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大多具有细胞毒性,这个毒性在皮肤、黏膜、头发上可以吸收,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可能引起白细胞降低、脱发等症状。医院配药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全副武装坐在生物安全柜前,完成连续几个小时的冲配药液的工作。据国内一项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人员在手掰安瓿瓶、分离注射器时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手割伤,进而更容易受到药物的毒害。
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化疗药物调配的方法,早在10年前美国已开始应用。近年来,智能配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在国内,上海、深圳等地的医院陆续开始应用机器人调配化疗药物,机器人调配的技术发展已经成熟,应用趋势已经到来。
10月19日,中西部地区首个静脉用药智能调配中心(以下简称“静配中心”)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投入使用。据悉,该院是全国第三家引进该系统的单位,中心现配有三台“化疗药配置机器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最规范,技术最先进、最成熟,且直接由药学部统一管理的静配中心。因而,该中心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成为我国静配中心建设的新样本。
四川省人民医院建设静配中心基于三个原因:一是该院有35个临床科室使用静脉化疗药,从员工职业防护角度来看,需要由智能来代替人工;二是通过建设该中心,保证化疗药品调配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效果,实现精准治疗;三是契合药学部转型发展的理念,减轻配药师的工作量,助推“智慧医院”建设。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童荣生告诉《中国医院院长》,静配中心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工作由药学部牵头,先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专业流程设计、工程方案设计、中心配套设备引入、管理制度的建立等。
在院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在药学部、后勤保障部、招采中心等多部门的密切协作下,充分的前期准备大大缩短了后期施工改造的进度,仅用了1个月的时间,静配中心便建成并投入应用。据介绍,该项目在全国同类项目中创造了两个第一:在高水平专业规范建设要求下实现了效率第一;在药品调配中智能化程度排名第一。
为了规范中心管理,中心所有人员均由药师组成。中心严格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四川省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验收评价及检查评定标准》制定了《静脉用药智能调配中心管理规范》、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流程和中心质量控制标准等规章制度。
童荣生对记者说道,中心的核心设备是化疗配置机器人,在机器人的选择方面,医院做了广泛的调研。首先在前期集中调研了国内外机器人的实际临床应用情况,然后前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等国内已率先应用机器人的医院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中,重点关注机器人在临床应用的实际性能、解决能力、质量控制标准等。如对调配药物的质量和剂量精准度、控制手段与流程、对操作人员的职业保护、对人力资源的节省、对整个调配流程的整体优化,以及在长时间应用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最终,医院决定引进目前最契合中国市场并由我国自主研发,且技术最先进、功能最成熟、应用最稳定的一款机器人。
四川省人民医院静脉用药智能调配中心。
该化疗药配置机器人通过它的眼睛(机器人视觉与重力感应技术)、大脑(强大的数据库系统)、神经系统(先进传感与控制算法)和手(多自由度机械臂与全向药液传输系统)来完成化疗输液的调配。
目前,在医院52个品规的肿瘤化疗药品中,该机器人支持其中的46种药品调配,支持率已达国际一流水平。
化疗药物调配的精准度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健康,童荣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仅依靠机器人制造商提供的纸面数据或认证报告,是不足以证明其精准性的,因为机器人在调配时是全自动运行,并且药物的特性、处方的要求、非整支用药、机器运行状况、一致性的高低都有可能影响精准度。因而,需要在精确度提升方面,对配药机器人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每一种药品涉及的注液量和溶解需求等参数均不同,需要将所有进行调配的药品进行完整数据论证。在借鉴其他医院经验和机器人制造商提供SOP的基础上,医院药学部建立了自己的机器人调配药品质控程序,药品调配经传感、重量与体积算法确认,确保调配成品的剂量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程序设定只有通过严格测试并达标的药品,才能使用机器人进行调配。通过完善整个质量控制环节,保证了机器人调配的剂量精准度。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会有配套的检测软件进行过程检测,如果调配中出现异常,机器人会立即停止调配,并进行提示,需要人工进行判断。而在机器人对所有药品的调配过程中,均会进行图片和数据记录,这些可以作为资料进行长期保存,以便追溯。
此外,在流程方面的操作规范为:病区医生医嘱传到机器人配置中心,药师审核医嘱;合格医嘱直接打印出带二维码的标签;药师按打印的标签排药、核对;传入10000级净化的机器人房间,机器人扫二维码;机器自动打开;工作人员将药品溶媒放置到相应位置,机器人根据处方信息再次对药品进行识别无误后进行智能调配。通过以上手段,静配中心自运行以来,从未出现过一次药品调配差错。
“以前化疗药物由病房护士配置,一袋化疗药至少十几次、二十几次抽吸,需要3到4分钟。每个配药护士每天这样单调的抽吸动作得重复上千次,工作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使用机器人后,病区部分调配工作集中到了静配中心,才使我们护理人员有时间可以更多地走近患者,提供更加到位的护理服务。”四川省人民医院一名护士说道。
童荣生表示,下一步,医院主要有四点需要持续推进和完善:第一,静配中心自启用以来,运行的时间还较短,人员与设备、制度与实践之间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进行磨合,今后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第二,静配中心目前覆盖了使用化疗药品较多的肿瘤科、血液科等科室,药学部接下来将对全院科室的化疗输液的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与分析,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争取承担全院涉及化疗的科室所有化疗输液的调配工作;第三,医院计划将静配中心建设为中西部临床教学实验基地,承担相关的科研与教学任务,并为日后的标准修改和制定提供临床数据与应用经验;第四,静配中心将开发抗生素、普通药品、TPN类药品的智能调配系统,争取在全国做好经验总结,起到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