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慎
(大同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21世纪以来,“20世纪80年代”文学渐渐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也成为众多当代文学研究者关注的中心。较之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所具有的逻辑性、明确性使其在揭示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可以更直接、明确地呈现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时代性、社会性、思想性内涵。因而,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中,文学批评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常常具有思想言说的性质。许多批评家也正是以文学批评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知识分子社会关切,传达自己在社会、文化诸方面的独立判断和思想立场的。正是由于文学批评的这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与文学、时代、思潮的复杂关系,研究界日益认识到,“新时期”文学批评不仅与历史回忆、日记、编辑手记等资料一样,是研究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文学批评在承载着丰富的文学史信息的同时,也汇聚着历史转型过程中的思想潮流与历史风云,具有丰富的文学史研究价值。因此,考察文学批评的历史转型、发展、演进,进行文学批评史研究,也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分析、梳理“新时期”文学批评近40年的研究历程,揭示其研究方法、体例、价值立场的变化历程,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是推进“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早在“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发生期,便已展开了对其进行整理、述评、研究的工作。年度文学理论、文学作品争鸣问题的宏观综述与概评,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研究方式,并在其后的研究中一直延续下来。例如朱寨的《历史转折中的文学批评:〈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理论二集·导言〉》对20世纪80年代前期文学批评摆脱政治化、工具化而走向独立、批评思维走向开放做了宏观的梳理。白烨的《建国三十五年来文艺思想斗争的一个轮廓》中也梳理了80年代前期现实主义问题、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人性与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情况。
1985年,随着“新潮批评家”的涌现,一些研究者敏锐地感受到了文学批评的新变,开始出现对新潮批评家群体的研究。陈剑晖的《论新的批评群体——兼论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从“有机整体意识与宏观研究”“审美体验与主观介入”“哲学倾向与思辨色彩”“坦率精神与文体解放”四个角度,肯定了新潮批评的探索。[1]王蒙的《读评论文章偶记》“点将”式地对当时涌上文坛的青年批评家的个性、风格和思维方式予以逐一点评。“为展示评论新军的锐进姿容”,《当代文艺思潮》将1986年第3期辟为“第五代批评家专号”,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其中,谢昌余的《第五代批评家》将这些青年批评家命名为“第五代批评家”,从“宏阔的历史眼光”“顽强的探索精神”“现代理性的自觉”“深刻的自由意识”等层面对其给予了肯定。与此同时,该期《当代文艺思潮》的《编辑絮语》也指出了这些批评家对针砭时弊、干预生活作家作品的冷淡,面对“寻根”思潮时把握民族文化乏力等缺点。其后,周介人的《新潮汐——对新评论群体的初描》、陈骏涛的《翱翔吧,“第五代批评家”!》等文,也对其进行了理论扫描和评析,为之鼓呼。
1986年,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召开了“新时期文学十年”相关会议。《文学评论》从第1期开始开辟“新时期文学十年”专栏,总结“新时期文学十年”的成就。对十年来文学批评的变化和评估,也随之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鲍昌以“新时期十年的文学理论批评”为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梳理了十年以来文学批评话语变化和理论论争过程。而潘凯雄、贺绍俊的《走出思维定势后的选择——论新时期文艺理论批评的新调整》、黄良的《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思维走向》等文章,则不限于对批评历程的具体描述,而是从思维变革的角度,对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转型做了理论肯定。
与此同时,批评家个案研究也成为热点。1985年创刊于山西太原的《批评家》杂志,创刊的宗旨之一便是“对评论和评论家加以研究、评论和介绍”。[2]从创刊到1989年终刊,该刊发表了大量批评家评论。此外,陈骏涛的《批评: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评黄子平的文学批评》,陈燕谷、靳大成的《刘再复现象批判:兼论当代中国文化思潮中的浮士德精神》,白烨的《鼓吹新时代的文学,呼唤文学的新时代:读冯牧的文学评论》和《流自心底的涓流:评李子云的小说评论》,季水河的《宏阔的思维空间:评季红真的文学批评》,王光明的《谢冕和他的诗歌批评》等文章,都对批评家个体的理论话语、批评个性、批评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陈燕谷、靳大成的文章指出刘再复文论中的“人”的观念依旧属于古典人道主义,没有看到二十世纪是人类主体性胜利所带来的恶果。[3]王彬彬的《草丛中漫步——上海部分青年评论家印象》、吴涛的《漫画北京青年批评家》则分别对上海、北京的青年文学批评家群体做了印象式的点评,既评述了他们的批评个性、思维方式,也对他们批评的局限给予了犀利的批评。
