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认同

2018-02-20 07:02马小华
学术交流 2018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马小华

(齐齐哈尔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齐齐哈尔 1610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而得出的全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体系,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度凝练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序引导全社会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轨迹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方法论原则,以唯物史观原理为哲学依据,把准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轨迹、时代内涵,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遵循科学有序的实践进路,进而有序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哲学遵循和历史轨迹

(一)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哲学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内涵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其内涵的核心要义体现了唯物史观原理及其方法论原则。

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人的社会意识的生成源于既定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是与当时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人们在社会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结构,且有一定社会意识与之适应。”[1]10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看,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制度属性。

二是社会发展是社会个体之间合力作用的结果,即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社会个体在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而作出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行动选择。“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是在单个意志相互冲突中产生的,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合力,即历史的结果。”[2]605-606关于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人个体意志之间的关系,恩格斯强调“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不排斥思想反过来对物质存在起的作用,即第二性作用”[3]598。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是在自然人个体意志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个体意志形成有机合力,合力并不是自然人个体力量的简单叠加,是个体意志发生“耦合”作用的结果,即社会个体在相互作用中逐步接受核心价值观。

三是释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形成的源头因素,关键还要从自然人“价值”理念形成的角度进行考量。唯有从“价值”的哲学概念入手,才能真正把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哲学遵循。“价值”即“客体满足主体以及主体被客体满足这种特定关系的范畴,因为决定一种价值,用的是其本身又需要被决定的另一种价值”[2]36。换句话说,“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之所在,而“价值观”作为价值承载主体关于客体的主观价值评判,是价值主体为实现发展目标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社会核心价值观即指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居于支配和中心地位的,为人们所普遍遵循的社会核心价值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轨迹

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内涵形成的历史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原理与方法论原则融合运用的哲学统一。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轨迹充分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

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主要体现为一元价值观占支配地位的历史特征,这是在当时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准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体制发生了解体和转型。党的十四大决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急剧转型期,价值观多样化历史特征凸显。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多样文化、多元价值理念之间的矛盾加剧,并日益凸显。客观情势决定要保证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需要以一个核心主流价值观予以引导,确保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包容、共存。

二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高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一表述提出后,全社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而理论学界又开始凝练这一表述所蕴含的精髓内核。我国的学术理论界就社会核心价值理念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论辩,很多理论学者和专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学术概念,欲以此作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从学术理论界对我国现实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研究来看,一般没有明确划定价值体系与价值观这两个学术概念的理论应用边界。

三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表述,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历史结论从国家层次的价值目标、社会层次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次的价值准则等三方面,科学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至此,由执政党首次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内涵表达已然覆盖和广泛采纳了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学理意见,深度体现了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诉求。

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实现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认同,关键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规律,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进而有序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效果。引导全社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原理及其方法论原则,从实践理念、价值理念、群众理念的层次去探索根本的实践进路。关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所产生的理论问题和实践困惑,我们要作出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特征的精确研判和科学回答。从唯物史观原理层面进行考量,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构机制,有效增进全社会的实践认同效果,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价值观、群众观等三方面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须坚持实践第一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136唯物史观强调,“改变世界”是一个多维度的实践过程,实践既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又要符合社会的要求,要有高层次的价值体现,使人们的精神、情感不断升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启示:

一是应树立实践第一的理念。从哲学意义上讲,实践决定一切社会现象,人类社会要从参与实践入手,坚持以实践的标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坚持树立积极先进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坚决反对消极落后的社会意识,注重实践在强化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增进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从唯物史观原理切入,有效契合实践合规律性、合真理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导向,能够充分实现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价值观构建是时代的最强音,任何时代都有其自身的时代特征和理论背景,实践永无止境,生产生活的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因素。

