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中心幼儿园 罗东明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陈鹤琴.《家庭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仅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有利于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帮助家长树立全面的教育观,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改善和提升。
1.教师与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认识
图1—1表明,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能准确定位自己在家园合作中所担当的角色,但还有一些老师和家长对于家园合作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觉得家园合作就是一种简单的信息交换,甚至只要各行其事,各司其职就行。
2.教师与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态度
从图1—3可以看出,教师对参与家园合作的态度是积极的(37%),甚至是非常迫切的(63%),说明教师都十分渴望能够与家长进行合作;而图1—4可以看到,有超过90%的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各项活动是积极的,其中有58%的家长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这说明了家长也想在家园合作中做出自己的努力。
从图2—1中可以看出,教师利用家长会、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进行家园合作的情况比较多,这类沟通在保证沟通效率的同时提高了交流效果,但所能得到的信息有限,并不利于家园合作的深入开展。图2—2中,在家长经常参与的家园合作活动与教师开展的家园合作活动形式相重合,一方面说明家园合作的形式较为单一,另一方面则表明在家园合作过程中家长处于被动地位。
通过对图3—1和图3—2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家长所关注的内容涉及到了幼儿的多个方面,其中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都较为注重,但是相对来说双方也有不同的着重点。
通过调查访问,虽然大多数老师和幼儿家长都能准确地认识到双方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是合作伙伴,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家园合作只是单纯的信息交换,更有甚者觉得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同时,许多教师与家长对于家园合作的理解过于片面,他们把合作简单的理解为信息给予或交换。
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虽然每个幼儿园的班级都设有“家园联系栏”“家长园地”等,但是很多班级的教师只是在上面粘贴一周活动计划和幼儿卫生保健贴士、通知等,家园联系手册大多也只是摆设,没有真正成为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平台。此外,家园合作还停留在集体交流阶段,大多依靠家长会、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这样的交流耗时费力。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家园合作的内容涉及到幼儿的各个方面,但教师和家长都过于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学习情况、人际交往等外显行为,对于幼儿的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了解较少。这些合作沟通的内容是比较浅显的,同时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信息交换和了解,对于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没有深入探讨。
通过调查了解,澜沧县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活动还处于相互沟通的低层次上,即教师与家长在交流过程中只是简单的了解情况、交换信息,缺乏深层次的合作,对于幼儿园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基本不参与,这样的交流合作所能获取的信息有限,不利于家园合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许多家长都是态度积极,但表现消极,参加集体活动时大都是置身事外。
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在家园合作中应该占主导地位,积极做好家园共育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幼儿园要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教育讲座和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等,向家长宣传讲解,提高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
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共育的桥梁。首先,老师与幼儿家长之间要建立相互尊重、信任、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沟通途径,选择最合适的交流方式,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最后,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充分了解家长的性格脾气、家教观念等,按照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和方法。
家园共同体是由孩子的家庭成员及与其相关的教养人员、幼儿园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不断建构的群体,双方都有着教育好孩子的责任,有着共同的需求[ 吴邵萍.《家园共同体的建构》.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如通过创建家长委员会,让幼儿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办园方针、教育情况和教育要求,对幼儿园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召开家长小型座谈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当前家园合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让家长正真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家长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等,是非常有用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家长的优势和强项,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断创新家园合作形式。例如,请当医生的家长到幼儿园里给孩子讲有关卫生与保健的常识,请做交警的家长到班上给幼儿讲一讲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请当消防员的家长给孩子讲有关火灾及火灾中逃生的知识,让有艺术特长的家长在亲子活动中与孩子一起表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