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双创教育”推进策略与保障措施

2018-02-21 01:47王彩霞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双创教育知识经济双创

王彩霞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0)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技术、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知识、技术、信息等非物质资源的投入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客观上要求人们掌握更先进的知识技术,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富有更强的创业意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即“双创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素质的人才为目标而展开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双创教育”的推进和实施不仅对高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构建“双创教育”的保障机制。

一、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时代意义

“双创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部门的重要责任,也是高等院校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一)“双创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巨大的人口红利曾经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红利的优势逐渐弱化,如何将我国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人才优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省时度事,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号召。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教兴国和科教强国“两大战略’,以及科技、教育、人才“三大纲要”,表明国家已经把强化“双创教育”、增强创新能力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与此同时,“两大战略”的号召和“三大纲要”的提出,也为我国高校未来的“双创”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二)“双创教育”是人才竞争的内在要求。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竞争更多地由过去的资源竞争转为知识的竞争、技能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们只能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双创人才”,国家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新时代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各种新挑战。与此同时,国家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必须依靠创新、创业型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知识型、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自觉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纳入教育体系,才能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的需要。

(三)“双创教育”是高校彰显社会责任的体现。欧美和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的培养。受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程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国家对双创人才需求更迫切,社会对双创人才要求更高。在此背景下,高校必须摒弃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在融入创新创业内容的基础上,重构教育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校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彰显社会责任的体现。

二、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推进策略

“双创教育”本质上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开展“双创教育”,需要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

(一)围绕双创教育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众所周知,我国高校现行的教育模式,仍然是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要手段,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阐释经典型理论,不仅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影响了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最后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知识人才”,很难成为“双创人才”。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期,高校应紧盯时代发展趋势,抓住历史机遇,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全面的、根本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一种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高等教育全新发展方向,而不是表层的、散乱的教学调整。

(二)围绕双创教育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首先要加强公选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双创课程”模块设置,主要是构建包括“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类”“创新创业类”等三大模块在内的公选通识课程体系;其次,要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双创课程”模块,并构建网络课程服务体系,拓展“双创教育”的空间,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爱好选修,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最后,“双创教育”课程要突出形式多样化,注重于实习实训教学;要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围绕双创教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靠教师。围绕“双创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要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对学校内部“双创师资”的培养。同时,要积极聘请“成功人士”入校讲学,规范讲学流程和考核机制,为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支持。

(四)围绕双创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教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围绕双创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和思想感化、润物无声的价值观认可及行为养成等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双创人才”的培养目的。在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网络等传播媒介,加强创新创业的文化宣传,使创新创业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学校要组织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学术讲坛、事迹宣传等活动,并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团体,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保障措施

高校“双创教育”的推进和实施,不仅要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构建完善的支持体系和保障机制。

(一)政府要加强宏观层面支持保障。发达国家的双创教育,最初都是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形成和发展的。我国要确保双创教育在高校顺利推进,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需要构建各种政策扶持计划,构建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的双创教育支持机制、管理机制。政府一方面要引导相关部门在项目评估、资金支持、项目审批等方面强化对学生的宣传、指导和培训;另一方面要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实际行动支持高等院校的双创教育,为学生创新创业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政策保障。大力培养“双创人才”是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和保障。作为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要通过顶层设计,强化对高校双创教育的政策引导: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双创教育”课程明确纳入高校选修课程体系,并将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情况,作为评价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以此引导高校重视和发展“双创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双创教育”的先进单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不同高校的经验交流与信息传递,还要组织高校编写双创教育的规划教材,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以此保障“双创教育”规范运作、顺利推进。

(三)强化企业双创教育的主体保障。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不可能完全在课本上、理论上得到实现,更需要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积极经验。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是“双创人才”的最终受益者,不仅应该参与“双创人才”的培养,还可以实现校企共赢:一方面,学校可以依托企业参与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装备技术、人才文化等优质资源,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强化“双创文化”培育,提高“双创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寻找潜在的人才,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瓶颈问题,还可以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知识经济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以面向市场视角观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