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海 李俊民
摘 要:“淮北大鼓”以其婉转明朗的唱腔、独具幽默气息的音乐语汇广泛传唱于淮北平原以及周边地区,并且广受好评,于200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受各种文化业态的冲击以及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淮北大鼓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笔者通过对淮北大鼓诞生的历史脉络、表演形式、现状、困境和问题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活态传承、多渠道传播等保护主张,希望为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淮北大鼓;表演形式;生存现状;保护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2-0125-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来的。淮北大鼓发源于淮北市,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经过鼓书艺人的不断探索创新,在唱腔、板式和使用器具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说唱技巧,深受淮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目前,淮北大鼓这一艺术形式却势趋渐微,后继乏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保护。而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一民族艺术的瑰宝,却成为摆在当地政府和文艺工作者面前最为迫切和现实的难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淮北大鼓式微,人们该如何来解决?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淮北大鼓诞生的背景
(一)淮北大鼓诞生的地理人文环境
淮北大鼓主要流传于淮河以北、黄河以南、蚌埠以西、商丘以东的广大地区。淮北大鼓诞生地的淮北平原,拥有得天独厚地理人文环境。淮北平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河流纵横,交通发达,沃野千里,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安徽省粮食主产区。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秦设县的2000多年间,淮北一直是群雄逐鹿的地方,也是文人俊士寄情山水的热土。在这块地方孕育了秦相蹇叔,他辅佐秦穆公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音乐家桓伊史称“江左第一人”,书画家戴逵与书圣王羲之、王献之有并驾之誉。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淮北特色的地域文化,孕育了门类众多、风格迥异的艺术类别,彰显了淮北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厚重,淮北大鼓就是众多文化艺术中的奇葩[1]。
(二)淮北大鼓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淮北大鼓源于山东大鼓,与苏北大鼓和豫东大鼓也存在一定的渊源。淮北大鼓明末清初已具雏形,早先的淮北大鼓分布在江淮之间和长江以南的部分市县。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山东大鼓经徐州传入萧县,5年后,萧县人傅怀森投师山东大鼓艺人郭老响门下,出师后设场于萧县县城,从此出现了本地的大鼓。光绪二十一年(1985年)以后,泗州张振邦、沙亨远、杨海侯等学会山东大鼓,开始广收门徒传艺,这些门徒很快流布泗州各地,他们的演唱被称之为泗州大鼓。与此同时,豫东大鼓也传入界首,并在颍州各县迅速普及。辛亥革命前夕,泗州大鼓和传入界首的豫东大鼓已遍布淮北并传播到淮河两岸,淮河以南的听众将这两种艺术形态基本一致的大鼓统称为淮北大鼓。
二、淮北大鼓的表演形式
(一)淮北大鼓的表演工具
淮北大鼓的表演形式分为坐唱和站唱,表演主要用具有鼓(大小不一)、鼓架和板三样。鼓的制作材料主要为木制(檀木或枣木),呈圆形状,大小不等。鼓的制作和其他鼓一样,周边用皮革覆盖并固定,以牛皮、驴皮、坨皮为主,音色醇厚。敲击大鼓的工具叫“鼓棒”(俗称鼓条子)。制作材料要求光滑可手,一般选用柳树条或石榴树条,前端加工成弯头状,以保证在敲击的过程中不产生热量,减少对鼓的损伤。演员用的板大多是月牙板,是用钢和铜造成的,所以也叫“淮北犁铧大鼓”(犁铧是旧社会农民耕地的工具)[2]。随着大鼓艺人的不断革新,永城、蒙城等地现在也有人使用木板。手板为三页板或两页板,用红木或檀木制成,长大约30厘米-35厘米,宽大约5-7厘米,厚大约在0.2-0.5厘米之间,用绳线固定。鼓架用几根竹条支成三角形支架,用细麻绳系在上面,以固定大鼓。