二是理论源自实践,抛开了实践的理论必然经不起社会历史的考验。不会成为真理,离开了社会实践的真理也是真空的、肤浅的,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任何社会现象都是历史的范畴,在任何情况下,人类社会不能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实现理论灌输与实践引导相结合,即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科学理论对国人的实践引导与有效教育。在现实的意识形态教化中,作为国民价值观培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党和人民应争取最大社会公约数的舆论话语权。研判当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复杂情境,一般认为话语权问题不仅关系国人价值培育的实效性和价值性,还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战略安全和意识形态红线强化等政治课题。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发挥科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于我国社会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回应自然人个体发展,引导自然人个体理性权衡实现国家、社会、个人利益的价值排序中逐步形成的。价值对全社会的具有强大导向作用,这集中体现于人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两个方面,价值是人实现利益诉求、利益驱动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深刻启示:

一是社会个体要进行科学的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价值的实现源于其自身对社会发展所作的奉献,社会个体成员唯有亲身参与社会发展并主动奉献,其自我价值才能统一于社会价值。当代国人所经历的生存环境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其思维方式、行为范式、生活状况、道德水平与价值观取向都呈现出了极强的现实特征和时代烙印。唯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国人明确“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先集体后个人”“先公后私”的价值选择顺序,才能确保全社会遵循价值选择顺序。

二是反对消极落后的价值观,主张积极主流的价值观。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纵深推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世界各国意识形态多元化向外延伸的影响下,人的价值取向、行为范式客观地呈现出多样化和异样化特点。现阶段,整个世界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传统文化观念和现代人文理念共同交织于这正处于急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为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不能让人的价值诉求个性化、多样化特征放任自流。唯物史观历来主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地位,多样价值诉求的客观存在,从客观上要求核心价值观发挥主导和统领作用。现阶段,国人价值观念受到多元文化影响,这决定人们价值观方面必然会有一定差异性。在多样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客观影响下,人们不应因各种文化冲击而出现思想紊乱或丧失根本的价值标准。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现人民认同与精英主导相统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坚持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刻启示:

一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只有人民群众积极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推动创新理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指导。释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我们认为时势造英雄真正符合唯物史观哲学原理。广大人民群众只有真信真做,才可巩固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在国内外复杂的价值观交锋面前,加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红线,已然成为从根本上解决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金钥匙,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民群众充分认同核心价值观,才能保证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问题得以根本解决。

二是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看,社会精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能力也是影响社会发展实践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意识形态教化和人们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社会精英群体起着主导功能,价值观培育的主导部门应发挥社会精英的引领功能,同时应正确研判和解决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伟大的人民创造了现实社会发展模式,人民群众的实践认识也成为了整个国家意识形态形成和固化的基础。推动全社会价值观认同应遵循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思维,坚持社会精英主导与人民主体认同相统一,须立足当下全体国民的思想价值观实际,紧扣人民的生产生活规律,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总体价值观诉求,既要为广大党员干部所掌握,又要为寻常百姓所认同、所信仰,能够让精英主导功能与人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实现和谐统一。

三、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根本进路

从实践层面研判,有序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须把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时代性与广泛性,须聚焦理论驱动、情感驱动、行为驱动,力求全方位、立体式地增进社会认同效果。增进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是引导全社会自觉坚定四个自信的根本实践进路,找准破解实现社会认同问题的症结,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是确保认同效果的根本进路。社会个体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范式的形成需经历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有序递进的发展阶段。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的关键在于,把准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进路。强化理论认同才能理性把握,实现情感认同才能真正信仰,增进行为认同才能躬身践行,进而引导全社会将核心价值观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强化理论认同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人类社会首先要认知,而后才会产生某种价值观认同且最终做到行为自觉。人类只有真正将精神元素转化为价值认可,才能实现实践自觉。强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是引导全社会自觉坚定“四个自信”,有序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凝聚思想共识和各方力量的根本理路。强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需要经历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科学健全灌输机制、宣传引导机制、新媒体文化推送机制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手段。

