乌鲁木齐市棉纺织企业主要为单一纺纱企业,产品单一,以紧密纺和气流纺为主,生产的纱线基本为纯棉产品,化纤常规产品产能不足,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供应短缺。针织业以羊绒衫、棉针织衫为主,毛绒纺织及制品具有较完整的产业链,而棉机织、棉针织业则产能规模小,产业链断层,大量初级产品需运往内地加工。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呈现“锥形”结构,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纺织服装业以职业装(工装)为主,高、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附加值低,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同时,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集聚能力弱,除几家较大型的纺织服装企业技术设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外,绝大多数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落后,使得纺织服装业整体产能较分散,纺织配套产业发展滞后,缺乏专门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许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多租赁普通民房从事加工制作,企业间地理位置距离较远,呈现“松、散、杂”的状态,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

(3)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弱。乌鲁木齐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装备处于全区领先水平,但作为纺织服装发展主体的中小微企业装备水平普遍偏低,部分微型纺织服装企业甚至仅拥有几台缝纫机设备。乌鲁木齐市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数量偏少,尤其是具有新疆多元纺织服装、服饰文化元素的民族品牌发展规模小,虽然通过“亚欧丝绸之路服装节”推出了品牌服装企业,但品牌知名度、市场认可度不高,加之缺少专业的服装展示平台和营销渠道,致使服装品牌知名度难以提升。导致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生产主要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产品比重低,销售的服装品牌大多来自内地。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创新设计能力弱,缺乏服装设计高级人才,服装设计培训教育力量不足。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中乌鲁木齐市服装设计师仅有10余名,且多为本地服装企业设计师和学校教师。乌鲁木齐市多数纺织服装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全行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足1%,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近2%的研发投入水平,且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4)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业市场体系不健全,商贸服务水平滞后。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有30余家,但市场体系不完善,同质化竞争严重,缺少专业的纱线市场和服装辅料市场,产品档次低,品牌意识不强,本地服装内销比例不到10%,本地市场销售纺织服装产品长期依赖于内地产品及国外产品。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公共服务水平落后,软件硬件基础设施亟待改善,交易方式仍为传统的“现金、现货、现场”交易;乌鲁木齐市金融、营销、终端管理水平低,信息化融合发展滞后,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低;乌鲁木齐市仓储物流管理简单落后,交通、消防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乌鲁木齐市商贸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市场运营相对粗放,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五)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关联度水平测度

1.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6个产业。其中,金属制品业主要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金属制日用品制造、其他金属制品制造等6个产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物料搬运设备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烘炉、风机、衡器、包装等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5个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环保、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等3个产业;汽车制造业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汽车车身、挂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4个产业;铁路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指铁路运输设备制造1个产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主要包括电机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等3个产业。

“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规模稳步增长,总产值由2010年的289.9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41亿元,年均增速5.29%,增加值2015年为53.49亿元,年均增速0.95%。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现已形成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金属制品业、铁路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结构,形成了具有乌鲁木齐市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2.装备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测算

经测算,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内部的这22个产业对装备制造业的关联度水平如图6所示。

图6 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水平

从图6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总体水平较高。其中与装备制造业关联度在0.9以上的产业共有14个,关联度在0.8以上的产业共有5个,关联度在0.8以下的产业共有3个。装备制造业有力支撑了乌鲁木齐市现代产业体系,引领着乌鲁木齐市域经济乃至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

3.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与发达城市相比,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较小,制造能力弱。2015年,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4.33%、7.64%,难以为乌鲁木齐市和自治区的新型工业化提供基础支持。

(1)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配套协作能力较弱。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短、产业断层及产业链孤岛特征明显,上下游产品配套能力弱,尚未形成配套齐全的大型、中型、小型装备制造企业分工合作的产业链。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表现为以组装为主,缺乏一批为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配套的“专、精、特、新”小型企业,基础原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等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整体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原材料及零部件配套供应能力薄弱,装备制造企业所需的大多数零部件在疆内无法生产,加大了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汽车制造业龙头企业大多为整机生产企业,大部分处于产业价值链末端,采用组装形式,绝大部分零部件仍需在内地采购。即使是在乌鲁木齐市本土成长起来的金风科技、新研股份等企业,目前在疆内采购的零部件也不足1/3。区域内严重缺乏与整机生产企业协作的零部件及配套加工企业,制约了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2)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乌鲁木齐市建立技术机构和研发平台的装备制造企业较少,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境识。虽然乌鲁木齐市有较大规模装备制造生产企业,但核心产业链(产业技术)在疆外。装备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54%,新产品产值率仅为1.19%①。

