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欣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1]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华夏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内涵和修养,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民主、富强的重要思想资源。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为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示范作用,而有了这种理论指导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现民族特性。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科学引领,源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人作为社会创新发展的主体,牢牢把握人的意识形态理论导向,也就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才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规律和历史规律,突显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使每个人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事着有规范的活动,社会的顶层设计者必须从意识形态领域对人进行规范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判断和工作措施上来,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2]习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面对国际国内时局变化下,如何主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问题。谁占领了意识形态领域这块阵地,谁就把握了话语权和主动权。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近4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瞩目成就,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出现,尤其是青少年在面对外域多元文化思想的形势下,如何甄别腐朽思想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干扰腐蚀问题已成为现今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现实社会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青少年的辨别是非问题的能力,才能认清社会发展中外域多元文化中存在的良莠不齐的问题,分清意识形态中哪些是主流和非主流。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抵制非主流思想的侵袭,才能去伪存真,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所从事的各项活动必须在这种语境下进行,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南,各项建设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国家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思想保证,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践证明,在我国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才能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问题,才能有效抵制各种社会思潮的侵袭,有效引领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读传统与当代的发展问题。基于此,在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就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传统文化中不好的残余思想抛弃掉,这样将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时间维度上而言,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风雨兼程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成为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3](P23)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改革与发展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相关的理论来解答,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也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中,彰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如同习总书记指出的,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变化,关键在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遵循自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不断自我超越和创新转化的过程。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时代化的过程。在当代,随着中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超越,中国自信也越来越备受世界关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必然是一个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客观趋势,让中国文化彰显普世价值也迎合世界人民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把二者有效结合,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从空间维度上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本身具有西方特性,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揭露和批判。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在东方社会发展和传播,直至上升为指导思想,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盲目性、机械性,甚至出现照搬套用经典作家的章句,出现断章取义、主观臆断,而不能辩证地结合本国实际有效转化和创新发展。尤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要学会批判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把外来优秀文化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做到为我所用。同样,不能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很难做到古为今用,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基于此,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一个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遵循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背景,并能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元素,适合于国情,服务国家建设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动态发展的,紧随时代的步伐,其理论体系发展日臻完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 “中国梦”的伟大蓝图。这也对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更高要求和理论创新,从而使其担负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旗帜,推进文化建设,并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实现文化复兴提出的新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其中包括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4](P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积淀和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纽带,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在世界范围内最显著的特性。但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其精华与糟粕仍然夹杂在一起,如何区分良莠不齐?因此,需要科学理论去分析和阐释传统文化,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正能量,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能促进鼓舞人们精神世界积极有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符合时代化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置身于一种动态的过程,处在社会时代发展的场域中,要以崭新视角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其精髓内涵的提升要给予新的解读和价值转化,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下普遍认同的价值源泉和精神动力。显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时代化很难靠自觉自为的过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与社会改革发展相同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就是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相适应,站在历史发展的起点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转化,激励青年人敢于创新,敢于奉献,为“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如学者所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这个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5](P14)在这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互促进和融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的进步和转化,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相互促进的体现。
在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人民的选择。近40年的改革开放足以证明,只有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6]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传承优秀、彰显民族气派、体现民族特色的有机统一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中国风格的统一体。在国家建设中,无论是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规划,还是文化、教育的发展,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又结合民族特色、传承精髓。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又是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二者有机结合的成果。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引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内在根源。
走中国道路,在坚持“四个全面”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将面临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甚至各种社会思潮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目标。在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以怎样的科学态度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是方法问题,更主要的是立场问题。方克立先生提出的“马学为魂”的原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新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7](P16~19)也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使传统文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服务于人民大众的需要,这是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能够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和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与自身相通的元素,把二者相通的元素作为切合点,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的场域中发挥其当代价值。二者之间的相通性,为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系列经典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在宣言里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8](P220)马克思在这里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尽其才,使每个人的才能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知道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从事各种交往活动,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主客观条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P294)在马克思的文本中,人的发展不是孤立或单独的,必须处于一定的社会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一种平等、自由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群体之间和谐相处,相互促进,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马克思提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学说基础之上的。人本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一直存在,二者有着相同之处。在伦理道德实践中,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包含着人的生命至高无上性。如(《论语·乡党》)一次马厩失火,孔子曰:“伤人乎?不问马。”虽然在奴隶社会里,这一思想体现先秦儒家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得至高无上,在物与人的价值理念中,人的生命价值是首当其冲的。在儒家学说中,孔子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如(《论语·雍也》)说,“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特别关注人的能力的施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规范标准,也就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人能够全面学习掌握六种技能,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及对人提出学习掌握“六艺”的要求是具有相同性的,二者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人的发展进行阐释。
