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队伍铸就人邮社长青基业

2018-02-19 03:56张竞艳雷茜
出版人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才专业

张竞艳 雷茜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一代又一代邮电出版人踏着实干兴社的坚实脚步,勇立时代潮头,以匠心为墨,为中国邮电通信出版事业写就不朽华章,用激情筑梦科技创新与文化繁荣。

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式成立,一群志同道合的科技工作者汇集在首都北京西长安街邮电部院内,投身出版,白手起家。回望65年峥嵘岁月,从建社伊始以编译国外先进邮电技术图书为主,创立《无线电》《集邮》《电信科学》等后来声名远扬的精品期刊,到支撑电信技术迭代升级,打造《通信工程丛书》《中国邮政编码大全》等时代经典,再到助推信息化社会发展、助力人民美好生活,《4G/B4G关键技术及系统》《空间多维协同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邮票上的天文学》《文明之光》等佳作荣获大奖,《大数据》《物联网学报》《爱上机器人》等新刊创办,人邮社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涵盖科技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专业出版大社。

谈到发展历程,人民邮电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顾翀最大的感受在于“人才”。“人才是基础,65年来人邮社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邮电出版人的努力与成长。从事专业出版,人邮社历来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从理念的确立坚守,到一整套机制的支撑保障,“员工与出版社共同成长”这一朴实的企业文化得以在人邮社薪火相传。

专业人才——夯实专业出版基础

“人才培養是企业塑造竞争力的永恒话题,对于专业出版来讲,更是要有一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确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顾种表示。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人邮社,从建社之初,就发自内心地把专业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依靠不断壮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人邮社不断发展壮大。

建社早期,人邮社从翻译出版苏联有关电信、邮政、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图书,很快转入组织编写出版适合我国国情的邮电领域著作。到1958年,年出版新书已达200余种,很好地填补了国内邮电通信领域的出版空白,为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处于恢复时期的邮电通信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电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邮社坚持紧贴行业实际,勇立时代潮头,邀请众多院士、专家编写出版《电信设备维护手册》《电信工程设计手册》等行业巨著,有力支撑了通信技术由纵横到程控、从传统到数字化的迭代。而被誉为“中国科普刊物中最优秀的刊物之一”的《无线电》,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行规模曾高达每期197万册,成为几代无线电爱好者和电子技术人员的良师益友。“人邮社所面对的出版领域发展很快,要做好书刊,确保内容准确乃至具有权威性,专业人才就必须跟得上。”据顾种介绍,许多人邮社的老编辑都能称得上行业专家,不仅能够很好地把握出版内容质量,而且经常参与行业活动,对于有关技术有一定的话语权,甚至国际电联的相关工作中,也常有人邮社编辑的身影。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邮社基于电信领域的出版优势,及时抓住“大通信”“大信息”的机遇,大力开发计算机、互联网方面的选题,至今已连续多年占据计算机图书零售市场第一的位置。在顾翀看来,要有效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跟得上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身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领域,人邮社的编辑尤其要终身学习。“我们不太容易出版那种流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世之作,因为大量技术可能三五年就更新换代了,这是现实,所以我们的编辑都是持续学习、不断提高的,否则就可能被新技术、被时代所淘汰。”编辑要跟得上变化,或许办法很多,但核心还是要贴近市场、贴近读者。据顾种介绍,为了确保介绍、普及新技术、新业务的图书能够真正符合行业实际需求,当年为了《中国邮政编码大全》发行工作的推进,人邮社全体动员,奔赴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逐县逐乡地进行调研,到生产一线甚至田间地头实地了解一线所需,而且直面读者做新书推介。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入职的“老”员工,顾翀还记得自己来社里不久,就冒着酷暑前往武汉深入基层实地调研,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要想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书的实用,对他们有帮助,编辑就必须到一线生产科研场所了解实际情况,这一传统在人邮社延续至今。”