(3)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专业人才缺乏。装备制造业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高端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等,而且对高素质、高技能产业工人要求较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层次等多重因素影响,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人才吸引力严重不足,不仅高端管理人才、研发科技人才严重缺失、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高素质、技能型产业人才也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截至2015年,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企业总量,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比约3.87%。管理型人才、专业复合型人才和高尖端科研技术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乌鲁木齐市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乌鲁木齐市现代信息业关联度水平测度

1.乌鲁木齐市现代信息业发展概况

乌鲁木齐市现代信息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等3个产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等2个产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要是指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产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主要是指印刷产业。

2.乌鲁木齐市现代信息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测算

经测算,乌鲁木齐市现代信息业内部的这4个产业对现代信息业的关联度(见图7)。

图7 乌鲁木齐市现代信息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水平

从图7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现代信息业内部的产业关联度总体水平不高。其中,电子元件制造与现代信息业的关联度最高,其关联度为0.7663,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与现代信息业的关联度最低,其关联度为0.6127。

3.乌鲁木齐市现代信息业内部产业关联度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与发达城市相比,乌鲁木齐市现代信息业发展基础薄弱、整体规模小、市场份额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现代信息业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的发展相对不足。许多软件企业将其研发部门设在内地发达城市,仅将乌鲁木齐作为其销售及服务市场,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欠缺,软件企业技术力量薄弱,自主研发能力弱,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无法适应乌鲁木齐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需要。中小企业缺乏现代信息化管理意识、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乌鲁木齐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进程。

(七)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关联度水平测度

1.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发展概况

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主要包括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生物药品制造等4个产业。

2.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测算

经测算,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内部的这4个产业对医药制造业的关联度水平如图8所示。

图8 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水平

从图8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总体水平一般,其内部4个产业关联度介于0.7 和0.9 之间。

3.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目前在生物药品制造的产业链延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着力构建和不断完善该产业链,在药用原材料种植、中药民族药制造、特色天然成分提取和健康产品、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生物药品制造、医疗器械及医用卫生材料制造上狠下功夫。在乌鲁木齐市现有枸杞、红花、鹿茸、贝母等优势药材资源和新疆紫草、天山雪莲、新疆阿魏、一枝蒿、驱虫斑鸠菊、阿里红等特有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的前提下,改进传统药品生产工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做大、做强现有医药企业,引进国内知名的制药企业,推进乌鲁木齐市医药制造业的发展。

四、结论和启示

(一)结论

本文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七个制造业行业与其所含内部行业的灰色关联模型,对乌鲁木齐市石油与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轻工业、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现代信息业、医药制造业等七大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度测算,分析其内部产业关联度不足及其原因,得出相关结论。七个制造业行业各自都存在着产业链断链、缺链和少链的问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有重点地拓展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和补齐产业链,推动其完整发展。

(二)启示

1.强化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效对接

一是将传统石油与化学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与先进装备制造新兴产业有机衔接,提升纺织服装业及轻工业产业标准制定与参与、品牌建设与推广等,增强相关产业的纵向、横向联系。建立产业联盟,推动上下游产业合作,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企业集团和研发基地。二是按照产业链发展方向,加强上下游用户的合作,补短板,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档产品产量,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产品无序竞争。

2.促进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产业配套发展,培养新的产业增长点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产品研发为牵引,吸引一批国内外先进制造企业来疆投资发展配套产业,促进制造业产业链融合配套发展;引导制造业产品向终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带动制造业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培养新的产业增长点。培育鼓励中小制造企业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引导中小制造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提升产品质量、塑造品牌,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注 释:

①新产品产值率即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根据《2015年乌鲁木齐数据年鉴》,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为4.46亿元。

猜你喜欢
服装业乌鲁木齐市关联度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0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水质评价分析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服装业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
中国市场(2016年15期)2016-04-28 08:49:33
乌鲁木齐市土地征收与融资问题探讨
乌鲁木齐市将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
OEM服装业的自主品牌战略研究
论服装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
基于灰关联度的锂电池组SOH评价方法研究
电源技术(2015年11期)2015-08-22 08:50:18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公交线网模糊评价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