1989年初,在“十年意识”的推动下,研究者开始梳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整体状貌。刘再复的《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文体革命》,[14]将80年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分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西方方法思维的引入、新探索和评论主体性建构三个阶段,从批评的语言符号系统、概念体系、思维方式变革等方面认识、梳理了80年代文学批评文体变革,认为80年代文学批评是一个从摆脱过去语言贫乏、思维独断的“独断型文体”到建构新的批评文体的过程。王干、王蒙的《十年来的文学批评》则以对谈的方式,对十年来不同批评家的个性特点进行了印象式点评,勾勒了十年来文学批评发展的历程,对十年中重要的文学批评现象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陈辽的《回顾与反思:文学批评四十年》、[16]夏中义的《迷失与探寻四十年》都是对1949年以来文学批评的重要问题和历史走向。后者还指出:“当文论从某种政治密谋角色复归为美学思维,文论家也就耻于当御用文人,而只顺从科学逻辑的运演和验证,正是经历了‘文的自觉’——‘论的独立’——‘人的解放’这三层阶梯,中国文坛才可能崛起一个真正独立的、不带任何依附性的精英思想界。”与此同时,对新时期文学批评进行学术性的反思也开始出现,鲁枢元的《对文学批评的反思》、马俊山的《新潮批评的僭妄与困顿》、夏中义的《新潮的螺旋:新时期文艺心理学批判》,都在对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探索进行肯定的同时,又分别对其走入困境、理论迷误进行了学术性反思。
整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对当时文学批评的同步研究,主要采取综述与概评、批评家群体研究、批评家论的方式,大都是论文的形式,鲜有专著出现。研究的对象也集中在对1985年之后的“新潮批评”的评析、对80年代文学批评转型历程的梳理上。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成绩,是对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历次论争、理论转换、思维转换等问题的梳理和评析,勾勒出80年代文学批评由政治化、工具化到回归自身、科学意识和个性意识的自觉、批评主体意识的确立、新概念新方法的引入和运用等方面的转型。由于这一时期的研究与历史现场较为切近,虽然一些文章因此而缺乏客观的反思意识,但是其所关注的批评事件和理论问题,往往能够凸显出当时批评现象的真正热点,其中提及的一些历史细节,也更具鲜活性。
梳理与评述理论论争和批评转型历程,依然是20世纪90年代研究80年代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和思路。1990年出版的《新时期文学探索与论争》一书,以文献摘编的方式呈现了80年代历次文学理论论争的观点和历程。其后,赵俊贤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刍议》一文中呼吁进行当代文学批评的整体研究,并尝试着勾勒了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批评“模式”演变的历程。宋剑华的《批评的自觉与自觉的批评——漫谈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流变》、赖大仁的《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转型》都在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理论、方式转型的脉络中,对80年代文学批评的转型给予了足够的肯定,认为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变革,是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重大转型。赵勇的《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4]认为文学批评分别在新时期之初、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发生了三次转型,并对发生于80年代的两次文学批评转型,作了简要的概括。[4]1997年,黄曼君主编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1895~1990)》出版,书中第六编从文艺政策的调整、理论问题的论争、观念方法的更新、理论体系的建构等方面,勾勒了80年代文学批评的历程。1998年,姚鹤鸣的《理性的追踪:新时期文学批评论纲》一书出版。书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理论论争、批评实践、批评著作加以评述、辨析,展现了80年代理论批评的发展脉络。
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概评研究开始进一步反思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不足与局限。季桂起的《批评的不安与自信——对当代文学批评发展的考察与展望》指出,随着文学批评主体性的真正自觉和批评心态的成熟,新潮批评表面的热情、自信逐渐被冷静、困惑所替代。新潮批评的营养不良从而也表现了出来: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论的匮乏带来了理论思维的肤浅、批评心态的过分感性化带来了批评的随意、批评文体中空疏的形式主义风气滋长蔓延。[5]赖大仁的《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转型与探索》也指出,文学批评走向了价值多元之后,却陷入了价值的迷乱和相对主义;批评的理论、方式走向了多样,成熟的批评形态却没有确立起来。[6]王彬彬的博士论文《却顾所来径——八十年代文学批评思考之一》分析了80年代文学批评方法热、观念热、西方文艺理论的引入、印象批评盛行等现象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只有在中外文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新文论,才是文学批评的出路。有意思的是,当赖力行在《走向科学: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近十年文学批评科学性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为1985年“方法热”以来的文学批评走向科学化而欢呼时,王达敏的《论批评的艺术化——对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批评》、张胜冰的《对当代文学批评中科学主义的检讨》则分别从批评的艺术性和人文性角度,对文学批评理论化、科学化现象进行了反思。另外,由于90年代商业化大潮的席卷、人文精神的失落,文学批评也陷入了商业化、价值迷失的困境。从1993年开始,就有学者开始反思当时文学批评的处境。在这种“当下”文学批评的问题意识之下,一些学者将问题延伸到80年代,试图寻找当时文学批评困境的历史根源。刘坤媛的《文学批评价值的失落与重构——评新时期文艺批评的滞后现象》、王洪志的《文学批评的批判品格:失落与寻求》指出,由于以西方新潮理论规范创作实践造成了批评文化策略的丧失、向古代文化寻根造成了现代转换意识的匮乏、以功利为目的造成了科学价值的失落,1985年以来的文学批评最终走向了自身价值、批判品格的失落。文章认为应该重视批评的人文主义价值建设,在社会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
