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俊薇 冯丹
【摘 要】目的:中国正加速进入老年化社会,迫切需要加强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当今法制社会,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加上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患病征象的日趋复杂,以及科学技术要求的逐级增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理工作者应该加强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提高防范意识,正确评估病人,找出薄弱环节,注重一切细节,最大限度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为病人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确保护理安全。日益严重的护理风险问题表明,任何一个护理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建立涵盖所有业务、所有流程、所有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
【关键词】老年病人;护理安全;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1
护理安全管理运用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控制、效果评价的程序,应用预防性改进、过程改进和持续性改进质量控制模式, 通过对评估、预防、宣教等安全管理环节的改进,提高对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通过识别与分析老年病房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制订风险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提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加强识别老年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提高老年病房护理工作的质量。
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1]。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风险事件:
1.1 安全事故风险 对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如:烫伤、跌倒、坠床、压疮、误伤、误食、误吸、呛咳等。
1.2 技术操作方面:静脉穿刺失敗等。
1.3 病情变化的风险 老年患者患病不典型,反应较弱,如体温调节能力低,老年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及冷热觉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
1.4 医院感染 院内交叉感染等。
2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为确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风险事件产生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和系统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专科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操作技术不过硬、护患沟通能力缺乏;经验不足等。另外,病人及家属的违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2],如:病人擅自使用自带的热水器引起烫伤等。系统因素主要有管理机制不完善,如: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监控制度不完善;服务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设备缺陷;地面湿滑致病人跌倒、呼叫系统故障而延误抢救等。
3 实施风险管理的举措
3.1 以“预防”为主 本模式重点将“防”放在首位,实施过程制约,细节管理,持续改善,将解决护理危险因素的关口前移,及早消除不安全隐患,把发生护理不安全因素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
3.2 重视风险管理
本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集全程引导,动态监控,责任到人为一体,从严格落实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技能培训、加强缓解质控、重视风险管理、重视安全教育、定期隐患自查、实施干预措施等方面一一细化,由点及面,进行全方位管理和制约。
3.3 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消除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成立护理安全质控小组负责收集本科室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每月进行不安全因素浅析,在全科护士会议上提出讨论,并制订预防制约措施。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只有护理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专科水平,以爱心、慎独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从根本上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才能使护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3.4 建立防范、处理护理事故的预案
如:针对褥疮建立病人评估表、翻身卡、进行床旁交接班等。完善预防跌倒、药物外漏、医院感染、坠床、自杀、引流管脱落等多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针对突发事件建立应急预案,如分别详细制定停电、停水预案,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断预案等。
3.5 警示标识 标识语的内容包括:“防跌倒”、“防坠床”、“左上肢禁测压”、“右上肢禁测压”、“抽血前禁食”、“检查前禁食”、“检查后禁食”、“测四点血糖”、“记出入量”、“记尿量”,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颜色的字体。
3.6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排班新老搭配,加强中午、夜间、节假日薄弱时段的护理安全;根据老年病房卧床病人多、基础护理量大的特点,加派人员协助完成护理工作;抓重点环节,即重点病人、重点操作、特殊操作、高难度操作由护理骨干专人负责,防止出现意外。
3.7 改善服务环境,改进服务设施
如:使用手腕识别带,方便护士识别和核对病人;病区走廊和卫生间加扶手;使用床挡。以方便病人上下病床并防止病人坠床;地面及卫生间铺设防滑地板,保持病房地面平整、干燥;改进病房设施,合理放置病房内家具;每个卫生间配备呼唤器,医用危险品放置合理,标识明显。卧床以及患老年痴呆,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瘫痪和植物状态的患者,使用热水袋要防止皮肤烫伤,30min检查一次,更换热水袋放置的部位。针对容易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加强看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达到避免或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目的。
3.8 加强专科业务培训
开设老年护理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学习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护理安全评价方法,准确找出老年病人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新入科护士进行一对一帮带,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加强专科理论、专科技能训练,并进行操作的训练与考核,及时组织护士进行新技术、新设备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3.9 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素质是人在从事某种工作时,本来具有或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本领。有研究显示,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的最重要的基础,护士的业务素质越高,越能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全局。由于现代护理实践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质凝能力和分析推理技巧,能在复杂的临床情境中,运用护理程序解决病人现存的、潜在的生理、心理、社会等问题,提出最佳方案,并评价其效果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
3.10 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
护理文件是整个医疗文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是观察患者和为患者解决问题的真实记录,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之一是确认责任的重要依据。不认真客观记录或漏写、错记、涂改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而引起纠纷,护士长应定期评估护理文件书写中的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加强检查危重及抢救患者的护理文件。杜绝护士错记、漏写等现象。
3.11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
老年患者年龄大,治疗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一经确诊后会对老年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打击,常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绝望、抱怨等不良情绪与心理反應。这些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利用做健康宣教、晨晚间护理及各种做治疗的机会适时的与病人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处理。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的前提。
4 总结
4.1 正确识别老年病房存在的风险事件是风险管理的前提
老年病人是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老年病房除一般临床科室存在的风险外,还有其特定的危险因素,正确识别并分析这些风险因素,为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工作流程的改造,正确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4.2 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文化建设是风险管理的关键
护士是处在医疗风险一线的具体执行者、操作者,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甄别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是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开展风险管理以来,老年病科护士风险意识明显提高,能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地预见风险,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积极参与科室管理,每个护士人人参与风险防范,使各种潜在的风险得到化解,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4.3 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化解风险、实现安全护理的保证
医疗护理工作具有专科性强、个体差异大及疾病的复杂性等特点,客观上造成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各项规章制度难以尽善尽美。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还在于发现体制上的缺陷和漏洞,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
护理工作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也在加大,理应切实加强风险文化建设。在本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识别、评估、制约、评价,使护理质量持续改善,管理策略不断更新,护理工作更系统化、规范化,使护理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减针对薄弱环节能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的抗风险能力[3]。护理安全管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的过程中,强调了“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了护理安全的管理,强化了护士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行为,增强了护士的自律性和安全意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随着护理缺陷发生数的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推动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
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J].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8.
郑建萍,吴欣娟.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提升[J].护理管理杂志,2004,4(8):28.