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怡 江梦莹
(1.西藏自治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西藏大学师范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模式已经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加制造产生虚拟制造;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加教育则产生网络学院、线上学习。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极大的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经营方式与发展模式,那么,“互联网+舞蹈教育教学”的结果无疑是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的成功构建。
信息技术背景下,开放性学习、资源共享、知识公益已成为社会时尚和人们的需要,国内外教育的发展改革正是建立在互联网、多媒体的信息技术上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对传统教学实践模式的突破。由此不仅诞生了“教育技术学”,而且使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1]随着教育技术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越来越紧密贴切,目前虚拟学校、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设备、虚拟实践平台、虚拟图书馆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许多学科专业的远程网络教育教学基本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高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纷纷设立了远程网络教育学院,开放式的网络教育教学走进人们生活。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的专升本层次就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门类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等十五个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均设置了十七个专业的网络教学。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专业设置更是多达近五十个。但就舞蹈学科而言,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的开发相对滞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七所部属师范大学以及西南大学和北京舞蹈学院至今都没有舞蹈学专业网络教育。当前许多学校、许多舞蹈教师虽然都能在舞蹈教学中能采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多媒体课堂教学,但较之其它学科的发展水平,可能因其舞蹈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舞蹈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交互整合还不尽人意,基本上还停滞在“将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结合到教学中制作视频或者PPT在课堂上分解舞蹈动作,搜集和提供优秀的舞蹈作品供学生观赏以使学生直观感受、体验、模仿。”层面上,和信息化教育理念下的“虚拟学生们可以主选择学校、选择老师、选择课程;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开展在线学习和线下自主学习;可以自由组建学习团体、参与社区讨论,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分工合作、交流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供需平等且充足随意、满足每个学习个体的个性学习要求,帮助学习个体发现和创造个性的学习方式从而保护和发展学习个体个性;促进舞蹈教育教学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普及教育’转型、促进舞蹈文化的创新和繁荣。”这样开放性的生态格局还有一定的距离。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还需人们热情关注,积极探索。唯此,才有望使舞蹈教育教学向网络化转型,建立健全开放性的舞蹈教育生态体系。
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的实践需要辅以新的教育理念,盲目推行技术在教育上的革新,而不知其教育的根本目的则会欲速而不达。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通过对已知经验的解构,从而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习者是认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学习者主动参与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
体验式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社会等环境,调动各种感官媒介,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感知舞蹈学习的热情,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发展能力的教学观或教学模式。
舞蹈教育教学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有着“技能技术专业性强”、“人文气息浓郁”、“情感多元丰富”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学科特点。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舞蹈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纽带和成功关键。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师生要凭借音乐旋律和舞蹈语汇等审美媒质交流审美信息进来完成审美体验。这就要求人们:一是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真正实现教学交往形式的多元互动;二是教学交往行为要具备动态性:无论是舞蹈专业技能技术的打造还是审美意识觉醒和情感的陶冶丰富都应当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反复构建过程,即在发展中求平衡,在平衡中求发展的过程。要使教学交往充满激情、充满灵动、充满活力、充满创造性,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技能传受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人文情怀的培养、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巩固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知识经验和思想情感的彼此交流与碰撞的条件与机会,以便产生新知识和新思想;另外,舞蹈是肢体语言,舞蹈语汇基本上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决定了舞蹈是体验艺术:舞蹈的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自参与和体验。舞蹈教学是实践性的工作,单纯的讲授无法将舞蹈的灵魂表达出来。舞蹈教师通过自己的舞蹈实践表达每种舞姿的动作要点,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参与体会才能真正领悟舞蹈的灵魂,而不是只学习到僵硬的舞蹈动作。综上所述,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与“建构理论”和“体验式教学”有相当的适应性。因此,人们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应以“建构理论”和“体验式教学”等科学理论为指导。
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是虚拟现实技术在舞蹈教育教学方面的具体应用,其技术指标是“浸沉感”、“交互性”和“构想性”。“浸沉感”顾名思义是指舞者在舞蹈的过程中完全沉浸在舞蹈的世界中,与真实环境相隔离,从而达到“人舞合一”的境界。“交互性”是指舞蹈的体验者通过主观调动自己的各方面感官,在舞蹈的境界中体会舞蹈之美。“构想性”是说虚拟环境是人构想出来的,其目的是实现锁定的目标。因此,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舞蹈语言信息捕捉取技术,特色舞蹈和标志性特征动作建模技术,与舞蹈相关的多媒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舞蹈人物形象和艺术意境的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等。其中信捕捉取技术是基础,建模技术是关键,虚拟现实技术是核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明确要求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互联网+”发展模式新构想。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无论于前者还是于后者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实践活动。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是“互联网+舞蹈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成功能有效的让最优的资源传播到基础设施不足的地区学校,让教育资源相对平衡平等。如新疆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创办“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新疆大学学习中心”的经验值得借鉴。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之所以要加强校校联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主要原因它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搭建权威的教育平台,需要在理念上、在硬件和软件上同时探索和发展。
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满足学习个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学习伴随人们的左右和终身。不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就难以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实现供需对等平衡。学情调查、分析是构建舞蹈开放性教学生态的重要基础之一。
学情分析不仅要分析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基础、社会经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主体精神,还要分析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学习支撑和帮助,分析在特定课题教学中如何激励、引导学习者积极的学习主体、保持和拓展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考虑向学习者推介什么样的自主学习策略,避免教育教学过程的肤浅和千篇一律。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车轮。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应当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的过程,即促进学习者学科知识的长进、学科技能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提升的过程。舞蹈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舞蹈是肢体语言艺术,它主要以人的动作来体现美感、传情达意。因此,它对人的形体等基本素质有特殊的要求,基本功训练是舞蹈学习必需的专业训练课程。让学生练出柔软的韧带,掌握固有技巧,学会传统动作等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容不得半点含糊。在传统动作学习的同时,对于舞蹈审美的教学同样不能放松,审美是舞蹈的灵魂,审美理念应该贯穿于整个舞蹈教学的始终,成为舞者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精神魅力。舞蹈教学课堂不仅是求真的课堂,即舞蹈技能学习的课堂,更是求善求美的课堂,即陶冶学生情操和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课堂。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不断提高教学活动中的现代技术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互动多种方式的变革。但是,人们务必清醒认识到网络可以承载和传输海量信息,在特定课题教学或课堂教学中若将与其相关所有资源信息尽数呈现提供,学习者被五彩缤纷的信息包围,头晕目眩、手足无措,对有效学习内容无法检索、接受理解。信息技术与舞蹈教育教学的整合要注意资源信息的适用性、适度性、时代性、典型性,要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所体验,更有所感悟进而有所创新。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徐颖怡,构建高中舞蹈教学生态课堂浅谈[J].西藏教育,2013(4):35-36.
[4]郭巍.虚拟现实技术特性及应用前景[J].人工智能与识别技术,2010(5):29、31.
[5]高红娜.论信息技术与舞蹈教学的资源整合[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4):55-57.
[6]吴俊明.化学教学设计的发展和问题[J].化学教育,2012、3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