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的批评家论,也依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式。同时还出现了由批评家论集合而成的《当代批评家评介》《批评的风采》等研究著作,并出现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概观》《新潮学案——新时期文论重估》等以批评家论为主体而构成的批评史与批评理论研究著作。其中,夏中义的《新潮学案——新时期文论重估》选择刘再复、鲁枢元、李泽厚、刘晓波、刘小枫等20世纪80年代重要文论家为个案,在中西方哲学史、观念史、文论史的脉络中,对各家理论进行了深入梳理、辨析和反思,在深入认识新时期文论脉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超越性审视。由周海波执笔的《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下)·批评卷》第五章,在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思维方式、批评方式、批评家代际变化的同时,着重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体式的变革过程。
西方批评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中的接受和运用研究,是这一时期研究的新方向。林树明的《评当代我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张向东的《解构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等文章分别梳理、评析了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影响。屈雅君主编的《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一书,则分别研究了心理学批评、比较批评、科学主义批评、人类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本文批评、接受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等8个批评模式的传播、接受、转型和运用情况。陈后诚、王宁主编的《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一书,则梳理了12种西方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接受、运用情况。其中对英美新批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批评、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批评的接受研究,都涉及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对西方文论的引介和借鉴情况。
在中西比较研究中,程文超的《意义的诱惑——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一书既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话语“沿着人道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两条线索发展”的发展脉络,又在中西理论的比较中注意到了为了反叛传统规范、推动价值标准的“移易”,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在引入种种西方理论话语时所发生的时代性“变异”,注意到了时代的需求、时代的压力与话语的选择、变异之间的关系,对新时期文学批评形成了更为深入、切实的认识。具有相似思路的是陶东风的《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一文,文章对80年代文论中“主体性”与“向内转”两大主流话语进行了反思,认为从理论源头来看,这些话语可以追溯到西方启蒙主义现代性:“主体性”思潮秉承康德的普遍主体与人的自由解放的思想,“向内转”则是对美学文艺学学科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强烈诉求。但是这些理论在80年代的中国语境中发生了变异:“主体性”思潮成了当时人道主义思潮的集中体现,它的具体政治文化力量在于对改革前的专制主义的批判;而“向内转”的艺术诉求却转化为对于四人帮“工具论”文艺观的否定和批判。80年代的具体语境一旦不再,这种两种话语便陷入了危机。
总而言之,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从概评和反思、批评家论、中西比较三个主要层面铺展开来。多种思路、角度的运用,使得研究走向了丰富。特别是在文学批评的反思性研究中,夏中义、程文超、陶东风等几位学者注意到文学批评话语转型的时代机制和策略性问题,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与时代、社会思潮联系起来,使研究更具历史性,走向了切实和深入。
梳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理论话语、批评方法与模式变革历程,依然是21世纪以来研究的重点,并出现了《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四部)、《滞重的跋涉——新时期文学批评透视》等从批评论争、理论话语变化的角度,梳理新时期文论发展历程的专著。刘大枫的《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集中于本体论批评思潮的梳理,勾勒了本体论批评在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脉络,反思了其存在的问题。王尧、林建法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发展与转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1949~2009)〉导言》一文,在梳理当代文学批评60年的发展历程中,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在文学制度中所发挥的功能的变化;批评家身份由读者来信、编者按、集体写作、非职业批评家到个人写作、专业化批评家的变化;新的文学批评秩序、知识结构的形成;作协批评之外的学院批评的出现;批评范式在新的文化、哲学思潮中的新变等诸多问题。
