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良,吴 玲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3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秉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与精髓,深刻洞察新时代背景下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大局,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体系明晰、内容深邃、特质鲜明和方法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价值与实践品格。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价值的实现在于实践。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郑重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要义依然焕发出真理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中国经济建设历史逻辑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逻辑的理论集成,作为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理论宣言,作为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理论学说,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高度统一和良性互动中,揭示了新时代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是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和伟大变革的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实践范本,通过历史与现实,也必将在未来的时空中有力地证明:经济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思想伟力的人民性和实践性,理论创新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如果说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那么学习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共产党人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要全面、科学、准确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精髓要义和理论品格,深入把握蕴含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意蕴和方法论底色,充分认识其呈现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理论特质,把握真理力量,理论自觉引领实践自觉,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观察新时代、解读新时代、引领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其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题、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征程中,也蕴含着进一步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潜力和活力,也必将进一步彰显思想开放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也必将进一步表明新时代经济思想“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使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践行“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1]的发展逻辑。
习近平指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2]213。“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与根本取向,这是人民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源头所在。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3]。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遵循的基本理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等中华文明优良传统思想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内化衍生为人民利益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至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成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从毛泽东思想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设定,到邓小平理论中“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向,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乃至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无不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共产党的执政初心和执政品格的彰显。
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鲜明地表达了“人民利益最大化”的价值选择,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脉,昭示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展现了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目的最高价值指归。一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秉持发展终极目的的人民性,为人民谋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昭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取向。二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三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最大受益人,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彰显。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新发展理念中共享原则的价值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准确研判了社会发展阶段,做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明确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重塑统领发展全局的发展观,这是新时代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国情依据,这是全面推进伟大事业的逻辑起点与根本依据。
1.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方位
认识和判断中国经济形势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做好经济工作必须从这个新方位、大逻辑出发,认清形势,正确抉择。一是科学研判经济新常态的历史阶段。在深刻洞悉国内外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伴随中国发展“体量”与“质量”双重提升,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认识到,上述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常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时代、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展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的新特征,但社会主要矛盾基本运动方式没有变,仍然需要破解“发展”与“需要”之间的矛盾,只是表明我国已经摆脱了贫困、温饱的发展阶段,迈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了“新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属性——生产力不够发达和生产关系不够完善的状况并没能从总体上改观[4],因而习近平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是深刻洞察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2]245。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速趋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通过平稳减速、提升协调性,将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预留调整的空间,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性跃升,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螺旋式上升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新常态需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追求质量而非高速度,强调发展而非单纯增长,深化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2.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5]。转换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和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是直面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的有效回应,是时代精神、实践理性和价值取向的现实映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时代中国的重大创新,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体性与系统性,是引领发展实践的战略性、纲领性理念,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和根本指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尊重经济规律,要保证发展速度和质量相统一,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尊重自然规律,要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尊重社会规律,强调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基本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需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从关注“数量与速度”到追求“品质与质量”的理念创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手段:全面布局现代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化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利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性,借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联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定实施“七大”发展战略,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打独斗发展模式,通过环环相扣、点面结合的方式,实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着力增强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体系化、系统化、全域化的方式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和短板,引领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发展思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问题”中呈现破解问题的发展路径,发展路径中又蕴含着新“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遵循唯物辩证法,在问题中把准社会脉搏,在解题中认识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通过科学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准确把握客观实际,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推动民族复兴的伟业稳步前行。
