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
摘 要:在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的今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迫在眉睫,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尽责立德树人,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应用道德,使其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教育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初中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也与时俱进,确立了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根据课程纲要和新教材的内容与要求,提倡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中不只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更注重如何做人与明理,在广阔的网络世界中明辨是非!
一、用浩瀚的互联网络,展现另一片天地
从最初的计算机课转变为现在的信息技术,可以感受到国家正逐步重视计算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简单的操作步骤已不再是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重点,而应该是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如何处理信息的方法,提升了哪些信息能力,同时这节课是否渗透了德育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堂这个德育的大舞台,只要我们教师以教材为本,精心设计和构思与之融洽的德育教学案例或主题,就不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停滞在动动手、点点鼠标的技术层面。网无界,心无限,舞台给学生设计的越大,学生的成长空间会更开阔。例如讲授Windows建立文件夹时,如果单纯地从课本来讲述,无非就是文件夹的新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学生只能机械地学习操作。为此我采用了一个主题式教学《我的家乡》,把文件夹的新建作为导游介绍家乡的分类,如地图引导、风景观光、地方美食、历史遗迹,每一个部分又包括不同类别的子文件夹,都需要学生去新建、复制、删除……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旅游主题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本课的知识内容,并进行了很好的爱家乡的德育,同时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可以用于教材后面主题网页的制作,让德育渗透到更多的知识点中去。
当然,网络信息参差不齐,良莠难辨是网络的大问题,在网络上如何保护自己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教授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融合德育渗透后的思想感悟和生活引领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并将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二、以网络资源为契机,适时树立正能量
网络无处不在,信息随处可览。一把双刃剑,既可育人又可毁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设计主题时,应该及时把握网络新闻的精髓,适时呈现网络资源中的正能量!
比如进行WPS小报设计教学之时,恰逢学校宣传禁毒知识,我便采用了《毒品——全世界的恶魔》为教学主题。课堂导入部分有奖竞猜“海洛因,冰毒,大麻”,让学生通过认识这些毒品的危害,震撼学生的内心。报刊设计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孩子们在远离毒品的主题下,借助文本框精心设计自己的版面。最后当孩子们展示自己得意的WPS报刊时,我们第一眼感受到了禁毒的主题,其实背后隐藏着本节课计算机操作的融会贯通。既学会了文本框编辑、图片插入、艺术字标题的设置等等WPS模块基础知识,又通过禁毒知识的整合,加深了学生的德育意识!
又如雾霾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当时刚好讲述到WPS表格部分,我就恰如其分地采用了“低碳环保”主题。借鉴网络上的公式计算模块,采用了低碳生活计算器,让学生自己来计算一家人一個月的碳排放量。既学会了表格公式计算,又感受到了怎么才算是环保、低碳生活。通过简单的公式计算,学生领悟到了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家人注意,只有人人都低碳,社会才会更美好!
三、通过多种学习模式,适当渗透德育
信息技术课堂常常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在作品展示评价时,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了解学生的想法,看到学生的创新所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要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通过对学生渗透德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不断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信息技术课堂经常采用的模式。作为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然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网络与游戏,缺乏与同学的交往,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致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去学习,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无疑德育如何更好地结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其道之远,还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去发现!
参考文献:
曹国庆.将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中[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