(二)淮北大鼓的表演形式
淮北大鼓属于曲艺说唱类艺术,一面鼓、一副板、一张嘴,这是淮北大鼓的全部家当。最初的演唱形式是运用手鼓为半说半唱的顺口溜伴奏。清代中期的艺人们在不断摸索中对手鼓进行了改革,以简单的支架固定鼓位,表演在固定场地进行,使得表演更加方便、规范。清末,大鼓艺人逐渐增多,淮北大鼓也逐步完善,成为一种以说唱为主、逗学为辅的说学逗唱相结合的形式。表演者表演时左手打板,右手握鼓条,有节奏地击鼓,击鼓一般为五番,反复击360下。大鼓艺人在击鼓后的开场白为:“够不够360,敲多了是挠头。”唱腔形式具有多样化,包括慢板、花板等,演员可根据各自的情况,说学逗唱灵活运用。说白口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其喜怒哀乐要根据故事情节以不同语气和表情表现出来。说白口有个原则,快中不乱、慢而不断,用艺人的话来说,就是”黏糊”[3]。故事里经常有机器和动物发出的声音,比如马叫、虎叫、火车鸣笛,大炮、机枪声等,这是演员模仿的结果,以便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说学逗唱中的“逗”,艺人称之为包袱底,一个成功的演员能让观众随时哭或者笑[4]。
(三)淮北大鼓的唱腔形态
淮北大鼓的演唱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通常是边打板边演唱1~4句才击鼓点;老艺人说唱长篇书目一般用“活口”,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按照故事的情节即兴发挥,添枝加叶,所以表演者必须牢记较常表演的唱段,俗称“片子”“赞赋”,从而能够灵活表演各种情形。大鼓演唱第一句一般要比第二句最后的音调高,如第一句音落“6”(音阶),第二句最后音要落到“5”;第一句最后音落“2”,第二句最后音要落“1”;第三句拉音唱腔,第四句或最后一句拖音应为长腔带花色(如上面的谱例)。
淮北大鼓的唱法有快板、慢板、流水板、三字蹦、五字蹦、翻十字和正十字等,大多都以四句为一个节奏,艺人称之为四句腔。无论是快板和慢板都和说白口一样,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淮北大鼓演唱时运用淮北口音和方言,讲究字正腔圆,要把每一个字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让观众入耳入脑。“唱”的时候敲鼓还常用“凤凰三点头”,因为唱长篇鼓书时敲鼓是有一定随意性的,要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确定。鼓点好比标点符号,该用逗号用逗号,该用句号用句号,该用感叹号用感叹号。总之唱和鼓点是相伴随的,是緊密结合在一起的[5]。
淮北大鼓唱腔高亢婉转,地区特色浓郁,多采用地方小调或吸收其他地方戏曲剧种曲调;语言诙谐幽默,节奏明快。“曲调高亢感人,具有淮北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说唱时还讲究“唱、念、做”和手、眼、身法、步等表演功夫,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押韵合辙,吐字清晰。其演出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深受淮北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2]。演唱的作品既有《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红楼梦》等传统曲目,也有《林海雪原》等现代曲目。
淮北大鼓深受黄淮一带群众的喜爱,已成为淮北平原广大农村农闲时最主要的娱乐方式。鼓书艺人们或走村串巷,或在集市布点演唱,为老百姓带来很多的艺术享受,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鼎盛阶段。然而,改革开放后,这一地方艺术形式逐渐被人们淡忘。
三、淮北大鼓艰难的生存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淮北大鼓是黄淮流域重要的地方艺术门类,盛极一时。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影、电视、自媒体等现代化媒体的出现,大鼓艺术渐渐失去了市场和群众基础,风光不再。淮北大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低潮后,大鼓艺人的处境每况愈下,许多艺人不再以大鼓为生,有的改行,有的外出打工,淮北大鼓的处境每况愈下。
