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华
(作者为省政协原副主席)
我在河北省政协工作期间,从未分工联系过《乡音》杂志,但《乡音》杂志我每期必读,并且是我收藏的杂志之一。喜欢《乡音》杂志,当然因为它是我们政协自己的杂志,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它是一本好杂志。办报办刊的人,都希望把报刊办好。但怎样才算办得好,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办出了特色。那些有特色的报刊,即使把报头或封面遮住,随便翻开一版、一页,熟悉的读者也能认出是哪家报刊。《乡音》就具有鲜明的特色。
它有鲜明的政协特色。打开《乡音》,浓浓的政协气息扑面而来。它从不忘记自己是河北省政协的机关刊物,把宣传政协工作,推进协商民主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并且最大限度发挥杂志所能达到的时效,及时报道政协的重要活动,以省政协为主,兼及市县政协。这些报道既面向社会,扩大政协影响,又有利于上下沟通,协调联动。它坚持委员是政协主体的原则,努力开阔视野,发现政协委员好的意见和建议,并予以刊发,为委员议政建言搭建平台。它每期都有“委员风采”,介绍委员事迹,访问市县政协领导,并以此辉映出整个政协队伍的风貌。有句谚语:要知山中路,须问打柴人。要了解河北全省政协的活动,就看《乡音》。我在政协工作期间,有时下去调研,发现市县政协的同志不仅了解省政协的工作,而且了解许多兄弟市县政协的工作,我问他们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他们就是这样回答:看《乡音》呗。
它具有鲜明的河北特色。就此而言,它是名副其实的“乡音”。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乡音就是家乡的口音”。换言之,乡音就是地方话,把地方话讲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乡音》做到了,它始终把办刊的立足点放在河北。讲河北的话,唱河北的曲,为加快河北发展助力。省政协围绕省委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它则围绕省政协的重点工作展开宣传。我在政协的五年中,不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是河北产业转型升级,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环境治理,省政协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有关论述和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的有关部署,下大力,甚至倾全力深度调研,建言献策。《乡音》一直配合发声,从未缺位,为政协重点工作鼓与呼。办报办刊,最怕弄不准读者定位。而《乡音》则始终明白它是政协的,是河北的。在谈到艺术时,人们常说: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因为《乡音》讲的是河北话,才越发形成了它独特的魅力。
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我这里说的文化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广义的文化。毫无疑问,办好一本杂志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事业。前面讲的政协特色也好,河北特色也好,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政协的机关杂志,既要及时宣传政协工作,但又不能办成政协的工作简报。既要办出河北特色,但又不能囿于河北讲河北,在宣传上“画地为牢”。总之,既不能忘记职责所在,失去自我,又要有可读性,能圈粉。做到这些,就是文化,就是杂志的文化成就。现在,作为软实力的文化,经常被提起,也经常被讲得很神秘。而我觉得所谓文化,就是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被人接受,就是潜移默化的感染人,激励人。《乡音》在这方面可圈可点。另一个层面的文化就是地域文化。为挖掘河北的地域文化,并使这些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活动,民风民俗,地方产品等得以传承和弘扬,《乡音》从来都责无旁贷。它的“文化大观”专栏就承担着这个任务,而且每期的内容都很丰满。如果《乡音》是棵常青树,地域文化就是这棵树上的花。《乡音》不仅是有故事的杂志,而且是有文化的杂志。
我近距离接触《乡音》是在政协这五年,但关注《乡音》则从它呱呱坠地就开始了。“乡音”是最具凝聚力的声音。当年《燕赵乡音》的宗旨就是通过乡音向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传递乡情。后来虽然改为省政协的机关刊物,但令人欣喜的是它至今初衷不改,依旧在用浓浓的乡音叙说着温馨的乡情,受到河北读者,特别是各级政协委员的喜爱。一位画家朋友告诉我,对于画家来说,调色盘里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就像是音乐中1234567七个基本音级,可以随意排列,关键是怎样排列。我想,对于杂志的编辑来说,那一个个方块字,那一篇篇来稿,也是一种种色彩,一个个音符,关键是怎样排列才有好的文章,好的杂志。坚信《乡音》的编辑们今后一定能够“排列”出更动人的乡音旋律,更美丽的乡情画卷。
三十而立。我们这些人小的时候,觉得三十是大人了,甚至觉得是中年人了。可是今天,许多帅哥三十岁尚未谈婚论嫁;许多靓妹三十岁尚且待字闺中。三十岁还年轻得很,三十岁的《乡音》正是青春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