一是健全理论灌输机制。引导全社会深入经历一个完整的且能够深度接受党的创新理论灌输的过程,一般认为是强化理论认同的逻辑起点。在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的实践中,需要人们科学把握创新理论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社会培育条件,逐步建立健全理论灌输机制,创设理论灌输平台,从而提升全社会的理论认同效果。引导全社会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这并不能凭空产生,从人的思想价值观生成的角度考量,实现理论认知是自然人个体建构科学价值观的根本前提。从这个角度释析,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须首先引导全社会深度认知并充分接受党的创新理论。从灌输原理出发,实现理论认知的关键在于进行持续的理论灌输,换言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逻辑起点即是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和认同。作为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红线的根本任务,理应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理念有效内化为全社会的思想范式与行为准则,源源不断地将党的创新理论价值理念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化全过程。

二是健全宣传引导机制。宣传引导机制是一定社会对于某种社会现象欲达成基本一致看法的人的思维导向平台,对全社会价值选择具有强大的引导功能。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看,建立健全完善的宣传思想引导机制,持续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在价值理念认知中的根本引领功能。例如,通过完善社会各式各类新闻传播媒体的新闻宣传机制,深度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持续地在全社会营造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是潜移默化的,是针锋相对的。在我国当下多元价值观并存的视域下,应积极引导国人去比较和鉴别,构筑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坚固意识形态防线。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须充分掌握舆论话语权,在全社会范围内健全和创新宣传话语体系。党的各级宣传思想机构、社会各级新闻舆论行业以及各层级教育教学部门,应推进创新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宣传话语体系。因此,在国民意识形态的教化中,应注意内容展示的方式和方法,应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充分研判人民群众的思想表达,采用广大民众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的价值观传播方式,要让党的创新理论抓住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就是要遵循因时而进和因势而新。从目前我国的话语传播体系来看,从内容上和实践上能够回应社会现实问题,能牢牢把握话语权。这要求党的创新理论应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掌握和运用的科学思维和行为范式。在全社会进行的价值观认同培育中,应将这种创新话语体系的理念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去,进而有效推进国人总体价值观的培育与认同。

三是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文化推送力。文化是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自我国加入互联网以来,新媒体文化也随之产生、发展并日渐形成全社会全人类都不可回避的文化传播模式。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媒体文化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新转变,应该认识到与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相比,更具快捷性的网络信息传递平台的价值导向力与行为规范功能的凸显。在价值观培育实践中,新媒体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平等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文化的舆论引导和价值导向功能。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及时性强、受众面广等特质推崇文化主旋律,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核心价值观理念向全社会的有序推送。充分发挥大数据网站和微博、微信等媒介,在思想纠偏、纠错中的重要牵引功能。只有科学地、合理地、合法地利用新媒体平台,才可推进价值观认同在与新媒体文化深度融合中取得实效。

(二)实现情感认同

唯物史观强调人的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准人的动机生成点,解决好人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动因,是引导社会个体实现情感认同的关键。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属于‘软性’思想意识渗透工作,如果缺乏‘硬性’制度保障,就只会成为空洞的口头说教,而不能得到彻底的落实和体现”[5]184。从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形成均是受利益驱动的结果。同甘靠制度,共苦靠认同。有效有序增进全社会价值观的广泛认同,须完善利益驱动与制度设计。

一是完善“利益激励”制度设计,促进情感认同生成。抓住人的利益关切点,完善人的利益满足驱动机制。从哲学角度释析,人的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在于利益获得的满足,利益是引导全社会实现情感认同的源头动力,是牵引社会个体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性动力因素。在实现利益获取的制度设计方面,应科学合理、实事求是、量力而为。社会制度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强制性规则,对社会个体的行为具有强制规范力,因此,加快完善社会利益保障机制,是提升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始因。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有作好利益激励的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利益激励保障体制,实现对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理念予以制度固化,才能将核心价值观理念真正转化为全社会能够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以此有效防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

