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梓桐
摘 要:兴趣是人们探索未知事物和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但地理学科较强的逻辑性和学科定位使得以感性认知为主的初中学生很难提起兴趣。为了培养并保持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从地理学科特点、地理教学工具和教师魅力三个方面入手,发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并举例说明操作策略,为广大的一线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地理;学习兴趣;地理实践活动;地理教学工具;教师魅力
地理作为一门探讨人地关系的学科,逻辑性和实用性均较强。地理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难以驾驭的原因是其文理兼有的学科特性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做过关于中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在受调查的初中生里面非常喜欢地理学科的只有18.6%,而觉得地理学科“一般”和“讨厌”的学生超过了调查总人数的50%,以上数据说明了学生对地理似乎不抱有太大的兴趣。初中学生主要以感性思维为主,七年级上册教材又有很多抽象的内容,很容易让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初一新生望而却步,避而远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探索未知事物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强大的内驱力,兴趣这一种非智力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影响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本身,即是由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循规蹈矩、枯燥无味引起的。诱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有许多,国内也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探讨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教学设计片段,从地理学科特点、地理教学工具和教师魅力三大方面入手来分享提高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从而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为即将到来的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支撑与帮助。
一、挖掘地理学科特点
中学地理学科主要是研究人地之间的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地理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最终也应该回归到生活中。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结合实践活动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1.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实践性人才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学地理教育应该加强地理实验教学,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活动能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学生通过倾听、阅读、思考和实践协作并用,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可以让以感性认知为主的初中生更容易接受和喜欢。
由于初中地理课时容量有限,教材中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实践活动,因此选择实践活动的内容一定要既保证活动的效果,又能兼顾时间成本。很多时候,亲手制作地理学习工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欲望,还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突破难点,消除死记硬背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一节中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乒乓球、铁丝等工具自己制作简易地球仪,并标记出赤道、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南北极等重要地理事物。实验看似费时费力,而且实验成品完全可以被市场上的地球仪所替代,但让学生亲手做实验体验地理学科独特魅力所产生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再比如,教学“等高线判读”中等高线的原理时,用等高线区分山脊和山谷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除了强调“凸低为高、凸高为低”这样较为抽象的口诀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山体的不同部位,然后再用小刀把山体相同海拔点的连线刻画出来用来表示等高线,这样学生理解等高线和山体的不同部位时就会更容易些;在七年级上册“大洲和大洋”中各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关系和八年级上册“疆域”中“行政区划”部分,形态各异的各区域轮廓使学生眼花缭乱,难以记忆,这时制作学习工具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在制作区域轮廓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更加关注手中区域轮廓的地理信息,使学生对自己制作的区域印象深刻,从而达到加深记忆效果的目的;在“地图”一课中,可以让学生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地图作为本节课的一项作业。这个实践活动除了能加深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理解之外,还能利用本次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考察、绘图等综合技能,而且还可以利用本次活动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此外,在“多变的天气”一节中有个模拟天气预报的教学环节,由于理解较为容易,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都会选择跳过,实际上让学生参与天气预报活动中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也能为学生将来的生涯规划提供一定的发展指导。实践活动除了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外,还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艺术创作等综合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2.充分联系生活调动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为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地理的综合性决定了其与许多自然或社会科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大部分的科学都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联系实际生活,做到融会贯通。
联系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让地理教学生活化,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真正落实对地理技能的掌握,这对“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地理教材中几乎每一节的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学。其中七年级上册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最为抽象晦涩,向来是学生难以攻克的章节,除了开展实践活动之外,联系实际生活是突破本章难点的最佳选择。例如,在讲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学校的方位指出太阳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也可以让出国旅游过的学生讲述时差的现象;在讲到二分二至日的时候应该正处于秋分日前后,教师可以将秋分日的特点结合学生自己对昼夜长短的感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对生活的益处。
地理教学也可以与当下的一些热点事件进行结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地理知识。春节联欢晚会是每年全国人都关注的热点,近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设立了众多分会场,这些分会場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可以作为素材融合进地理教学中的气候、地形、聚落、工农业等部分。另外,在教学我国疆域的时候可以结合近些年来周边国家侵犯我国陆上、海上领土(海)的热点新闻,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热点问题上,并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交通方式的选择时可以创设情境:2017年天津举办全运会,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全国各地的运动员选择交通方式到天津参赛。总而言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是最适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一种方法。
二、利用地理教学工具
如果说实践活动和联系生活是提高地理学习兴趣的一个便捷通道,那么地理教学工具就是穿越通道的一种载体。教学工具选择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合的教学工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地理学科的性质特点,笔者选择多媒体技术和3S技术作为讨论重点。
1.强化多媒体技术水平
