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推广。湘菜旅游资源以湖南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依托,融合了湖南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风味独特,菜肴平民化且被广泛推广,提出应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美食一日游”线路,打造美食旅游精品来开发湘菜旅游资源。
[关键词]湖南;旅游;湘菜;美食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8-0070-0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Chinese food culture as a compon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has also been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tensive promotion. Chinas food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ancient times, many literati and emperors and emperors have formed an indissoluble bond with their diet. Hunan diet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specific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Hunan, and 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s history and culture. It has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inctive national senti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nans catering culture,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s tourism industry.
Keywords: Hunan Tourism;Hunan Cuisine;Delicious Food
[作者簡介]刘琪(1971-),女,湖南邵阳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湘菜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地域特色浓厚
从地貌结构上看,湖南湘西南为典型山地地貌,西北为武陵山脉,西面为雪峰山脉,南为南岭山地。湘中为波状起伏的红砂岩丘陵盆地,并由河谷所连通。湘北为洞庭湖平原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全省重要的农业区和淡水鱼产区。
以长沙、衡阳、株州、湘潭为中心的湘中地区作为湖南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其菜肴讲究制作精细,品种繁多,用料广泛,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其饮食消费形态代表着湖南饮食文化的主流,反映了湖南饮食文化活动中的特点。以岳阳、常德、益阳为中心的洞庭湖流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湖区水生动植物品种繁多,盛产鱼虾及水生植物藕、莲、菱角、泥蒿。饮食结构上该地区以烹制湖鲜见长,多用煮、烧、蒸的制法,饮食文化带有浓郁的水乡特色。例如“银针鸡汁鱼片”,既突出了君山名产银针茶的风味,又可品尝到鲜嫩爽口、余味绵绵的鳜鱼薄片,吃起来滑、嫩、清香,为滨湖菜肴风味代表。
湘西、湘西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聚集了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受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制约,蔬菜和畜禽的供应有一定季节性。当地居民为平衡淡旺季的供给,常制作酸味食品和烟薰禽畜肉类,如酸鱼、酸肉、酸辣椒等,都是当地民间喜爱的菜肴。
(二)“辣”味独特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湘资沅澧”四大水系贯穿全境,汇入洞庭湖。就地理位置而言,湘东南多为丘陵和盆地,湘北多为湖区,湘西南多山,全省潮湿多雨,故湖南古称“卑湿之地”。而辣有驱寒、祛风湿的功效,形成了湖南各地饮食风俗的独特性——喜嗜辣的饮食风习。湖南辣食有许多讲究,有酸辣、麻辣、糊辣、油辣、脆辣、苦辣之分。酸辣如湘西的“吉首酸肉”,用玉米粉、盐榨腌鲜猪肉,密封坛内存半个月,吃时放入红椒煎炒,香辣带咸。糊辣菜则需要使用干红椒,因为干红椒的辣是香辣,烹调时,味炝入主料后,食之辣而不烈。油辣如“油辣冬笋尖”,鲜辣香咸,色泽红亮,见油不见汁。苦辣如夏秋日常菜“苦瓜炒辣椒”,苦中带辣,辣得有致,苦得有味。汪曾祺先生曾说“最爱吃苦瓜的是湖南人,有一盘炒苦瓜——加青椒,豆豉,少放点猪肉,湖南人可以吃三碗饭”。
(三)菜肴平民化
俗话说“鲁菜是官菜,粤菜是商菜,淮扬菜是文人菜”,而湘菜则是地地道道的平民化饮食。例如长沙的火焙鱼,用一寸左右的小鱼放在铁锅中文火焙干,吃时用油煎并加辣椒等调料;新宁的血粑;武冈的血酱鸭;湘西的腊味合蒸等都是清一色由居家风味发展而成正宗湘菜的代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沙饮食业的许多小餐馆将一批湘味极浓的家常菜推向市场,备受食客青睐。例如冬瓜炖排骨、芋头煨肉、豆皮白椒蒸腊肉、腊八豆蒸肉、吹萝卜炒腊肉、雪里蔹炒肉等,以及湖南著名小吃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黄春和的粉、半雅亭的饺、火宫殿的臭豆腐等,都很好地体现了湘菜的乡土气息,又满足了不同食客的喜好与需求。