在这一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陷入商业化、价值迷失困境的文学批评,“病情”越发严重,出现了文学批评的“信用危机”和价值危机。文学批评如何摆脱困境、找到出路,成为这一时期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对80年代文学批评“回顾与反思”的文章,大多是为当下的文学批评困境探问病根,找寻出路。景国劲的《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现象的反思》、杨守森的《缺失与重建——论2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卢洪涛的《文学文化批评的再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回望与反思》、李长中的《当代文学批评转型中的困境与策略选择的思考》、李扬的《对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反思》等文章都是这样的思路。其中,卢洪涛将当下文学批评走向“文化批评”的现象和问题,探源到80年代中期的“文化热”。[7]李扬则面对当下文学批评的“文学价值”和“批评价值”双重迷失,从批评心态上反观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指出80年代文学批评摆脱了“政治投机”,又陷入了“方法论投机”。认为在“方法论热”中,“当代文学批评形成了一种‘理论至上’的文风,最终导致了文学创作界与理论批评界的隔膜。”“‘方法论’的频繁更迭使他们的‘文学标准’也快速变化。”在这种盲目逐新中,文学批评丧失了恒定的价值尺度。沿此思路,还出现了集中清理“新时期”文学批评的“问题与局限”的博士学位论文。
此外,批评家论依旧是这一时期研究的重要方法,并出现了以批评家论为主体而构成的批评史著作《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1949~1989(大陆部分)》。牛学智的《当代批评的众神肖像》一书,虽着力点不全在20世纪80年代的批评家,但其中对刘再复、雷达理论话语和批评方式的论析,也是对80年代批评家研究的成果。针对这种以批评家论来构造批评史的研究“范式”,方岩在《批评家论与当代文学批评史》一文中对其进行了反思,指出这种批评史研究可能会因为缺乏对批评家的具体历史语境的细致考察,而丧失研究的历史性、客观性,认为“论证某个批评家批评话语的独特性,需充分考虑其批评言论发生的具体语境。描述批评行为发生的历史根源,是为批评家在批评史格局中进行定位的必要前提。”只有“区分了批评行为发生的历史语境与研究者所处的历史语境的差别,才能把批评家论带入明确的问题意识之中”。[9]
西方批评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中的接受、运用研究,在这一时期仍有延续。特别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成绩最为显著。并且受女性主义思路的影响,出现了对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性别研究。此外,还出现了对新时期精神分析批评的考察、西方话语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影响的分析和评价等研究成果。蓝爱国的《游牧与栖居: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身份》一书运用“后殖民主义”和“第三世界文化理论”,揭示文学批评中的西方话语霸权和东方化身份,考察了当代文学批评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身份表征、价值迁徙和主体焦虑等问题。2015年,文艺理论界有关“强制阐释”问题的讨论,再次触及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理论话语的关系问题,并开始反思西方文论话语在中国文学批评实践中的有效性问题。
2005年以来,“重返80年代”渐渐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不仅成为“重返”的重要历史文献,而且其自身的文学史意义也被重新认识。程光炜指出,当代文学批评不仅“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历史材料,它生动地记录着当时文学创作、活动和发展丰富的细节和基本景观”,而且“关系到对当代文艺体制、文学制度的深入认识”。[10](P152~170)再加上这一时期相关日记、回忆录、编辑手记的出版,都使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历史事件、批评机制渐渐“浮出了历史的地表”。从文学制度及其实践的角度来认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成为可能。2012年,吴俊提出当代文学批评研究要关注批评与制度的关系,关注批评“制度的实践”问题,[11]指出:“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问题较为显著的是,具体历史现象的描述和叙述不足,即历史面貌的合理呈现和再现难以全面,而判断、立论的动机则过于强烈;客观性嫌弱,主观性偏强。”他认为应当关注当代文学批评与“不同时期政治生态演变的关系”,关注当代文学批评与“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精神探求”的关系,“探讨当代文学批评如何建构、形成自身相对完整、独立的历史逻辑及其价值地位”等命题。[12]这种文学批评研究的“历史化”,无疑是“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出现的新左翼与自由主义思想立场的分歧也渗透到新世纪的“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中。在“重返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成果中,便体现出“重返”者强烈的批判启蒙主义、反思现代化的理论目的和价值立场。[13]贺桂梅的《“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便通过“知识考古学”,对20世纪80年代的文论话语进行了话语权力批判和后殖民批判。而赵黎波的博士论文《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则坚守启蒙立场,辨析了“新时期”文学批评与启蒙话语关系,又反思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反思启蒙”“反思现代性”潮流,指出了其思想资源的误用、知识逻辑的悖论、时代历史判断错误等方面的问题。
