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8-02-20 23:58张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关键处重难点因材施教

张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可能和需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扣人心弦的小故事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悬而未决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问题愈多,好奇心越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越活跃。现就低年级而言,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发问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年龄的增长,课堂上往往表现为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氛围,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产生积极的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增强自信心和勇气,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课前准备时,老师说: “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都是学习的伙伴,伙伴之间想到什么就要表达出来,不要害羞,不要担忧,发言和提出问题的小伙伴都将赢得大家的掌声。”

二、把握合理时机,激发学生质疑

质疑能激发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质疑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处设疑。在这一时机,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了问题,他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新知识出现后,他又萌发了探求新知的兴趣。这时的设问要有针对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学习认识厘米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测量课桌的长度,在交流反馈时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让学生意识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进而自主探索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

(二)在重难点理解等关键处设疑。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的理解,在关键处精心设计质疑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教学“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通过这样三组数对比:2530○3180,2530○2350,2530○2570,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比的?发现了什么比较的方法?学生围绕这一设问思考,问题自然化难为易。

(三)在知识理解容易混淆处设疑。知识之间有内在联系与区别。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容易混淆的知识。这时,教师有针对性的设疑,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区别与理解。如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对“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角度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个内容理解有点困难,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演示两条边的无限延长和角的大小变化,设疑:在这个过程中,你發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直观演示、讨论质疑,发现了角的大小关系。

三、注意因材施教,养成质疑习惯

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敢问,这是前提。学生爱问,养成良好习惯,这是关键。学生敢问、爱问还不够,还要使学生会问、善问,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这是培养质疑能力的核心。由于学生知识有差异,发展又不平衡,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不能把敢问、爱问、会问、善问绝对分开,而要因材施教。对于怕问的学生侧重从培养敢问入手,对于有胆量问的学生则进行会问,善问的培养,以最终形成质疑、释疑的学习氛围,这样让全体学生在掌握质疑方法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这才是进行质疑问题的着眼点和归宿点。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有质疑才有求知,有质疑才有发展,有质疑才有创新。所以,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见解,让学生的创造力在质疑中发展。

【作者单位:涟水县涟城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关键处重难点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善抓关键巧析文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