1.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点,也是新时代经济思想的鲜明特征。马克思强调:“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就是直面问题与破解矛盾的历程,就是伴随主要矛盾转换而持续跟进的发展历程,其背后隐含的发展逻辑与理论创新,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7]正是增强问题意识,遵循问题导向,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做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解决了经济发展“怎么看”的问题;新发展理念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开放水平不高、贫富差距较大等问题,解决了发展经济要“干什么”的问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回应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在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定位时,明确提出了“谁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问题;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回应了“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解决了做好经济工作要“怎么干”的问题。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习近平强调:“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8]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秉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强化顶层设计,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通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面对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弱项,打响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针对人民群众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强烈诉求,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开放、如何更好推动开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顶层设计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2.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社会和谐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增多,为有效应对突出问题,防控风险,稳中求进成为总基调。习近平指出,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中求进”的精神实质是稳定大局,不断进取,其关键点是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关系:“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目标,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把握,“稳”是为了求“进”,“进”保障更“稳”。要保持“稳”的节奏,筑牢“稳”的坚实基础,体现在我国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和发展预期的稳定性;要实现“进”的态势,找准“进”的切入点,瞄准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积极进、主动进、持续进,聚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要求运用好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把“稳”的举措落实,让“进”的动力迸发。立足经济新常态这个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实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稳定经济运行为重点,守住资源、环境、生态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把握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公平与效率、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各种重大关系,规范经济发展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实现在稳的基础上推进发展,在把握度的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度把握新时代供给与需求的逻辑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并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现代治理的发展规律与体制转向的经济效率。
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根本上决定了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主线。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列主义经典作家鲜有论及,毛泽东同志最早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1956年在党的八大做出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的判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与以往的表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客观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现实,也准确反映了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高要求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科学决策和做好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9]。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线,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重要切入点,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鲜明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显著特征。
习近平从经济新常态、发展新理念的大逻辑出发,从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的角度,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直面经济发展中供需结构性错位,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动力乏力,体制机制障碍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工作主线,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习近平系统阐释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性质、最终目的、主攻方向、根本途径、重点等问题,明确指出:在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凸显。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周期性总供求失衡转化为新常态下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主要体现为有效供给、优质供给不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呈现出结构性特征,表现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不均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体现为供给侧结构性失衡,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难以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真正启动内需、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寻求新路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坚持创新驱动供给侧,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着力于实体经济,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根本途径就是以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化取向的体制机制,发挥好政府作用,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激发经济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培育新的增长点;改革重点是从供给端、生产端入手,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产能过剩的有效化解,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升供给能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经济体制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新性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一个伟大创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新高度。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中,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定位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进行了突破与创新,做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定位,由“基础性”作用调整为“决定性”作用,把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创新到一个新高度,两者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定位与关系边界更加清晰而明确,深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唯物辩证法表明,任何事物都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存在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在运行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但政府和市场在不同制度属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体现出特殊性。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表明,政府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遵循效率原则,市场取向是资源配置的最优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和体制取向。由于市场的趋利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前提,更好地发挥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和弥补市场失灵”等作用。习近平指出,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习近平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10]应充分意识到,市场和政府各有其明确的空间与边界,两者作为一有机整体有效衔接、各司其职、相辅相成,既解决了经济运行的生机活力和经济效率,又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与价值取向,凸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要求和公平属性,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站位中国立场而又树立全球视野,强调创新发展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开放主动赢得发展主动,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他强调,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必将回馈国际大家庭,“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11],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新方式和更深层次的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撬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增长极,拓展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空间;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打造多种合作平台和机制,以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的开放为重心,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构建全面开放的路线图,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包容性增长,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充分展现了历史转折关头的大国责任担当,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中国印记”日益凸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人类世界的整体性和人类活动的相互性的存在方式,使得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的持续发展和绝对安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体量和实力的变迁,资源的重新配置,国际关系的深刻调整,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经济利益的高度依存,发展前景的彼此关联,安全的相互影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彰显了建构人类集体行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习近平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战略高度,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理念,着眼全球思维、人类观念和整体意识,主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重视包容开放、交流互鉴,强调守望相助、命运共担,它是“和合”理念、天人合一、天下情怀、众生平等、和而不同等中华文明智慧的创造性发展,是对近代西方文明和国际旧秩序中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与零和博弈思维方式的摒弃与超越,蕴涵着新发展理念的精髓要义:创新、开放、普惠、包容和共享,强调合作共赢,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这一思想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入新时代,为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抓手,释放各国发展动力与潜能,确立共享美好未来的利益支点,推动多中心的现代化实践,通过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中获得新的动力、活力与潜力,夯实经济全球化合作共赢的现实基础,实现世界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共同面对全球危机与挑战,为中国经济发展延展回旋空间,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战略方案,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广阔的世界视域,从唯物史观高度,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关联在一起,既要在正确把握世界大势中推进中国发展,又要以中国发展来影响和引领世界发展;既要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要为开辟人类现代文明新道路、拓展人类现代文明新内涵、提升人类现代文明新境界,为构建共同的人类家园、开启人类发展新征程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