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巧敏
摘 要:自读课文,顾名思义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并强调学生要自主阅读的课文。这也是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的重要区别,其自主性凸显了语文教学独特的教学价值和追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意识到自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不能对其忽视,也不能过于重视,在保证学生对课文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空间,培养他们的阅读经验。基于此,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试图阐述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指导方法,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为自读课文和教读课文,教读课文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但是自读课文更强调让学生体验自主阅读,为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搭建桥梁。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意识到两种课文的不同教学方式,体现自读课文应有的价值。
一、语文自读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自读课文大约占到了初中语文教材的三分之一,其较大的课文比重也显示了自读课文的重要性,其在整个中学教学中不容忽视。自读课文是学生通过课文导读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学生要在日常积累的阅读知识的基础上,把这些知识迁移到自读课文中,进行新的应用。这不仅是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知识重新整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性的发挥,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有效教学指导的方法与策略
(一)充分利用助学系统进行阅读教学
部编版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方面设置了助学系统,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利用助学系统的意识,充分发挥助学系统的应用性。在自读课文中会有旁批,这些旁批的设置就是方便学生在阅读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想以及获得的阅读知识,或者可以写下自己的疑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锻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甚至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并且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
教师在教学自读课文时,首先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字音、字词,梳理文章的基本脉络,然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进行批注。如在设计梁启超《最苦与最乐》一课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对梁启超的生平事件并不了解的情况。因此,在旁批时应引导学生自主查找梁启超的生平事件,从而对作者有基本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交流自己掌握的人物生平事件,并加以补充。同时,本文开头以设问的形式提出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学生对以设问开头的文章接触不多,而通过本篇文章,学生可以在设问旁边的批注中增加平常学习到的设问的作用,并应用于此文,在阅读时体会是否还有其他作用。设置助学系统的方式,适应了自主阅读的模式,符合对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二)内化阅读方法,培养个性化阅读经验
除了利用助学系统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内化阅读方法,突出学生的学习特性。要构架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就需要学生对阅读方法进行学习、借鉴和吸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并結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以及实践总结形成相应的阅读能力。部编版语文自读课文为学生内化阅读方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教师在合理范围内提供的帮助,利于积累其个性化阅读的经验。
为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学生自主学习积累,通过阅读提示的方法,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阅读,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形成新的阅读技巧,从而在不断积累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在阅读《再塑生命的人》时,学生看到这个标题,首先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此提出疑问——“再塑谁的生命”“谁能再塑生命”等。通过设置文章疑问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找到阅读的目的,然后在阅读文章时带着问题找到自己疑惑的答案,从而增加他们阅读时的专注力,更好地把握文章。
还有一种方法是针对学生的自我阅读经验不够时,应该凸显教师的辅助作用,在教学时可以先帮助学生对一些阅读方法进行示范运用,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可以进行借鉴与应用。比如,在《植树的牧羊人》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如何寻找文章中心句”这一阅读方法,在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理清“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及高原上的变化后,学生就可以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其他教学课文中。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就可以借助老师的方法更快地找到文章的中心句。
综上所述,自读课文在中学生的语文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重要方式。部编版教材为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供了多样的辅助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自读课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进行教学指导,培养他们的课外拓展阅读能力,增加学生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冬梅.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7(27):133.
[2]洪雄.部编版新教材指导下的自读课文教学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2):12.
[3]王翠平.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导读教学初探[J].教育,2016(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