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娟
工作和家庭的冲突是当下很多父母员工面临的困境。随着越来越多女性进入职场以及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工作父母难以照料家庭、陪伴孩子就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这些日趋复杂的挑战之下,打造“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通过育儿假、弹性工作安排以及提供育儿服务等手段帮助工作中的父母照顾好子女,对于父母员工兼顾工作和家庭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企业建立“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通过家庭友好政策支持有子女的员工。具有良好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的父母和看护者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们的孩子。为了详细了解“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内容和意义,为企业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本刊记者采访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东亚和太平洋区域官员、企业合作专家Erik Nyman。在访谈中,他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价值。打造“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不仅可以消除父母员工的后顾之忧、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
让工作场所更灵活、更具有人性化
《WTO经济导刊》: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家庭和工作,目前很多企业在尝试创建 “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请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是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
Erik Nyman: “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也算不上是一个标准。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体面工作如何帮助父母员工给予孩子人生最美好的开端。作为当今工作场所一个新的愿景,这代表了多重思维的转变,比如:从只是女性员工孕产假到男性员工的陪产假,乃至来自所有看护人的支持对于儿童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从仅仅是基础设施到更多对“人”的投资的转变:员工不仅可以享受母乳喂养设施,而且能够获取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需求的技能;这是雇主和员工共同承担的责任,雇主的角色至关重要,通过对家庭的支持帮助儿童健康成长,这不仅仅帮助父母减轻压力,而且去提升整个家庭福祉。
《WTO经济导刊》:联合国儿基会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其现实意义有哪些?
Erik Nyman: 投资儿童早期发展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在三岁以前,儿童的大脑可以发展到成人大脑87%的脑重量。儿童早期获得的体验多是来自父母的,对于儿童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具有支持性的、持续关爱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大脑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这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学习、成长和对于今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如果缺乏来自父母和看护人的高质量的照料,他们就会失去发展的潜能。但是确实很多情况下,因为工作父母很难去陪伴和照料他们的孩子,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可以为父母和看护人提供育儿方面的支持,使他们不仅可以有效工作,而且能够兼顾并且更好地照料孩子。
《WTO经济导刊》:我们知道推动家庭友好政策方面的投入,事关家长与儿童的福祉。那么企业能从中获得些什么呢?
Erik Nyman: 在很多国家,企业开始发现“家庭友好型”政策的价值:可以更好地留住员工、帮助父母员工尤其是母亲获得职业发展、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员工士气,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更能吸引人才、提升品牌形象,使企业更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家庭友好型”政策可以降低员工流失率和缺勤率,减少招聘和培训成本。另外,增加女性员工在产假后回到工作岗位的可能性会有助于工作场所的性别平衡。通过分担家务及照料孩子,使父亲承担更多育儿责任,女性会减少离开工作岗位的可能,从而减少因为性别带来的薪酬差异,减低性别不公和提升企业生产力。企业在支持全球众多工人提升亲子育儿能力方面可以发挥巨大能量。
当然,从企业角度谈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时,我们常会提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实我认为大家应该从人本身的需求和发展来思考问题。当孩子得不到妥善照顾时,父母员工自然无法专注工作,自然无法在企业好好表现,这不是单纯的工作能力的问题,而企业应以人为本,因为这最终会影响到工作效率。所以,企业应该真正把员工当做孩子的父母来看待,多站在父母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
投资于“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政策很关键,这会在很多方面带来巨大的红利,直接关乎儿童更健康发展,接受更好教育,而员工获得更多支持,成为更优秀的领导者,并有助于建设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如何打造“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
《WTO经济导刊》:企业应该如何打造“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需要很大投入吗?
Erik Nyman: 首先,企业可以从国家标准开始入手,将带薪产假、哺乳假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真正内化到企业管理中,形成相应的企业文化,让员工真正享受到法律赋予的权利和福利。这对于企业而言,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只是遵守合规标准而已。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规定的带薪产假为至少16周,但实际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的是6个月(许多国家已经采纳了我们的建议)。
企业运营所在的国家在劳工政策往往存在不同的法律和法规,或者不能符合国际标准和指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确保至少遵守国家标准,并纳入内部的企业政策和实践,以保证员工可以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我们号召企业能够成为全球领军企业,率先在国家标准之上建立更加优渥的企业内部政策。实践证明这不仅使儿童受益,也会对企业和整个经济有益。
企业本身往往往很愿意成为更具竞争力的企业雇主。如我之前所说的,构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为员工提供体面工作,支持和幫助员工照顾子女,无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一种贡献。同时于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保留、吸引人才的方法。目前,东南亚的一些生产企业和服装厂已经开始在工厂内设立托儿所和幼儿园,为员工子女提供优质的育儿服务,这不仅解决了工厂招工难问题,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女性员工在怀孕或者生育之后仍愿继续工作,这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WTO经济导刊》:在提供育儿服务方面,比如您提到的创办幼儿园,企业可能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面临这些挑战,企业应该怎么做?
Erik Nyman: 为员工子女提供育儿服务确实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我们建议企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家庭友好政策。其实除了企业自己创办幼儿园、托儿所等,企业还可以充当桥梁的作用,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员工联系當地优质的幼儿服务机构。当然,对于那些处于公共服务十分匮乏地区的企业,它可能不得不选择提供幼儿服务。那么此时我们建议企业要主动寻求一些从事儿童权利保护的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团结更多的社会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WTO经济导刊》:在打造“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过程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Erik Nyman: 我认为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承诺和重视很重要,是开启儿童权利保护和员工体面工作旅程至关重要的一步,以确保企业不同部门可以对儿童权利保护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有了企业高层的承诺,企业可以评估目前的工作场所的政策,从而更好地理解企业对于儿童权利的影响,以及其政策如何影响父母员工和员工的孩子。
在工作场所政策的形成和修订中,越多的员工了解并能够参与其中,就越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通过更多的协同合作使这些政策更加有效。接下来就是确保执行和监测这些政策过程中的透明度和确保充分的尽职调查,以便这些政策可以定期评估,经验可以被分享和参考。只要有这些措施,我们相信现状将会得到改观。我们需要商业领军者能够起到楷模作用,鼓励其他企业也开启这样的旅程。企业通过提供哺乳育儿室、托育补贴和其他的家庭支持性服务来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这具备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商业逻辑,投入儿童权利保护就是对企业自己的未来投资。
《WTO经济导刊》:在儿童保护领域,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那么在推动建立“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什么作用?
Erik Nyman: 在构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过程中,政府的指导和监管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落实带薪产假方面,由于自愿措施效果有限,政府很有必要出台相应政策,指导、督促和监管企业在这方面的落实情况。确实有一些小公司很难跟上政策的最新发展,为此政府还可以根据企业规模制定不同的,易于参考的各种标准供企业参考。另外,政府应该在其本身的工作场所政策起到楷模作用,同时应该激励企业和公共部门对家庭友好政策做出承诺,重视儿童发展和福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相信,通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承担家庭友好政策的投入,才能为儿童和整个社会做出持久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