(四)历史悠久且被广泛推广
湘菜历史悠久,可从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招魂》和马王堆汉墓遣册中追溯到其渊源,晚清得到迅速的推广。清晚期,曾国藩作为湘军统帅,奉命清剿太平军而转战江南各省,将湖南口味传布各地,推动了湘菜的发展。左宗棠作为洋务派首领,曾率湘军转战西北边境,一并将湘菜带往我国西北各省。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彭玉麟作为湖南籍将领,往来于长江流域各省,广泛传播湘菜,并融入江浙、川滇等菜式的优点,使湘菜愈渐普及、精美。近代,湖南又涌现出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当代湖南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毛家菜”、“韶山居”等提升了湘菜的知名度。
二、湘菜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一)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迷人的自然山水风光、神秘的少数民族风情,是湖南旅游资源的特色,应充分融合湘菜特色,开发湘菜旅游资源。目前湖南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中心、一个龙头、三大旅游板块、七条黄金旅游带、十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旅游发展格局。一个中心即省会长沙,长沙是湖南商务、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中心城市,湘江生态旅游经济带的核心,是展示湖南旅游业发展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一个龙头即张家界,张家界在湖南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树立品牌、提升形象、吸引和集散游客的功能,是带动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快速成长的核心增长极。以长沙为例,長沙作为历史文化古城,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其中最著名的古迹有岳麓书院、马王堆、开福寺、天心阁、烈士公园、橘子洲等。
(二)开发“美食一日游”线路
应积极开发湖南各地“美食一日游”线路。以长沙为例,其作为湖南省会,是湖南商务、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中心城市,湘江生态旅游经济带的核心,是展示湖南旅游业发展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而“长沙一日游”是长沙旅游的特色品牌,长沙美食节可以作为长沙一日游线路的重要题材。一年一度的长沙美食节每届举办一周左右,不同于一般的美食旅游形式,美食节为游客提供的是节庆氛围。由于饮食是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将湘菜元素融合到特色旅游线路中,打造美景与美食、休闲与美食、体验与美食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发“美食一日游”线路,在为游客带来舌尖上的味觉体验的同时,使其享受休闲审美的愉悦。
(三)打造美食旅游精品
作为湖南旅游龙头的湘西,张家界、凤凰古城是全国著名的五A级旅游景区,游客到此既可以观赏张家界独特的地质地貌,感受凤凰古城苗家的民族风情,还可以品尝湘西饮食风味的美味佳肴,如凤凰十大名菜和土家名菜。以血耙鸭子、酸鱼,隔年熏腊肉、板栗炖鸡、罐罐菌、蜘蛛包蛋、小米粉蒸肉、菜豆腐、椒包糯米酸辣子为例,上述美味均取材湘西的本地食材、结合苗家的独特制作工艺和流程,菜肴味道十分清香可口,且营养价值很高,是苗家待客的上好美味佳肴。其次,作为湘江流域饮食风味的代表,长沙美食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拥有火宫殿、辣椒炒肉土菜馆、口味菜餐馆。此外,长沙还不乏一些规模较大、口碑长盛不衰的大型餐馆和餐饮区。此外,浏阳河边一些农民开的餐馆里,还可以吃到口味淳朴的“乡里菜”,例如平日城里吃不到的红薯粑粑、红薯梗、芋头梗等粗粮在这里都可以品尝到,受到众多美食游客的喜爱。
随着湖南对美食街区主题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开发,还应加入美食节主题,推动饮食文化与休闲娱乐民俗节庆的深度融合,尽可能多地满足美食旅游者的审美愉悦,实现食与购、与游的结合。美食节应重视旅游商品的品牌和质量,为游客提供反映长沙物产特色的旅游商品,使游客在“食”的同时,享受“购”的愉悦。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艳芳,刘於清,李平.试析湘西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J].宜宾学院学报,2008(1).
[3]潘宝明,等.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4]曹水群.西藏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5]何立强.湖湘文化纵横谈[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6]汪曾棋.旅食与广东文化[M],北京:旅游出版社,1998.
[7]何杰.湖南饮食文化地理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D]. 武汉:武汉大学,2000.
(责任编辑:张彤彤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