二是推介“红色文化”,引领情感认同提升。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则是革命文化即红色文化,在实践中,注重推介“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心灵启迪力与价值引领力。我国是具有丰富革命历史文化的国家,民主革命以来形成的红色文化已然成为引领国人参与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精神武器。红色文化是传递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点,其一般以“展现”和“示范”革命精神为崇高社会价值的传递载体。红色文化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人文奋进精神,比如:革命战争遗址、反映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初期建设成就的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等,这些均系“物质形式的”实体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史上,我们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和全面支持,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指引,是因为把党的创新理论以“红色文化”的形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让人们普遍了解和认识。因此,引领广大民众在同各种主义、各种思潮的国际国内比较中,最终选择和接受党的主张,这是当时革命取得根本性胜利的关键因素。现如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并起,各种敌视社会主义的思想价值观仍然从负面影响着国人的主观世界。面对这一客观情势,有必要以红色文化来正面影响全社会的各种现实文化现象,以红色文化宣传平台来强化国人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自我教育。

(三)增进行为认同

有序增进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是确保实践认同效果的最关键举措。充分引领全社会从行为上切实认同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切实采取行动与真正的实践才是实现认同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增进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关键在于实现社会个体心与行的真正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自觉行动”[4]。坚持实践化人、推崇榜样力量、加强社会协同是管用必行的实践路径。在认同培育实践中,要注重引入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实现唯物史观原理及其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一是坚持实践化人,完善实践养成体系。解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问题,遵循“实践化人”则是确保认同效果的根本实践路径,其能够保证核心价值准则在社会实践中切实转化为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范式。唯物史观强调:“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2]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在实践中,应作好顶层设计,完善治理体系,坚持实践化人,科学完善社会实践教化考评体系,多领域设立情境教化场景,科学搭建实践导引平台。通过利用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志愿服务、公益推广、家风建设等平台,持续完善行为认同教化体制,确保全社会心与行的充分一致。欲保证全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效果,让价值观的认同效果在实践中见细、见实、见效,确保核心价值观发挥强大的价值取向引导力与行为规范力,须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要求。

二是推崇“榜样”力量,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增进全社会的行为认同,需发挥榜样激励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先优模范的时代引领力。一个自然人之所以能有效完成社会化,是因为其通过接受“榜样”的熏陶来改进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从“文化”的功能来分析,一个自然人的社会化实质是“文化”的传递与价值观同化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的个体与群体互动的结果。而榜样力量的影响实质就是文化价值理念传递的重要途径,如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最美人物、感动中国人物,宣传表彰这些来源于现实生活和平凡群众中的先进典范,让全社会经常吸允榜样的价值引领力。通过宣传引导机制广泛传播价值观认同实践中优秀“榜样”的力量,在全社会广泛树立、推崇“榜样”的引领作用,达到良好的、广泛的社会示范效应。

三是加强社会协同,确保全社会认同效果。唯物史观强调,历史的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在自然人参与社会层面协同培养中,会自然而且不可回避地承接来自社会层面要素的影响。完善社会层面协同培养机制就是让社会面的全部发展要素最大化融入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过程中,充分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中各环境要素之间的自然互动。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个体间意志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充分发挥各种社会要素、家庭要素、学校要素以及其他社会要素的多维度协同功能,根据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心理特征,科学构筑社会面协同培养模式,才能深度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从而确保全社会的实际认同效果。

总之,增进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是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关键。当前,中国社会处于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时代,引导全社会遵循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有序发展的根本始因。中国共产党经过历史的、现实的反复凝练并经过长期实践得出了科学的历史结论,形成了一个较高层次的、比较权威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全社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哲学依据和实践遵循,深入探索增进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科学理路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各项发展任务的战略需要。新的历史时期,要站在确保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和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伟大发展目标的高度,全面研判社会总体思想价值观状况,遵循科学有序的实践进路,有序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5] 袁银传.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