央广网记者孙永政、李凡两位同志曾采访过安徽萧县孙圩子乡周洼村的周明汉老人。在安徽淮河以北,黄河以南,周明汉堪称“淮北大鼓第一人”,但目前,周明汉老人一家生活十分窘迫,住房简陋,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这不禁让两位记者对这位淮北大鼓第一人的现状感到唏嘘。周明汉老师的师叔周鼎欲先生也曾在淮北地区大鼓艺人圈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可如今也弃鼓从商,在濉溪县城街上做起了卖菜的生意。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在淮北市濉溪县文化馆和曹廷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淮北大鼓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申报成功虽然重新燃起人们对淮北大鼓的信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淮北大鼓的生存现状。淮北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农民生活条件一般。由于大鼓艺人多为底层民众,他们找不到与自身技艺相符合的经营之道。大鼓藝人们除了农业收入外,并没有稳定的其他经济来源,他们难以通过艺术表演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就使艺人们渐渐失去了创作与表演的热情。
淮北大鼓的传承是口传身授,因此很容易失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认同感、历史感以及归属感的缺失是导致后继乏人最重要的原因[4]。对大鼓艺人的走访和调查发现,虽然他们仍在继续表演,“但演出场地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在城市中已难觅它的踪影。在广大农村,每逢农闲、赶集之日,艺人们便在街头巷尾的茶铺旁支起鼓架、敲起鼓板进行表演,虽然演出条件较为简陋,但听众依然抱有极大的热情”[1]。
目前淮北大鼓的受众主要为老年人,观众席上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淮北大鼓唱段几十年没有创新,“老腔老调”很难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更不能被崇尚现代多样化娱乐方式的年轻人喜爱,随着淮北大鼓的受众——老年人的离去,淮北大鼓在农村的这最后一块阵地也将面临失守的危险。
四、保护与传承“淮北大鼓”的策略
近年来,在传承和保护淮北大鼓方面,淮北市文化馆和濉溪县文化馆的一些做法值得肯定。
(一)善于借助媒体,传播推广造势
“树苍翠,榴花媚,大鼓声声梆子脆,美好乡村一幅画,幸福家园万枝梅。”2015年随着这首《淮北是我家》市歌在淮北大地传唱,使更多的人知道了淮北大鼓。与此同时,央视第三频道(文艺频道)、第四频道(国际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香港凤凰卫视、安徽省电视台、安徽日报等众多媒体对淮北大鼓的报道,大大提高了淮北大鼓的知名度,对淮北大鼓的传承与保护显然大有裨益。
如今是信息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如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亦或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其便捷的传播途径和丰富的内容虽然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淮北大鼓以往只在节庆时在街头巷尾表演,现在却可以利用新媒体把淮北大鼓搬到“舞台”上。如果对其再进行重新重新包装,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给广大观众,必然使淮北大鼓重获生机,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同时,还可以请曹廷虎这样的传承人通过新媒体授课,开展专题讲座,这样,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还扩大了淮北大鼓的传播范围。老师在网络上教,观众通过看直播学习,将“观众”变为“粉丝”,那么淮北大鼓的传承就一定不再是问题。
(二)广收门徒,“活态”传承
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先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最理想的境界是“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依附在人的身上的文化形式,人在则在,人亡则亡,因此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成为传承的关键。