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对自然开发的不协调性,资产阶级为了获取更多物质财富不惜一切代价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0](P67)就是说,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或开发利用,要认识和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为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来源于自然界,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否则,过度的开发、破坏必遭到自然界的惩罚。马克思主义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无辜滥用的基础之上的,其结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人类短暂的物质享受,导致拜金主义,违背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在此,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贪婪性,强调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同步发展,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也就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主张人所从事的各项生产活动都必须尊重人的社会行为规范和自然界规律,在遵循二者规律前提下才能有所作为。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就能体现对自然界生物的保护,如孔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篇)、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及“烈星旋转,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雨大化,风雨博施”(《论语·述而》篇),都充分体现了先秦大哲们对自然规律的遵守,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并对以后的哲学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儒“关学”派代表张载提出:“故天地之赛,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正蒙·乾称》),视生灵万物不再是与人类无关的外在者,而是与人类亲密有间的同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天人关系的和谐元素表述,充分体现了先人对尊重天道自然规律与处理人事关系的重要性。对自然万物的人文关怀与友爱,彰显了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我们的先人秉持着一年四季规律的运行,对自然界的取之有度、有时的思想,本身就是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践行和遵守,充分体现了先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阐释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天道观都是在不同的时境下提倡人类要遵道重德、善待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时代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如何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问题,这不仅是一个方法的创新,而是怎样解决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文化的当代语境下科学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的问题。从引领的视角看,要做到观念上的更新与文化自信;在方法上,要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转化。
所谓文化认同就是同一个地域群体长期共同生活,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形成共同文化特性,同时在长期的生产交往中对某种东西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每个人要自觉认同文化渊源,认同血脉相连,才能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与自信力。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不仅要从观念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种高度自觉的认同感,更要吸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精髓是蕴藏“中国特色”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站在科学高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继承,以崭新的视角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不断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思想观念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对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不单单是停留在感官语言的判断,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中国道路,并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习总书记总结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和孕育,党领导人民在战争年代形成了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一个民族在任何时期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着敬仰和自信,才能焕发出创造的活力,从而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提供持久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体现文化自信的力量,“文化自信”其根源是人的自信。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要自信、要有所作为,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到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去。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洪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收藏品,而是整个人类共同拥有的思想文化资源和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中国五千年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应有足够的自信和自豪,但不自傲。就是在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上,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其中,融入每个人的骨髓当中,更要融入中国梦实现的理想信念中,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我们建功立业的动力之源。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其内容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如何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重新思考和更新思维视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文化成果传播出去。”[12]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思维的视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和继承问题提出了总体要求。对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研究的创新,不要单独局限于研究某一学派的思想体系,而是要结合现实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和不同群体需要,研究不同学派思想体系。如可以围绕着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并吸收包括佛家等各家思想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挖掘各家之精髓并与之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精髓。总而言之,思想方式的创新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观点、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做到有批判地继承,这是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
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也就是思考问题时如何从新的视觉入手,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新方法,从而更有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东汉哲学家董仲舒为封建社会统治的需要提出的“三纲五常”思想,一度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在特定时境下发挥了特有作用。通常我们认为“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思想的残余。如果我们换一种思想方式,把“三纲”中的“纲”阐释为“行为规范”或者是“榜样”,那么,“三纲”可以理解为领导者要为下属树立榜样、做父亲的要为子女树立行为规范、做丈夫的要为妻子树立榜样。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指日可待。运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更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创造性的转化是指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按照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对过去一些仍有借鉴价值的东西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为当代社会发展所用。现如今,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任务,这是知识界与政界长期交流互动的结果。我们知道创造性转化不单单是对经典的诠释,而是要结合当今人文社会发展的精神价值理念需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提炼阐释,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当代价值。比如,中国古代先秦儒家文化当中提出的“中庸之道”“知足常乐”“明哲保身”等民间多将其理解为无立场的中立主义,理解为见好就收、不思进取的享乐主义和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的独善其身的立场或原则。孔子所阐释的中庸之人是不走极端,为人处世要全面、客观、辩证的观点。而“知足常乐”“明哲保身”讲的为人处世不要有过多的物欲,同时遵循社会的规律。从此意义上,先秦儒家提出的“中庸之道”等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点、辩证的观点以及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原理具有会通之处。所以创造性转化就是不要拘泥于过去俗套,对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不断拓展其外延使其日新月异,这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发展的内在要求。
总之,我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实现“中国梦”,必须选择正确的道路,正确的道路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尤其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结合,才能让中国走向富强。只有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中国不断得到创新性发展。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教育,而马克思主义教育也要汲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养分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用新的思维方式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而创造性转化的途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论的指导。 众所周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也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塑造。在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场域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丰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要做到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发展引领的双重效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版出本社,2014.
[6]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0-28.
[7]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8]周桂钿.儒学新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吴学琴.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1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12] 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