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雄麟(.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0054;
◎陈连军 1,2 2.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40,在民族延续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1]28作为新时代新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更为基础性的作用。深入认识文化治理现代化,必须清晰认识时代背景,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本国及本地区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彰显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科学技术在生活应用中越来越日常化、智能化。作为一种趋势,科技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向。大数据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海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会更加便捷、精准、高效。在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人们被置于日益“虚拟化”的空间,如电子商店、互联网金融、即时通信等。人们足不出户,便能轻易获取外界信息,以满足物质,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深入了解大数据时代人的虚拟生存状态,对于深入认识文化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时代意味着更多的信息充斥社会,记录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为国家治理提供参考因素。海量的数据突破了以往任何时候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承载着人们的各种行为规律、喜爱偏好,甚至内在价值渴求。只要对有效数据通过现代科技加以统计、分析,国家对人们文化的需要及价值的理解便能够清晰把握,从而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谁拥有数据、掌握数据、主导数据并加以整合应用,谁就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国家通过相关机构和部门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人们行为偏好进行把握和预测,能够从容应对人们行为模式的各种改变。此外,大数据不但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人们的生活理念。“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着我们的生存”[3]。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制于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虚拟化的人际交往成为新时代的客观产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大数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记录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为人际交往打开了新的互动方式。可以说,第三次科技革命造就了人的虚拟存在,同时不断将其推向更高层次。
大数据时代影响世界最明显的标志即作为文化载体的人与人之间交往形式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势必对当代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虚拟交往程度还在不断加深。大数据下互联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的交往模式带来极大的改变,人们面对面的交流也不再囿于固定的场所进行学习、工作,乃至生活。各种现代化交流方式和沟通软件为人际交往增添了诸多时代性、灵活性,甚至趣味性。一方面,海量信息为现代化人际交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虚拟世界的交往方式和交往途径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克服某些限制因素的特征,这一点使交往主体可以在信息化的世界中寻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有利于文化的凸显和建设;另一方面,多元信息为现代化人际交往互动提供了条件,虚拟世界为接触更多不同属性、不同爱好的群体提供了可能,他们针对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评论,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避免了文化偏激主义及文化狭隘主义现象的发生。必须指出的是,高度异质性是大数据时代下虚拟人际交往的最显著特点之一。虚拟人际交往中的行动主体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这种属性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呈现出正比例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数据本身,而是希望更快、更有价值的数据能够得到交互和提供。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设备的高速发展,为虚拟人际交往提供了可能。海量数据呈几何倍数增长,人们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以数字形式被记录得更加完善。在文化治理过程中,深刻把握和分析虚拟世界的大数据,对文化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数据时代下,有着共同爱好、共同价值取向的人们偏向于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人们的特点不断地被细化、标签化。有着共同“标签”的人们更多地进行交流,探讨着诸如星座、美食、旅行、养生等不同话题。由于其共质性,志趣相投的人们在交流中联系更加密切,感情更加浓厚,在精神和行动上表现出相互支持。由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国家文化治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从变化了的和正在变化着的时代背景出发,充分分析人民这一社会活动主体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承载文化继承发展的主体,人民所展现出的新特点是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虚拟性、非现实性使人际交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基于此而形成的文化同传统文化的显著差异,这些都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衡量维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遵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同样,文化的发展也有其道路,也具有规律性。多样性、差异性、发展性等都是文化所具备的特点。承认文化的多样性,认同文化的差异性,遵循文化的发展性,这些都是对文化这一主体的认可,同时又是对不同文化的科学态度。
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要组成部分,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近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儒学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中国具体情况而指导中国文化发展的思想,这就是“一”。然而,从历史和今天看,中国文化又是开放性的文化,除了有儒家,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除了有中国本土文化,还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这就是“多”。中国文化是“一和多”的集合,既不是单纯一种文化,也不是多种文化机械地累加。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论断,这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治理的认识开启了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9,并且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衡量未来发展新阶段的重要评判因素,即在2020—2035年第一阶段要达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1]28,在2035到本世纪中叶第二阶段要达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9。在中国,把国家治理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标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融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道家、法家等都对中国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给养。从儒家的“仁政爱民”“齐之以礼”“为政以德”思想,到道家的“无为而治”“道、德、仁、义、礼、刑、兵”综合发展思想,在先贤的思想里已融入国家治理的思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已经将国家治理作为重要部分予以接洽,并随着历史的演进加以耦合。新时代,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借鉴和吸收。