2008年曹廷虎老师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大鼓传承人,对此,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批准他从民间文艺爱好者中广收门徒,以便传承和保护好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2011年10月,曹廷虎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收文艺爱好者李红艳为首位正式的淮北大鼓学徒。经过6年的刻苦学习,李红艳基本掌握了这一艺术的表演要领,已是市级淮北大鼓的正式传承人。她已开始频繁活跃在各类文艺演出的舞台上,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16年,在淮北市濉溪县举办的第二届安徽省鼓书曲艺大赛中,李红艳获得了一等奖。2013年7月,濉溪县文化馆再次为曹廷虎老师举行拜师仪式,收王敏(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姜玲慧(淮北市豫剧院专业演员)、李婉玉(社会青年)为徒,拜师仪式上师徒四人还同台表演了《十二生肖没有猫》和《老来难》等观众十分喜爱的淮北大鼓段子,淮北市、县领导和曲艺界同仁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如今,三人均为淮北大鼓市级继承人,淮北大鼓的传承与保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三)开设淮北大鼓培训班,把淮北大鼓搬上课堂
开设淮北大鼓培训班,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搬上课堂,拓宽了传播渠道,扩大了淮北大鼓演艺人群。正如前文提到的,如今真正喜欢、了解淮北大鼓的以老年人居多,这显然不利于淮北大鼓的传承与保护。而年轻人中,真正有意愿传承这一民间艺术的非常有限,为了扩大淮北大鼓受众规模,开设培训班显然是明智之举。濉溪县文化馆十分重视淮北大鼓在中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大力开展“淮北大鼓进校园”“淮北大鼓进军营”“淮北大鼓进社区”等活动,在校园、社区定期举办讲座、演出、比赛等。高校还开设了选修课,2016年8月曹廷虎老师被蚌埠财经职业学院聘为专家,讲授“淮北大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民间艺人带到人們的生活中,让这种文化遗产不至于成为文献艺术,不再只是人们的一种记忆,而是让它真正的“活”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人民对淮北大鼓的热情调动起来,才能唤起都市居民对这一民间民族艺术瑰宝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去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
笔者认为,目前可以开展的抢救性工作包括:尽可能多地收集淮北大鼓艺人的音像资料,并结集出版;注重收集淮北大鼓文字资料,到一定阶段后,整理出版《淮北大鼓》专著,使淮北大鼓这一地方曲种得到有效保护。
(五)举办淮北大鼓研讨会
艺术是需要交流的,只有交流才能够发现其价值,才能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政府和相关单位可以举办淮北大鼓研讨会,邀请优秀艺人和专家参与,为淮北大鼓的保护和结集出版提供丰富的资料。
(六)成立淮北大鼓演唱团
濉溪县文化馆在2015年成立了“淮北大鼓演唱团”,现有会员96人,形成相对稳定、规模适度的淮北大鼓演唱群体,并吸引了一定数量的观众。
(七)举办鼓书大赛,提升淮北大鼓的影响力
举办淮北大鼓书会、淮北大鼓演唱会等活动,为各县区及周边地市艺人提供演出交流平台,为群众奉上丰盛的传统文化盛宴,这是传承与保护淮北大鼓有效途径。2015年9月,濉溪县人民政府和安徽省曲艺家协会在濉溪县举办了“安徽省第二届鼓书曲艺大赛”,其中淮北大鼓传承艺人杜一峰演唱的地域风格浓郁、群众熟悉喜爱的《游西湖》,李红艳演唱的《贾宝玉探亲》获得一等奖,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些活动为淮北大鼓艺人提供参演、参赛机会,培养并确立淮北大鼓的领军人物,强化淮北大鼓的观众基础,提高了它的影响力。
(八)创新演唱方式
2016年3月,濉溪县文化馆邀请了20位淮北大鼓艺人、大鼓曲艺创作者以及安徽省曲艺家协会的领导研讨淮北大鼓的创新演唱方式,一是加入了弦乐伴奏,二是开创群口大鼓这一演唱形式,这显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夏雷英.“淮北大鼓”生存环境与保护研究[J].大众文艺,2009,(07):192.
〔2〕许洁.安徽大鼓的历史发展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9,(01):110-112.
〔3〕鲍李宾.原真的传承与时代的变异——说唱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的消长问题[J].文学教育(上),2017,(06):96-98.
〔4〕邱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中的南阳鼓词保护与传承[J].中国音乐学,2010,(04):138-141.
〔5〕程敏.安徽太和清音音乐的文化生态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0,(04):96-98.
〔6〕刘英丽.从文化生态视角看河洛大鼓的兴衰与重振[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58-16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