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太阳能董事长
筑巢引凤、聚才引智,让创业者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这是对创业者首要的扶贫。
国家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我们企业界也都举双手赞同,并且纷纷响应。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另外一个“扶贫对象”——那就是国家极力倡导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庞大的创业者群体。
大家会问,他们不都是老板吗?还要被扶贫?是的,他们当中一小部分会成为百万甚至亿万富翁,但是绝大部分不仅财富趋零,许多甚至是极度的“负翁”。
当然,你会说他们再负债累累也是心甘情愿,但他们全家的日常开支也比传统意义上的扶贫对象富裕得多。
也许他们家人的生活费也像他们创业一样靠借债度日,所以生活水平并不显得太低。
也许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刚刚开始创业时就如影随形般地带上了所谓的“原罪”,也许他们当中的确有些人饥不择食有意或者无意陷入假冒伪劣的深渊(当然,最终会受到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各种惩罚)。
然而,我们能够体会他们一无所有还要无中生有的艰难吗?我们能够体会他们一无所知还要无所不知的无助吗?我们能够体会他们无人可用还要边学边教的无奈吗?我们能够体会他们无牌无市还要奋力开拓的无力吗?我们能够体会他们无力为继还要拼死苦守的无望吗?
除非亲身经历,我们真的无法想象得到他们的债权人因为讨债愤怒地在对他们围追堵截;我们也无法想象他们为突破为生存为发展正四处奔走;更无法想象他们陷于绝境而一夜白发甚至抑郁轻生……如果没有经历过他们的挣扎求变,没有目睹过他们的辛苦煎熬,外人怎么可能体会到老板们光环背后各种不为他人所知的心酸和不堪?
有一组数据是这样的:我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大约是3.7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更为短暂,只有2.5年。也就是说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在破釜沉舟毅然决然下海创业少则两年多,多则六、七年就会沦为所谓个人名誉上的“失败者”或落魄者、家庭财产上的破产者,甚至变为一辈子还不清账的“百万负翁亿万负翁”(这可是比“老赖”好听多了)。“士农工商”了几千年,经商从商创业依然是逆海行舟,风险无穷。但,就是这一类人——他们是这个社会最有勇气的探索者;他们是这个国家未来繁荣富强的原动力;他们是这个民族最有冒险精神的创新者;同时他们又是这个世界上孤独、无助、需要扶助的一类人。
只是创业者的“贫”非传统观念的“贫”,对他们“扶贫”就得研究他们“贫”在哪儿,需要怎样“扶”:捐钱捐物?——他们不需要,不然他们就安于现状,不会毅然决然以身家性命赌明天。参股入股?——这可是最为身体力行的扶助和力挺了,不过那你也不幸成了“扶贫对象”了。实际上,创业除了以下几个外部环境的支持外,其他什么也不需要。
环境“扶贫”:让创业者——想创、敢创、能创。房产投资讲地段,创业投资讲环境。筑巢引凤、聚才引智,让创业者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这是对创业者首要的扶贫。投资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者的创业意愿,计划经济时代创业者寡,改革开放南风一吹,“下海”者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滋养无数吐故纳新的创业者。而创业者成气候上规模产生效益,得益于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支持。
在创业的各个阶段,企业面临的风险都比较大,尤其是初创时资金规模小,企业融资困难,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如何让更多想做大、做强的企业和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此阶段政策、金融等环节的扶贫,至关重要。
直接数字化摄影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有关在检查诊断尘肺病中的应用研究还是相对比较少。尘肺病属于严重的一种职业病[1],不只是单纯的医学诊断,往往涉及很多方面的赔偿以及利益。此文数据统计实验研究目标选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参与体检的1000例职业健康查体的人员,报道以及评价直接数字化摄影检查的价值和效果。
精神“扶贫”:让创业者——自尊、自强、自豪。因“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轻商重仕现象在我们国家很多地方还非常严重,很多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配偶)并不看好创业者,这让创业者精神上很孤立无援。再加上一个人一旦选择创业,就代表着没有了稳定收入、没有了个人生活、“商人重利轻别离”——严重压缩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有的只是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和对身体的严重透支。
所以对于创业者,要从精神上给予“扶贫”,一方面在社会上提倡“创业者光荣”,莫用“成者王侯败者寇”来给他们下定论,给创业者(含创业炮灰)以更大的宽容和理解;另一方面给创业者以“精神扶贫”,创业不是选择一个职业,心怀初心的创业者一旦下海,便是一辈子的事业,这是一件有益于个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团队等多方利益的壮举,是一种“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非好汉”的奋斗精神,创业者应自尊、自强,更应该以创业为自豪。
知识“扶贫”:让创业者——多才、博才、通才。很多创业者做不大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创业者早期的知识结构受限及后期学习能力的欠缺。对创业者及其团队的知识扶贫,决定了其发展的品质和未来。