近年来,为进一步强化出版定位,人邮社根据国家有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大力加强“两化”深度融合相关主题出版,不仅围绕5G、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热点开发重点书系,而且创办《大数据》《物联网学报》等前沿技术期刊,这一切努力的背后,则是长期以来积淀的高水平专业出版能力,核心还是一批有出版经验、懂相关技术的编辑。顾翀介绍说,为了抓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精品出版、特别是加强相关专业的学术出版,更好地践行出版宗旨,人邮社不仅积极引进工业和信息化专业背景的人才,而且依托这些专业人才,进一步开发、整合高层次专家资源,从而形成专业编辑与行业专家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力支撑了工业和信息化重点书刊的出版。对此顾种表示,“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前沿和热点选题的开发,我们在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的力度还会加强,特别是要结合工信出版集团的要求培养一批新时代的名编辑、出版家”。

市场开拓——依托专业人才优势

据介绍,人邮社在部委出版社中较早地进行市场化运作,1988年开始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抓机遇、促开拓就显得尤为重要。“人邮社近几任社领导及时根据当时信息化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出版社的生产结构,为读者提供迭代升级的专业产品和精准实用的高效服务。这些调整,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市场开拓而落地的,所以,人邮社的发展也伴随着员工的共同成长。”顾翀表示。

在巩固通信、计算机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人邮社基于专业出版的平台优势,先后在经管、摄影、绘画等领域开疆拓土,并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而且,人邮社还抓住机遇,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与外方合资设立了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以《米老鼠》杂志等外版优秀少儿读物的引进出版为基础,结合国内优秀少儿作品的出版,在国内少儿出版市场打响了品牌。“我们在与时俱进方面有很好的传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所服务的作者需求的变化,在拓展出版领域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扩充专业人才队伍,无论做哪个领域,一定要有强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作基础。”顾翀拿开发摄影门类举例说,当人邮社基于信息技术的出版优势从数码摄影、图片处理等选题角度切入摄影出版后,及时从摄影专业媒体、相关院校专业引进人才,很快组建起具有摄影专业背景的编辑队伍,不仅出版了大量数码摄影器材的技法图书,还出版了以《摄影师的思想》《瞬间的触觉》为代表的名家大作,从而保障和促进了人邮社在摄影图书市场的迅猛发展。

在顾翀看来,机遇需要懂行的人主动研判形势才可能发现,而发现了机遇,要真正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有一批开发优质资源、与优秀作者交朋友的编辑。“人邮社历来重视专家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我们有很多作者在年轻尚未成名时即与编辑结识结交,互相支持,后来成为行业的学者专家。我们的编辑并不是一味去追专家,更多的是与作者在行业里共同成长。这样看来,也是作者成就了编辑的成长。”据介绍,人邮社不仅在人员招聘环节十分重视专业背景是否匹配,后续工作中,也尽可能为编辑开发领域内的优质资源提供支持,除了按要求抓好责任编辑继续教育外,还积极组织大量专业研讨培训,比如近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讲座,就新媒体运营、互联网+等主题组织培训交流,确保编辑的眼光跟得上时代。为了让编辑更好地深入专业圈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还提供参加学术会议和行业活动的专项支持,要求编辑“走出去”,及时与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名企名家建立联系,多交朋友。比如,教育出版部门主动寻求与知名企业的合作,积极承办相关专业的教指委会议,与华为、ARM等技术企业联合名校名师共同策划出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的专业教材,在服务“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较早开始的市场化运作,使人邮社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花费了更多心思。“做市场一定不能等、靠、要,得靠大家主动积极的态度和进取精神,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顾种表示,人邮社的考核很早就以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为重点,通过考核,特别是重点激励业务增幅的考核,引导编辑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策划思路,努力打造立得住的产品,当然,也努力发现新的市场空间。在管理机制上,人邮社支持编辑立足专业优势探索新的出版领域,给予编辑在开发选题时必要的自主权,从而调动编辑的工作热情,形成全社统筹与编辑自发之间的良性互动。顾翀表示,“对于一线业务人员的新探索,只要不违反政策和社里的基本要求,都会给予支持,对于人才成长,我们也不会论资排辈,而是让业绩说话,只要有做专做深的潜力,就会有相应政策和资源的跟进。所以,我们一直都鼓励年轻人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有的年轻人不到30岁就能胜任团队负责人的角色”。近年来,人邮社在绘画、体育、音乐等领域的出版影响不断扩大,正是编辑们主动创新的结果。

