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新闻舆论如何发力

2018-02-20 05:35:34文/陆
乡音 2018年6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网络空间诈骗

文/陆 平

河北广播电视台制片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为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指明了方向。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网民已逾7亿,中国已成为一个网络大国,网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全球网络空间并非世外桃源,面临着来自网络空间的非传统威胁与挑战,尤其对民生领域的侵袭,最为突出。作为一名广电新闻工作者,近年来频接来自网络安全的各类投诉。一张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用特定机器感应一下,个人信息和账户流水就能清晰地显示出来,甚至有可能随意消费,这让很多人的钱不翼而飞。除了这类“刷卡消费”诈骗,仅网络诈骗的招数还有“引诱汇款”诈骗;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威胁恫吓,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帐户;虚构购房、购车退税诈骗;虚假中奖诈骗“汇钱救急”诈骗;“冒充领导”诈骗;ATM机虚假告示诈骗;“猜猜我是谁”诈骗,等等。如果说网络诈骗动摇了民生的经济基础,网络谣言则造成了社会恐慌,而让人尤为担忧的是网络安全隐患对青少年的精神伤害。

那么,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新闻舆论如何发力呢?

首先,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考察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时所强调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着眼大局、把握大势、匡扶大义。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一句话,不仅党主办的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所有新闻舆论媒体、所有方面、所有环节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近年来,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迫于高收视率、高点击率,不惜使用“标题党”,甚至在曝光某一负面事件时,有意选择吸引眼球的晦涩内容。为此,党的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理直气壮地澄清事实,引导网民明辨是非。当前形势下,更需要有主旋律来定音、来导航、来正向,更需要用正能量来暖心、来凝神、来聚力。这不仅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自觉践行和坚守的核心价值和职业道德,更是新闻舆论工作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其次,做好网络安全的法制宣传,推动法治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制轨道上健康运行。”早在2016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就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制定颁布,是中国互联网治理模式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随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入立法进程。研究数据显示,在中国,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根据2017年1月23日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也就是19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这其中,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那就是我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也越来越提前。来自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我国8个省、直辖市的调研结果,这些地区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最集中年龄段,已经由15岁降到了10岁,占46.8%,最低触网年龄3岁以下的,也占1.1%。面对中国互联网的现状,谁都明白,对十岁的未成年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作为新闻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网络安全的法制宣传,深度剖析司法解释,引导网民合法使用互联网。与此同时,更应做好舆论引导,促进、推动网络安全标准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配套衔接的工作。

第三,引导“互联网大军”以社会责任为重,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在互联网大军中,有着众多角色的参与者。比如带有个人色彩的网络媒体,网络媒体门槛低、参与度高、互动性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如不良信息泛滥、网络暴力频发,被不法分子利用等,比如,网络平台的操作者,以及众多的看客与水军。网络媒体要保证公正客观,承担社会责任,而决不能各行其是。对于网上的不同意见,化解分歧的途径是对话,而不是争吵和冲突。而作为网络平台的操控者,不能一味要求个人用户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更应履行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保护群众合法利益。一方面完善自身的技术系统与风控模型,为客户和不法分子之间树立一道安全屏障;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承担自主宣传网络安全的社会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互联网事业作出重要指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党的十九大全面吹响了迈向新的伟大征途的进军号角。展望未来,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引领下,中国正向着网络强国目标奋勇前进,全球范围的网络命运共同体建设也必将实现新的跨越。身处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们要努力为建设网络强国贡献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更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网络空间诈骗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公民与法治(2020年4期)2020-05-30 12:31:20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26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04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中国盐业(2018年21期)2018-03-05 08:06:12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56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