做企业就是求异创新,起初创业可能源于“一招鲜,吃遍天”,但真正发展壮大得需有“招招鲜”的本领——超越常人的智慧、异乎寻常的勇气、准确无误的判断、慧眼识人的管理、化零为整的统筹……
后期学习更是一个个不断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持续过程(我们企业文化里称之为“活到老,学到老”),市场普及、产需供给、人才培养、研发创新、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精益生产、体系构建……缺一个短板,满盘皆输。
当前的名目繁多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学院以及培训机构并不适合大多数创业者,倒是地方政府应该在比如创客中心组织非盈利的“创业辅导班”“创业经验交流会”“咨询中心”……上多下些功夫。
在这儿,我愿意替本地创业者向各地方政府大声疾呼:不要把所有的发展经济的人力物力精力和“政策力”“举全市(县、区)之力”竭尽全力招商引资,许多地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招来的大商,最后不是因优惠而来最终因“无惠”而去,落得个鸡飞蛋打,或者把当地变成“避税天堂”或“地产跳板”,大大压缩本地企业的成长空间,狠狠伤了本地土生土长创业者的心,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耐力“扶贫”:让创业者坚韧、坚持、坚守。创业者是人生苦行僧,需要一种能禁得住的“熬”的精神。
“熬”字是一个毅力的浓缩,创业不仅是体力活,更是脑力精力的坚持,对所从事事业信心的坚守,所以对创业者毅力的“扶贫”,是一项短期看不见显性成果的重任,说小了,是对创业者本身心理健康和个人资源的保护。说大了,就是对社会创业信心可持续的负责,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建立在不断成功基础上的繁荣。
说到底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考验的是创业者的毅力,可是同时也是考验本地环境的包容力,更是考验当地社会(尤其是当地政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忍耐力和心智力。
平台“扶贫”:让创业者——放心、宽心、安心。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搭什么样的平台,企业唱什么样的戏,政府对企业的导向真的很重要。舞台搭得好,创业者表演得精彩。舞台搭得糟,会直接导致无数创业者创业挫败。
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平台?最最需要的是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平台,政府在平台建设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缩回看得见的“援手”,利用好市场“看不见的那只手”,把市场经济的平台建好,制定好标准和监督机制,让创业者在一个平台上充分地良性竞争。如果非要在平台上“扶贫”,那就多鼓励发展创新基金,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上多助力多推力。
对于各种非市场化的政府补贴,我认为类似的这种“扶贫”后果很严重。在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依赖补贴误导世界30年;在国内,太阳能行业搞“家电下乡”直接把太阳能光热市场透支,各种暗箱操作、骗补套补使一向良性发展的太阳能光热市场折翼。想想汽车手机互联网,没有政府补贴,没有激励措施,他们在竞争的舞台上长袖善舞,多么美丽多么健康。
良知“扶贫”:让创业者——正向、正念、正直。一旦创业,便以利润表看生死,利益与道德,考量着创业者的良心良知。为竞争无底限的降低成本,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暗箱操作、买凶杀企、红海绞杀……种种突破底限的商业行为,成为“扶贫”重灾区。
商业中如有道德奉行,应着重于——正向、正念、正直吧!
世间最美应是商人。通过辛勤汗水,付出智慧和劳动,与消费者进行等价交换,通过他人认可,体现自我价值,这是何等正能量的行为。百年老字号的经验告诉创业者:越是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良心,越是能赢得客户终生追随。
法律(含立法)“扶贫”:让创业者——懂法、守法、用法。良好秩序的遵守,赢得市场可持续,改革开放前30年和后30年的变化之一,应该是法律在经营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毕竟经过野蛮成长之后的未来之路,中国创业者是要走向成熟。
各种法律条文,如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税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学好、用好是商海的护航,所以对于法律“扶贫”,不仅要对广大创业者多多普法,还要建立社会机制,对中小企业进行普惠式或者点对点的法律援助。
人们会说创业者还不够格被称为企业家,可谁又敢说他们当中不会出现千千万万个未来的企业家呢?创业者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希望,创业者是中华伟大复兴的先锋。
保护好创业者的热情,充分利用好创业者冒险的潜能,给予充分的多点面“扶贫”。而对于创业者的“扶贫”,并非给予钱财物,只需给予生态方向的引导、精神的鼓励而已,相信他们的产出远远大于给予的付出,他们会以其强悍的创业精神、不屈不挠的生命活力,引导社会蒸蒸日上走向繁荣。
我创业30年,作为改革开放“下海”的早期创业者,深知创业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也时时体味着人生价值升华的幸福快乐,作为商界“老人言”,希望这篇“创业者扶贫”的心声能对想扶持创业者有益,更对现在各级政府创新式的标本兼治产业增收的精准扶贫点赞,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救贫扶贫。
我本人更想处理完公司事务后,愿意投身于创业者公益辅导大行动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事业效力,为创业者做心理咨询和创业指导,让创业者少走弯路,以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创业精神,健健康康坦坦荡荡奔向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