整体来看,21世纪的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越来越受到当下文学批评的困境和危机、“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思想分野等“当下问题”的干扰,出现了历史判断和知识立场的分歧。然而,可贵的是,研究的历史意识正在确立,对批评话语与复杂的历史机制关系的认识逐渐形成,这也为深入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话语的历史机制深层,去探究其话语的生成、挫折、变异、迷失的过程提供了新的空间。
可以看到,21世纪以来,研究界日益重视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问题,重视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的梳理与发掘,强调切实深入历史现场、联系历史文化语境来认识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与此同时,问题视野也有所拓展,不再局限于文学批评文本、理论话语之内来理解文学批评。丁帆、程光炜、吴俊、黄发有等研究者就先后提出,应当重视文学批评与文学制度、政治生态、知识分子思想的密切关系。这些讨论尽管主要集中于方法论讨论和个别文学批评现象的历史还原、分析,还没有系统地采用“历史化”的研究方法来全面研究“新时期”文学批评,但其史学意识的强化、问题意识的拓展,的确为“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研究提供打开了新空间。
首先,“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的史学意识有待强化。“新时期”文学批评已有研究重在宏观概括文学批评转型的结果,而没有重视对“怎样转型”和转型过程的研究。而“新时期”意识形态语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学批评的转型并非仅仅是理论话语、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自律性革新,而是一场场“博弈”、妥协、调整的结果。这种特殊的“转型机制”对文学批评价值观念的选择、理论资源的引进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并引发了一系列值得反思的问题。因此,如果不以“历史化”的方式研究文学批评的转型过程,不仅很容易忽略其转型的复杂性,而且无法切实地反思文学批评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需要突破“纯文学”研究视野。已有研究对“文学批评”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批评文本、理论话语和批评家三个层面,其成果主要是对文学批评的话语嬗变、方法革新、理论探索的研究。这些层面固然应当是文学批评研究的主体,但也应当注意到,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学批评与文学体制、政治生态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新时期”意识形态实践与文学制度的调整对文学批评的功能、理论话语、发表机制、话语空间、争鸣方式等诸多层面,对批评家的身份定位、主体意识、文体选择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不从正面入手探究这些问题,很难说把握住了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重要特征。因此,“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在重视批评文本、理论话语和批评家等研究对象的同时,同样应该重视文学批评与文学制度、政治生态的关系,重视“新时期”意识形态实践与文学制度的调整对文学批评的功能、理论话语、发表和接受机制、话语空间、争鸣方式以及批评家的身份定位、主体意识、文体选择的影响的研究。
在这种历史意识与问题意识中,“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首先应该重视文学批评的“生产方式”研究。文学批评是一种受特定时期的文学制度影响的生产、传播、接受活动。文学批评的写作、发表、接受,文学批评刊物的选题、组稿、争鸣活动,批评家对文学批评功能的定位、对自己主体身份的认同,都会受到特定文学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新旧文学制度的错位、冲突、博弈对文学批评的生产、传播、接受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转型与文学制度的转型、文学意识形态政策的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着“他律性”的特点。受制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语境,文学批评对理论话语和批评方法的引入尝试,有时是为了应对特定社会历史形势而做出的策略性选择。因此,只有关注文学批评生产方式的变化与文学制度调整的复杂关系,研究“新时期”文学制度的调整、文学批评言说空间的改善与反复、刊物格局的变动、争鸣方式的变化等问题,才能更加准确地认识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历史独特性。
此外,还应重视文学批评的思想言说研究。文学、文学批评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引发一系列的“事件”、产生“轰动效应”,恰恰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学、文学批评还承担着超出“文学”范畴之外的宣传意识形态、推动文化观念转型、干预社会生活的作用,是推动当时文化观念转型的重要话语形式之一。因此,“新时期”文学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活动,更是“文化”活动和社会性的思想言说。文学批评张扬人情人性、自我个性、人的主体性,讨论改革文学和文化问题,宣扬“现代意识”,大都具有介入现实发展、重建社会文化观念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与时代思潮(如新启蒙思潮)、文化讨论(如文化热)的密切关系,深入认识“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价值建构与“思想言说”功能。
总而言之,强化历史意识、还原历史语境、理清历史细节,重视“新时期”文学批评“怎样转型”和转型过程的研究;突破“纯文学”的研究视野,研究其生产方式变化与文学体制调整的复杂关系;引入思想史研究的思路,研究文学批评与时代思潮、文化讨论的密切关系,是“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