文化的开放性要求中国文化要广泛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丰富中国文化。文化体系的构建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开放性的文化要求在文化建构过程中重视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矛盾关系。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影响着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是在文化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其实就是东西方文化融合推进的过程。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必须解决好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问题。当代的发展复杂程度超过历史以往任何时期,单靠西方文化或者东方智慧是难以解决各种问题、应对各种挑战的,唯有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融合,取各家之长、补各家之短,才能更好地促进当代发展,造福人类,这是东西方有识之士早已认可的真理,同时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证明的必由之路。西方哲学在中国不断被研究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被创新和发展,这些思想瑰宝对中国发展的助推作用不言自明。历史一再证明,国家治理现代化单靠某一方力量无法成功,唯有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1这不仅是基于文化自身的特点,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进行文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表明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坚定态度,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内在诉求。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文化繁荣的重要价值取向。未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4]。由此,增强文化自觉,尤其是增强文化认知、文化理解和对先进文化追求的自觉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5]。国家唯有树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才能真正认可民族文化、坚守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进而发展民族文化。文化自信贵在信念,重在坚守,惜在创新,具体而言是指,对本国文化既要拥有自信心、自豪感,也要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创新文化内涵、对优秀文化加以吸收和引进。正是这种自信心和自豪感方使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只有坚持推陈出新、包容并蓄、内外兼收,才能使文化建设得以有效推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6]。认同感是自信的前提。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自信”中的文化不但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包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单纯根植于中国历史实践,而且与世界发展和全人类智慧密不可分。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唯有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才能创新、发展中华文化,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助推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发展。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7]。在深入认识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科学制度体系的建构占据着关键地位。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制度建设。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8],由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制度体系的建构。
文化制度演进是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必须经历“文化管理—文化治理—文化善治”这一过程。实现这个过程的转变,既离不开思想认识的转变,又需要科学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其进一步发展。
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的制度体系,而现代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现代文化的培育和构建。单纯的制度无法在经济社会中起到作用,更难以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功效。现代制度必须建立在现代文化的培育之上。现代文化不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因素的简单糅合,而是现代物质生产方式产生的与其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文化必须是建立在现代物质生产方式上的,并且具有文化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规律。现代文化对现代制度的影响不但体现在用社会普遍认同的思维方式约束和规范社会运行秩序,而且体现在现代文化以内在精神动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在文化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制度作用的发挥必须根植于现代文化基础上,否则就失去了精神动力和支撑条件。
文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随意而为就能实现善治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之间应该发挥相互合作的作用,达到协同效果。这就要求文化治理除了遵循内在逻辑要求,还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和影响是多元的。在注意分析文化自身属性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对文化相关因素进行调配成为影响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的增加、资本金钱的支持、人才专家的指导,其他各种因素都在文化治理过程中对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对文化治理现代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
制度体系的建构不是孤立的,要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认识。当代中国存在“既有的理论教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而新的价值观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和内化”的尴尬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新兴价值观的形成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们接受和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对现代复杂多变的形势把握存在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的情况,这对新型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带来阻碍。政治法律是公民权利实现的基本体现。我国法律体制建设相比之前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法律执行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表明在全面保障公民权利的道路上,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在中国能否培育起一种与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上的现代政治法律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既是制度能否建成的根本所在,也是文化治理现代化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社会政治文化中现代性因素的增强,既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的关键,也是制度构建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对国内外发展情况的考察,不难发现,忽视文化现代性的培养,制度建设和腐败治理形如空洞口号,没有任何力量。制度建设成功的国家至少都是发展了文化的现代性。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治理腐败更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文化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科学制度体系的建构离不开现代政治法律价值观的培育。培育现代的政治法律价值观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只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这种现代化的价值观意识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得以主动地培育和认可。探究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政治集团和社会力量对于推动社会变革、引领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政治集团、社会力量以有形或者无形的方式推动着现代意识的普及,推动着人们对现代化理解的加深。通常来说,各种媒介手段是普及现代意识、推进现代发展的重要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介手段除了报纸、图书等个别形式,绝大多数表现为非纸质化、非可触性,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其传播效果,甚至以更加灵活、方便、快捷的形式进行。一切现代意识的启蒙和发展都必须对传统法规进行打破。对现代法规予以建立,从而确保现代价值观的合法性、长效性。只有在法治的条件下,现代价值观才能最终得到认可;只有在媒介的传播以及法律的保障下,作为文化载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在文化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文化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量国际、国家以及社会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在深入认识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有综合、系统的思维认识,决不能幻想从单一的方面化解和厘清这一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深入认识文化治理现代化这一系统进程,必须在坚持深刻把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提升对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等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不能离开世界而独立展开。世界是由各个国家组成的,而每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是在世界体系范围之内,不存在离开世界而独立存在的国家。国际背景不但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环境,而且为文化治理现代化提供空间。