多媒体技术又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载体,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结合,并通过输出设备显示给操作者,使其通过交互界面完成的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多元性、直观性的优点日益突出,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工具。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软件就是Microsoft公司设计的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简称PPT)。其直观的演示功能、强大的编辑功能和易学易用的特点使其成为大部分教师首选的多媒体软件,但由于教师个人理解和能力的差异,PPT制作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优秀的PPT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缺少审美眼光、随意制作的PPT(我们暂且称之为“新手PPT”),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难以提起兴趣,更何况初中生。
新手PPT经常犯的错误有许多(见图1),总的来说就是“杂、乱、繁、过”,而具有“审美”的PPT则具有“齐、整、简、适”的特征。好的PPT也是从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方面去评价的,即逻辑性和视觉性(见图2)。
逻辑性是PPT的灵魂。若PPT的跳跃性比较明显,切换幻灯片时容易让学生感到突兀,而逻辑性较强的PPT能减少这种突兀现象,增加代入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PPT逻辑性的体现主要受教师的教学设计、思维方式、个人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短时间训练后提高效果因人而异,但好的PPT离不开教师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由于篇幅限制,就不举例一一说明了。
视觉性是最容易被学生眼睛捕获的,美观的PPT在视觉上一定是让人看得顺眼、读起来舒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每一页幻灯片的时候文字量不要太大,而且一定要突出关键词,图片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并且能看清楚图中的内容,不同幻灯片之间也要保持风格上的一致性。
2.善于运用3S技术
3S技术是由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组成。在当代科学技术向着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三种技术逐渐走向集成化,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技术体系。由于3S技术的可视性、空间性和交互功能较强,其灵活多变的显示模式(图层的切换、专题地图的制作、虚拟地球的显示)能够在视觉上给予学生强烈的冲击,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而且还能让学生领略科技前沿技术,拓宽视野,最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S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较为丰富,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则少有运用,总的来讲,主要原因是教材和课程标准中鲜有涉及,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发挥创造性思维,结合初中学生的学情特点,再选择3S技术中易于学生接受的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
在七年级上册“地图”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地球技术进行教学,例如,课前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把学校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并保存,在课堂的导课环节中,可以问学生自己的学校在哪里,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打开该软件,双击之前定位的位置,在系统自动加载离线缓存文件后会由远至近地从太空视角平滑地过渡到学校的校园卫片视角。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不仅能凸显出地图的定位作用,更能用动态视觉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Google Earth软件除了应用在“地图”一节之外,也能广泛地应用在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地理中,在介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时都可以用到;在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的学习中也可以用Google Earth代替交通工具进行一次“旅行”,以第一人称的“旅行”来贯穿整节课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进而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虚拟地球的运用之外,还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相应功能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初中地理中许多地理事物(聚落、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等)的空间分布可以用MapInfo、ArcGIS或者SuperMap等软件把专题地图中的地理要素以图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初中生可能不明白软件的操作和原理,但直观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认知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发挥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魅力是指由教师的综合素质构成的,并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态度的一种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其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教师的形象魅力、学识魅力、语言魅力、技能魅力和品性魅力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个人魅力是任何教材、说教或者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强大力量,因此,教师魅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教师魅力的概念较为抽象并且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我们要明确教师魅力中哪些是能够吸引学生的,并将这些吸引学生的魅力具体地结合到教学活动中。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拿自身的形象当“卖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气候”一节中“气温”一课时里,经常有教师用“小明在春节期间从哈尔滨到广州一路上服饰衣着的变化”来引入气温的分布特征规律,这固然是一种最为便捷有效的引入方式,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个导入方式缺乏“代入感”,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因此有些中规中矩。如果教师此时用自己旅游的照片(如果有两张可以用来对比的照片效果會更好)来代替“小明”的话,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极大的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将更为活跃。
形象魅力作为教师与生俱来的素养,是比较容易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的。除此以外,像教师的学识魅力、技能魅力、语言魅力等素养的展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大量地积累素材,并且要勤于思考、苦于钻研,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多阅读书籍、视频等资料,或者多与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最后加上自身的理解和创造把个人的魅力融入教学过程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要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知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所以,一切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都是以学生本身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通过实践活动、联系生活、视觉刺激、魅力感染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养,为将来成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达.乡土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七年级上册“聚落与环境”的课堂教学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12-13.
[2]刘永战.高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研究[D].河南大学,2012:9.
[3]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33-134.
[4]倪玲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政治课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64-67.
[5]@秋叶,@卓弈刘俊.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