机制建设——促进专业队伍建设

从事信息技术、通信类书刊出版,人邮社面对的人才竞争远不止是出版同行的竞争,更是来自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无疑是很有压力的。总结人邮社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顾翀感慨,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必须有一整套机制,“员工与出版社共同成长”不能只是喊口号。

据介绍,近年来人邮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梯队建设,一方面从全社的角度建立工作机制,一方面在绩效考核中明确部门抓队伍建设的要求,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经营管理的突出位置。人邮社针对不同年龄和职业发展阶段的员工,分别提供引导政策,比如对于青年员工,在安排“师傅带徒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双导师制,并对导师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于青年编辑,专门建立成长进步奖励机制,鼓励青年编辑加快成长;对于青年骨干,则举办青年骨干培训班,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其更好地发展。顾翀表示,现在人邮社年轻员工很多,“青年的成长决定着出版社的未来,体系建设要让青年从中感受到出版社的平台价值”。

坚持市场导向的人邮社,多年前就建立了干部任期制,通过每三年公开竞聘一次的方式选拔干部,从而保持干部队伍的活力。“竞聘是所有在任的中层干部都要‘起立,只要符合任职要求,大家都可以报名参加竞聘,大家比能力、比业绩,用人风气很正。”顾翀介绍说,通过竞聘不仅有利于开阔用人视野,而且也为业务骨干特别是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竞聘不仅是选拔干部的形式,也成为了大家创新工作思路、探讨工作措施的载体,从来不乏年轻人通过竞聘脱颖而出,现任的中层干部中,就有多名80后甚至85后的年轻人。

为了促进专业骨干的成长,让骨干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在绩效考核上予以倾斜外,人邮社还建立了领军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提供课题研究、资源开发、创新探索等方面的支持,让人才更好地实现价值。在岗位序列上,还专门设置了资深岗,给予骨干待遇上的保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人邮社还建立了“最佳邮电出版人”评选表彰机制,针对编辑、营销等不同工作设置奖项,其中还专门设置了“最佳青年奖”,确保评优覆盖面。顾翀表示,“在历任老领导的努力下,人邮社逐步建立了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保障和激励机制,让青年有劲头、骨干有奔头、干部有追求,出版社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多年来,人邮社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伴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出版人代表,先后有2人荣获韬奋出版奖,2人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0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入选“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信息技术第一出版分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发行经营部等团队先后获评出版业“百强团队”等称号。“我们鼓励专业人才多元发展,除了经营管理机制的保障,还支持内部创业。”顾翀介绍说,人邮社积极落实工信出版集团支持内部小微创新创业的政策,有的骨干青年编辑就在出版社的支持下离岗进行新项目的开发,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65年筚路蓝缕,65载春华秋实。今天的人邮社,已经成为年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专业大社,作为“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有着良好的文化品牌和社会影响。这些成绩的取得,在顾种看来,无疑是一代代邮电出版人接力奋斗、真抓实干、持续创新的结果,“在历任社领导的带领下,人邮社形成了实干兴社的优良传统,这是我們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据介绍,今年人邮社专门召开了人才工作会,交流研讨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措施,还组织编制了出版社的《人才发展规划》,将围绕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善创新的要求,持续推进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立于新时代,这家老牌科技社正以强劲的实力和奋发的姿态,积极把握新机遇,努力彰显新的作为与担当。

猜你喜欢
人才专业
人才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