全球治理根植于文化共识。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地球村”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联系的日益密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球性问题也不断凸显。这些问题有些表现在经济上,有些表现在政治上,有些表现在生态上,有些表现在社会上。正是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国文化得以认知、交流,乃至交融。在全球化一些基本问题上,各国文化表现出基本的认同,民众表现出普遍的共识。消除贫困、维护公平正义、保护环境、治理全球气候变暖、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公共卫生等,虽然各国有不同文化差异,但是对于这种“微政治、众文化”的基本问题,全球民众表现出相同的价值指向,而这种价值指向不会因为信仰、宗教、肤色、社会制度等不同而不同。基于这种文化共识,各国民众以不同的方式联合起来,在过程中可能呈现方式不同,但共同解决全球问题、推动全球治理的态度是相同的、一致的。在各种非政府组织及互联网的带动下,人们突破了一国属性,体现出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联系各国人民,同各国官方及非官方组织共同致力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发展。
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各方民众的广泛参与形成一种具有世界属性的“参与文化”,丰富着文化治理体系。全球治理的推动离不开各国政府的参与,更离不开各国民众的参与,志愿者和志愿精神在全球治理运动中得到发展。而志愿者作为一国公民,反过来促进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志愿精神作为参与文化的外在体现,融入文化治理现代化丰富的内涵中,并在实践中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化。作为参与文化的重要表现,志愿精神不再局限于某一团体或某一国家范围内,而是将范围扩展至全球各个领域,形成一种“利他主义文化”。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具有志愿精神的社会组织、普通民众成为主体,推动着治理朝着善治、良序的方向发展。全球治理的文化共识表明,全球治理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不同文化对全球共同问题的解决方式体现,而非在某个国家或少数国家主导下进行的文化反应。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全球治理的文化根基,才能清楚地了解文化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全球治理的文化合理性,才能科学地把握文化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旨归。
国家作为世界的组成部分,同时是民族文化的承载单位,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升,我国对文化的重视也越发明显。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国家治理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一个社会治理得好不好,既同法制完备程度有很大关系,也同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有很大关系”[9]。作为思想道德文化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国家治理的灵魂,“富强、民主和文明”既是重要价值目标,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国家治理最终没有实现民主、文明,即使实现了国家富强,其合法性也缺少重要根基。
认识国家文化治理,必须科学地把握国家理性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从历史发展来看,国家理性的发展经历“权势国家—权力政治”“宪法国家—宪法政治”“文明国家—文化政治”等三个阶段。通过国家理性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看出每个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即经历从富强到民主,再到文明的发展过程。现代社会不同于历史任何社会,仅用其中的某一属性表达都不能概括当代社会的发展,而更好的概述方式则是现代民族国家是权势国家、宪法国家和文明国家的综合体。关于国家能力建设问题,英国注重实利的模式、法国重视权威的模式、俄罗斯重视思想意识的模式都在当时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的中国模式更加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一种新的国家理性模式。关于国家政体建设问题,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总统制、代议制等,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被检验出“不当性”,唯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在发展民主政治、公民权利和市场经济中体现优越性。这种国家治理方式对于合理调动各种资源、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具有积极作用。面对如何进入“文明国家—文化政治”阶段,对传统的继承和扬弃、对具有时代特征国家治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治理是“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多元行动者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10],获取更多的公共利益、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两大核心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表现为不同方式。然而,在当代中国,国家理性应突出表现为权势、宪法和文明的统一,表现为现实政治实然和理想政治应然的结合。
社会因素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治理的文化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通过梳理历史和现实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社会事件的产生并不是由于某一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而绝大多数表现为深层的文化机制方面。社会治理的良性推进和发展必须从深层的文化因素出发,在文化因素中探寻治理的路径、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社会治理推向前进。
受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中表现出更加多样性、多元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思维之间的相互交融、碰撞对于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个体在思维和生活方式上也具有重要影响。从传统意义来看,以往的社会治理在对主要因素的考量时,更加突出地表现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而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实践一再表明,仅仅依靠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社会治理的效果微乎其微。只有把公民纳入综合考量因素中,发挥公民在社会责任、价值理念等文化视角的作用,社会治理的效果方可凸显。一方面,从理论来看,社会治理指的是社会各主体通过合作以达成一致目标而进行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治理不但需要严格的社会管理,而且需要自觉的社会自治,甚至后者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更加有效的作用。而自觉的社会自治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在社会中形成自觉的文化氛围、充盈着自觉的文化理念,取决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另一方面,从实践来看,社会治理是各种因素相互协调下进行的综合治理,既离不开政治、经济、法律,也需要文化发挥作用。文化内在地包含社会治理的要求和价值,文化治理的程度影响着社会善治的实现程度,对社会治理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契机下,全党全国人民必须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不动摇,不断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文化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必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进,必将加快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1的初心和使命,必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28,必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